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明 :思念烈士张得仁

 天下孝义人 2021-01-14

作者:马明
今年(1988年)7月25日,是张得仁烈士惨遭日伪军杀害悲壮牺牲的48周年纪念日。在临近这个纪念的日子里,他生前那健壮结实的体魄,圆圆的面孔、炯炯闪亮的跟睛, 亲切热情的音容笑貌,仿佛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48年前的许多往事,接连涌上心头,浸满我的脑际。
张得仁,1911年11月5日出生在孝义县大孝堡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小勤奋好学,为人正直,忠厚老实。1930年,他在汾阳汾河中学上学时,常和思想进步的同学在一起活动,对驻在汾阳县峪道河的抗日爱国将领冯玉祥很崇拜。有一次,他们专程去看望冯玉祥,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表示愿意和青年人交朋友,还送给他一张和夫人李德全合影的照片作纪念。照片上,冯玉祥穿着粗布大棉袄,完全是一副抗日人民英雄的形象。

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

1933年夏天,他从汾河中学毕业。先后在孝义县大孝堡完全小学和东盘粮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兼上体育课。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解清晰,仔细修改学生的作业,逐篇加以批语。对有缺点和后进的学生耐心教导,从不横加惩罚,与教师们也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尊敬与好评。1936年底,我从汾阳铭义中学放假回到村里,他一见到我和从太原等城市回来的同学,就聚会一起议论“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打听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的动向。从多次接触交谈中,看出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和时局的发展,已经在探求爱国救民的真理和途径。
1937年10月,日军大举入侵华北,全国各地群情激愤,义愤填膺,在我外出参加山西新军决死队以后,他更是日夜坐卧不安,对家人说:“我要投笔从戎,热血知识青年,怎能坐等当亡国奴?!”当时,正值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他便约会几位同事离家奔赴前线,来到第二战区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被分派到靠近敌占区的阳曲、忻州等地,担负发动群众的视察员工作。1939年12月,政治风云突变,阎锡山在山西发动了“十二月事变”,妄图消灭决死队和牺盟会。张得仁听了牺盟会工作人员关于“十二月事变”真相的介绍,加之他自己对这次“事变”的亲身感受,体察到阎锡山这种倒行逆施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径,不利于国家民族的团结和利益,这样下去没有好下场,他便毅然离开阎锡山控制的地区,返回家乡。听人家说,孝义已有八路军、游击队、牺盟会和抗日政府,他万分高兴,立即寻找孝义一区工作人员,表示决心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并希望远离家门干革命。1940年2月初的一天,他在孝义一区干部王钟灵的协助下,化装成农民,星夜穿过南同蒲铁路日伪军的封锁线,来到大岳区接近敌占区的平遥县农村,参加了县公安局对敌斗争的工作。他严格要求自己,决心经受游击环境下残酷斗争和艰苦生活的考验。

1940年3月10日凌晨,他跟随平遥县公安局长马林先和排长胡茂盛带一个游击班,正在离敌人据点不远的邢村(现改为喜村)休息,突然得到情报说从曹壁村据点来了60多名日伪军。他们急忙从邢村转移到洪堡,狡猾的敌人没有进攻邢村,扭转方向分两路包围洪堡,就在这次突围战斗中,张得仁被俘了。在平遥城被扣押期间,他身患伤寒病,发着高烧,忍饥受饿,带着笨重的脚镣手铐,受尽严刑拷打。敌人再三逼他交代抗日县政府、公安局负责人的名单和活动地点,均遭严词拒绝,从不屈服。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他的妻子马登梅,通过社会关系,携带衣服食品,两次到监狱探望。这时,张得仁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是每次都关切地问到他儿子张如柏的情况,并且忍着病痛鼓励妻子:“不要挂念我,万一有什么意外,你一定要保重身体,照顾好孩子。我决心坚持下去,如出狱不成,为抗日救国牺牲也死而无怨。” 为了营救狱中重病在身的张得仁,平遥县公安局派人动员礼世、鱼市等村的“两面”村长进城说情争取释放。还有一位在伪县政府做事但颇有正义感的人,也想方设法要把张从监狱救出来,可是因张病重难以配合,都没有成功。
不幸的日子来到了。那是1940年7月25日,北风呼啸,天色阴沉。就在这天,一群日伪军把张得仁和其他一些无辜的被俘人员,驱赶到平遥城南门外的一块菜地里,先纵容狼狗扑去乱咬,咬得血肉模糊,然后用刺刀捅,一个个倒在鲜红的血泊中,继而扔进一口枯井里。就这样他被一群毫无人性的野兽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8岁。
血是要用血来偿还的。在烈士牺牲后的第四年——1944年的一天,驻在北桥头日伪军据点一个姓杨的日伪人员(实际是暗藏的日、阎“双料”特务),窜到大孝堡(当时为阎占区)来活动。酒后,他在餐桌上吹嘘:四年前,他同日军出发在平遥洪堡村,俘虏过名叫张得仁的大孝堡人,先关在宪兵队,后来处死了。在场听到这话的人,告诉了张得仁的遗属马登梅。次日,马登梅赶紧去到北桥头村,把这一情况告诉隐蔽在北桥头村“据点”作我地下工作的马进轩(马登梅的哥哥)。马进轩和另一位我党地下人员王安智及时把这件事及这个人在北桥头和日伪军勾结破坏我党地下工作的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孝义县委和一区区委,经过周密的调査和侦察以后,便派交通联络员郭林湖给游击队带路,星夜摸进“虎穴”,把这个人从敌据点的麻将桌上抓出来,这个特务受到了应得的惩处。

张得仁牺牲后,他的妻子和儿子的处境十分艰难。孝义县推行阎锡山的“兵农合一”暴政,家里的耕地被“合”走,生活困难,政治上的迫害和精神上的折磨更使他们难以忍受。1943年10月,阎锡山的军政人员和“政治流动工作队”在全县实行大搜捕,许多无辜的百姓被捕入狱,他的妻子和刚满七岁的儿子张如柏无一幸免,被关进县看守所,过着饥寒交迫的铁窗生活。敌人给她母子罗列了几条“罪状”,强迫承认:“给山上送情报”;“掩护过往的共产党地下人员”。经过多次审讯强迫认“罪”无效,便改用麻绳蘸水打她,又用“上竹签”、“踩杠子”等刑具威胁。她母子俩整整被扣押了三个月,才释放回家。后来,张如柏在县城尊德中学上高小时,正赶上搞“乱棍打人”的“三自传训”和“自白转生”运动。在白色恐怖中,张如柏被以“匪军”(指八路军)的子女,受到谩骂和围攻,使他幼小的心灵又蒙受了一次摧残。
党和国家不忘为中华民族解放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今天可以告慰烈士张得仁的是:原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早已给遗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赞誉他“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其光荣事迹当永为世人所钦敬,其家属亦当备受社会上之尊崇。
多年来,他的妻子和儿子,在人民政府的优待和照顾下,日子过得挺好。马登梅今年78岁,身体健壮,烈士临终前念的儿子,从上汾阳中学到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一直享受烈士子女待遇。他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航天工业部一院万源工业公司副总经理。
当撰写这篇悼念文章的时候,我衷心地为失去刚刚踏上革命道路就过早地献出了青春的烈士而悲痛,为他那在对敌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也为烈士能有这样经得起严重考验的好妻子和革命后代而欣慰。
安息吧!张得仁烈士。 
来源:孝义风采2004年第二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