分享

【致敬】选煤工程设计大师风采——戴少康

 五六选煤 2021-01-14

 编者按 

伴随着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发展,煤炭勘察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在洗选加工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突出贡献的设计人员,其中有4位获得了“中国工程设计大师”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发挥煤炭勘察设计大师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又组织评选了首届全国煤炭行业勘察设计大师,其中洗选加工5位。这9位大师是我国煤炭洗选设计领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煤炭洗选设计队伍中最优秀的人才,是煤炭建设行业技术进步的带头人,是引领和推动煤炭资源科学开发与规划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了在全国选煤战线宣传设计大师的敬业精神和敢于技术创新、善于技术创新的拼搏精神,五六选煤将开辟【致敬】系列,详细介绍9位大师的先进事迹和主要业绩,宣传大师们在设计专业技术方面的造诣。希望本系列能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并祝愿大师们再创辉煌!

戴少康

男,1940年10月出生,重庆人,1962年7月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选矿工程专业。历任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院长、资深顾问以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理事。1991年获“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称号;自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获山西省煤炭学会学科带头人称号。

1994年被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先进事迹及主要业绩

戴少康大师从事工程设计和工程咨询逾50年,长期担任设计项目负责人工作,先后主持过多项大型选煤厂工程设计。其中:镇城底选煤厂设计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马兰选煤厂设计、屯兰选煤厂设计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多功能洗水净化再生工艺技术获煤炭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近年来,他还参加过二百余项国家大型矿区总体规划;大型矿井、选煤厂项目;大型煤化工、煤炭液化项目、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坑口电站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各类工程的咨询、评估、评审工作。此外,还参与部分省区多种类型发展规划评审工作以及涉外能源项目的审查工作。

戴少康大师担任国家标准《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2005)主要审查人工作,国家标准《煤炭矿区总体规划规范》(GB50465-2008)编制工作;担任高等院校教科书《选煤厂设计》(1995年版)审稿工作。此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关于用比值法评定煤炭可选性的进一步探讨》、《选煤厂洗水平衡及闭路循环的有效途径》等二篇论文获山西省优秀学术论文奖。

著有专著二本:《选煤工艺设计的思路及方法》(2003年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选煤工艺设计实用技术手册》(2010年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代表性论著

戴少康大师2014年发表的论文《最大产率原则在选煤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在行业内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主要观点有:

1、最大产率原则,亦称等“λ”原则,是选煤工艺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虽然有关等“λ”原则的理论在大学教材中已有清晰、明确的阐述,但是,笔者在参与大量选煤厂设计项目的评审中发现,仍然有一些项目的选煤工艺设计,因为不能熟谙等“λ”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含义或未掌握正确运用这一理论的实际方法,导致在设计中难以自觉地践行这一基本原则。

2、在选煤厂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多层原煤或多矿原煤在同一座选煤厂入洗的情况,这就存在采用何种入选方式才能体现最大产率原则的问题。特别是遇到我国稀缺的、宝贵的炼焦煤资源的洗选加工项目时,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国家发改委2012年12月9日颁发的16号令,对特殊稀缺煤类划定了明确的范围,并规定应实行保护性加工利用。为此,炼焦煤的洗选工艺设计更应遵循等“λ”原则,尽量提高洗精煤产率。

3、鉴于多层原煤的煤质状况往往比较复杂,究竟应该采用哪种入选方式,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但无论煤质如何变化,有一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即不论混洗(选前原煤掺配)还是单洗(选后精煤掺配),都应尽量符合等“λ”原则,以便获取最终精煤产品的最大产率。

4、两种入选方式能够符合等“λ”原则的先决条件。

混合洗选方式:掺混的多层原煤的煤类相同或接近;多层原煤的浮沉特性必须具备同一密度级基元灰分相同或接近的条件(在实际生产中,多层原煤的同一密度级基元灰分完全相同是不现实的,因此无需刻意追求完全相同,只要同一密度级的基元灰分接近,就可以认为近似符合等“λ”原则了),否则不能获取最大精煤产率;此外,还必须保证多层煤掺混比例相对稳定,不能随机波动,这是关乎混合洗选效果好坏、产品质量能否稳定的关键因素。

轮流单独洗选方式:必须保证多层原煤各自所选取的分选密度能使各自选后精煤截取的边界灰分“λ”相同或基本接近,而非精煤产品灰分相同,即不必追求各层原煤选后的精煤灰分同样达到要求的同一灰分值,只须使各层原煤选后的精煤按预定比例加权平均的灰分达到要求的精煤产品灰分值即可,这时综合精煤产率才最大。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生产中要使选后精煤边界灰分“λ”完全相同十分困难,能做到基本接近就可以了,边界灰分“λ”越接近,精煤产率就越接近最大。

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多层原煤浮沉特性基本具备或接近等“λ”条件,则应优先考虑混合洗选方式。因为混合洗选会使工艺系统和工艺布置相对简化,也会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方便。若多层原煤煤质条件相差太大,则不宜混合洗选,可选择轮流单独洗选方式。GB50359-2005《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第5.1.5条明确规定,“当各层煤在分选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其可选性、基元灰分相差较大、净煤硫分相差较大或煤种不同时,宜分别分选。” 只要轮流单独洗选方式运用的方法得当,同样可以获取最大精煤产率。

混合洗选或轮流单独洗选两种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工艺的合理性、系统的复杂性、生产管理的难度、投资的大小以及经济上是否合理等诸多方面,是牵涉面广且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权衡利弊,全面考虑,再决定取舍。

(编辑:安安)

五六专供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洗选小咖

选煤知识哪里学?

专注选煤

五六啊!选煤第一平台!

好多资讯,不看后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