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槐 | “峪泉山”并非“玉泉山”

 天下孝义人 2021-01-14

每晚9: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王槐

01

峪泉山属漕溪河中端宜兴村一座南山。山、谷,峪也!山谷中泉水众而甘甜,谓之峪泉神山。先祖始传称“金寨垴”并与东邻“银寨垴”相望。峪泉山还曾有“福(佛)手山”之称,留下了两种不同传说。祖辈先民人都视峪泉山为心目中的风水宝地和民间文化坚守信仰的集聚中心。山的最高地建有道教昊天玉皇帝神,殿前耸立着五彩云缭绕的笔塔,也属宜兴村地标性建筑。世代也成为远近闻名,人才辈出,商品的标志。农历三月十五桃杏花盛开的峪泉山庙会千年不衰。峪泉山庙神护佑着对岸宜兴古村世人薪火相传,自强不息!

  “碑碣称为会说话的石头”。峪泉山庙是宜兴先祖所遗珍宝。2013年至2014年间宜兴村在修复龙天大庙和三官庙时,挖掘到十块碑碣,其中六块是大清朝,民国十六年间峪泉山修葺功德碑碣。碑文铁证如山,“峪泉山”并非“玉泉山”。
现列举几通碑文:
■  大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岁次戊子月中旬所立碑文记载:
峪泉山重修碑誌
“孝邑西南宜兴村峪泉山静乐寺由来久矣此地有崇山峻岭,禅树木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诚一方胜境也……”
■  大清嘉庆乙丑年九月末旬所立碑文记载
修补静乐观碑记
 “本邑西南乡宜兴村峪泉山静乐观颇称中阳之胜境也上有佛殿以及两廊年深日久庙貌倾颓……”
■  大清光绪三十年冬月二十九日所立碑文记载:
重修峪泉山碑誌计开
“当闻创于前必待述于后作于始尤图厥终是知前人所创造正须后人之继述也即如本村峪泉之庙不知创自何年前碑所刻……”
■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孟冬月吉日所立碑文记载:
宜兴村修补各庙碑记
 “盖闻河海兼收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能积土壤故能成其高凡事创造于前尤须补助于后如我孝邑宜兴村旧有龙天庙 峪泉山 药王庙 观音庙 土地庙创造以来均已世远……”
以上不同时期几通碑文均刻明孝义宜兴村“峪泉山”并非“玉泉山”。

02

先祖古遗庙宇对联,词语警句,老旧照片中宜兴村“峪泉山”并非“玉泉山”。2001年时我手抄宜兴村老会计杨天清所抄古峪泉山庙联语,老人讲他亲手早年抄于他本族汾洲府秀才杨正品所收集到峪泉山一百二十余字庙遗联。
峪泉山开山而立 庙迹辉煌 山峨水秀 宝塔玲珑 气势非凡 石龙吐水 清澈见底 苍松古柏 遍野增威 辐射盛远 为孝邑奇景 问此河山秀丽乃谁家之物——宜兴;
漕溪河劈地而生 西流关山 东入孝河 溪道弯曲 林深路险 上攀翰林 人才辈出 水林路自然 干鲜水果齐全 堪称南乡吉地 看那风光无限是仙人之地——神奇。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收集到一本宜兴村五十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前1964年间村主干当时工作笔记本,当中有时任村会计杨应淮老人所抄有关宜兴村峪泉山文化及其它处的词句,现选抄其中一首:
宜兴颂
孝义西南宜兴庄,明清迄民逞雄豪。
龙形街道莲花村,庙神古树数不清。
依山旁水地杰灵,峪泉笔塔佛手印。
漕溪胜景花果山,干鲜水果四季甜。
自栽烟叶醇口外,金银财宝滚咱来。
好女抢嫁宜兴郞,承古开今亦人强。
笔者“大清武汉三镇商会会长宜兴村杨锡田”。
村人收藏有上世纪1964年7月5日所拍到的“峪泉留念”合影照片。在当时条件一般人不易很难拍到照片,宜兴人绝非能伪造或照相馆人有误。

03

宜兴村祖传物件显示和现仍在世老者记忆中的宜兴村“峪泉山”并非“玉泉山”。村人现在六十岁以上者均有不同记忆,峪泉山原分为山脚下有泉水池和独立的龙王庙并附有“水母娘娘殿”;山的中部设有照壁,山门,山门上方有砖雕“峪泉”,院内为峪泉山主庙殿群落;再往上为“仙姑殿;山最顶处建有“玉皇大帝殿”和“玉皇帝笔塔”。整体已成了一座道佛融合神奇而文化深邃的庙群落。
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前,宜兴村龙天庙大殿内横木上挂有几十盏书写有“峪泉山”红颜色,黑体字的白纱灯,直到文革期才被人毁掉。同时存有峪泉山大殿所挂的匾额等物。这些都是不会被遗忘掉的印证。
宜兴村峪泉山先祖为何称其?而不谓“玉泉山”因现无准确历史文字依据解答。就孝义县誌载:“玉泉山,在县西南七十里。通吉、隰往来之路。其泉如漱玉,而名。”这可以说是指孝义西辛庄镇下马宽的玉泉山,而绝非宜兴村峪泉山。县誌版图有“玉泉乡”属漕溪河区域处,可现有“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碑文明记”峪泉山”而并非“玉泉山”。可能为当时误听所为吧!
峪泉山的名声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它的威名近到汾、平、介、孝,远及许多省、市、自治区。

 “山不在高,有神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峪泉山既有山又有水,神名龙灵,呼风唤雨,无论是史实,还是传说,都具有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文化产业开发价值。峪泉山文化是宜兴村祖祖辈辈人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血脉。峪泉山主神“玉皇大帝”和“天下一支笔”是村人久远的共同信仰,是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是一股强大不衰的正能量,也是世代产生凝聚力的源泉,多少年村人难湮忘掉的。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玉皇大帝”庙会久远不衍变。峪泉山山名数百年经久不变,源远流长。
我们恳望社会考古界,文物文化界专家、学者、爱好者前来考证,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念看待历史,实事求是地还峪泉山本来面目,以此告慰宜兴村先祖,告示宜兴村世人呼吁,让峪泉山再焕昔日异彩。


走,到孝义建党第一址看看
郭守云的创业故事

若喜欢,请推荐给你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