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明高 :​陈家圪垛村的“雅书记”

 天下孝义人 2021-01-14

作者:马明高
01


去陈家圪垛村

这次考核排队,陈家圪垛村的扶贫工作又是最后。

时间已经是2019年11月18日了。孝义市农业农村局的苏晓明局长有些着急了。经过郑重考虑,下午,苏局长把姚雅姝叫到办公室,看了她一眼,说:“雅姝,临县陈家圪垛,你去吧!”姚雅姝抬起脸,看了一眼苏局长,没有说话。苏局长说:“有什么困难,局里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的。”姚雅姝点了点头。苏局长又看了一眼雅姝:“情况很急,时间也很紧,明天一早你就走吧。局里派车把你送到陈家圪垛村。”
姚雅姝大大的眼睛忽然睁大了。她没有想过会这么急,明天一早就走?丈夫还在忻州出差,女儿上三年级了,她走了怎么办?两个双胞胎儿子才6岁,还在上幼儿园,她走了怎么办?可咱是共产党员呀,不能不服从局里的安排。长长的眼睫毛扑扇下来,雅姝的心里镇定了一下,抬起脸,看了看苏局长,说:“行,我听局里的安排。”
丈夫薛辉在吕梁市煤运公司上班,这两天正在忻州出差,雅姝怕他心里着急,分心,没有电话告他。她下了班,回到家里,把情况告诉了公公婆婆。公公婆婆都是以前在机关工作过的人,现在退休在家,也很开通、知书达理,说:“那你就放心去吧,家里的一切,有我们呢。既然领导定了,咱就要服从。”
公婆家里歇心了。姚雅姝骑着电动车又去了爸妈家。妈妈一听雅姝第二天一早就要去临县,说:“那可离孝义市300多里路哩!你一个才30来岁的独生女,瘦麻圪理的,你还要爸妈照顾哩!大好远的,人生地不熟的,临县又是国定连片贫困地区,你去能给人家办了甚?还去扶贫哩?”雅姝朝妈妈笑了笑,还没说什么,爸爸推门进来了。爸爸之前在市审计局工作,已经办了退休,单位工作忙,又被返聘回去了。爸爸听了情况,很干脆,对老婆说:“单位都已经定了的事,你还说甚?不要分孩子的心了。”爸转过身,对雅姝说:“明天一早你就走吧!家里的事,你放心。有我和你妈帮忙你公婆,没问题!人不出去多锻炼,能成长?”
苍苍茫茫的黄土大山里,一辆小车蜿蜒行驶。
11月的吕梁山,已经是满目萧条,光秃秃的山峰都已裸露出了它的本真。天空灰蒙蒙的,似乎快要飘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
就这样,2019年11月19日,33岁的姚雅姝,放下身边的3个孩子,第一次走进了临县碛口镇的陈家圪垛村。

县里统一培训了一上午,孝义的组织部部长和临县的组织部部长讲了很多希望和要求,听得姚雅姝热血沸腾。下午进了村,孝义局里的领导,还有碛口镇的书记、镇长,村里的党支部书记陈永功、村委会主任李景龙接上头,把她安排好。都走了。欢声笑语一下子没有了。天已经快黑了。雅姝最后送走了村党支书和主任,站在村委会办公院的大门外,向村子的四周望去。这里是陈家圪垛村的最高处,孤孤单单的,就一个两层窑洞式的办公楼,十几间房子和窑洞。山头下面,东西左右,便是零零落落的一家家农家小院。再往下看,是黑黝黝的一条深深的沟,有弯弯曲曲的河流和道路。雅姝转过身朝村委会办公院望去,院门东面有一条长满蒿草的山路,顺着进去就是长满枯树的深沟。她都不敢再细细地往前看了,心里突然觉得失落落的,一片空虚,害怕极了。赶紧走进院里,关好那用铁管焊制的大门,走进了自己一个人要住的那眼窑洞,也就是自己的办公室。

02


进门入户

11月23日下午,天快黑了,丈夫开车来到陈家圪垛村。来了就不能让他歇着,之后两天又是星期六、日。雅姝计划趁丈夫来看她的这两天,帮她拿东西,去木瓜焉和张家山那两个离这里最远的自然村贫困户挨门挨户走走,进去聊聊,细细了解一下情况。

11月24日,夫妻俩一大早就起床,开着车,下了陈家圪垛的弯弯大坡,沿着沿黄公路走了不远,进了沟,爬上大山,到了木瓜焉,夫妻俩一上午走访了27家贫困户。其中,陈风平家3个儿子在外打工,顾不上他们;陈恩兴今年77岁,4儿2女,得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陈念有是低保不对,社保头像和人不符;陈恩凯是搬迁分房有问题;陈乃成、陈丑来是五保户;陈秀敏91岁了,危房,低保,必须搬迁。

下午,雅姝去木瓜焉不远的镇政府,开了关于陈家圪垛木瓜焉组整体移民搬迁的会。镇政府的要求是截至24日中午12点之前,把全款交回的,25日发钥匙。11月25日是最后一次分房,时间紧,任务重:到目前为止,木瓜焉还有14户没有搬迁的,需要再次核实,再做思想工作。
开完会,雅姝赶快回到村里,和陈永功、李景龙及村会计陈殿国碰头,研究决定,分头行动,再进木瓜焉,入户了解,核定情况,再做动员工作天已经大黑,雅姝才从木瓜焉回来,两口子简单做得吃了点晚饭,她又在灯下忙得整理开档案工作了。
11月25日,夫妻俩又起了个大早,开车下山,出沟,又拐进另一条沟,爬上张家山,敲门入户,走访了33户贫困户。李永海是养羊专业户,养得好多只羊;李清富视力残疾,低保户,在碛口镇黑龙庙上弹三弦,老婆最近准备做子宫肌瘤手术,儿子也有病;李照生是一个精神病人,低保贫困户;陈永珍,腿脚有些不方便。
进了每家每户,雅姝都要把塑封好的第一书记联络卡片,挂在村民们的窑洞里,温柔地告诉他们:“我是从孝义农业农村局来临县结对帮扶的姚雅姝,是咱们村的第一书记,这里有我的手机号,有事给我打电话。”
陈家圪垛村可大哩,是由一个行政村和两个自然村组成的。那两个自然村,一个叫木瓜焉,有100户人家,大都姓陈;一个叫张家山,有111户人家,姓李姓刘的多。陈家圪垛有151户人家,也是大都姓陈。

几天以后,陈家圪垛村里的人嚷开了,听说咱村里新来了一个第一书记?有的说,听说是一个男的,长得高高的,挺精干的,见人就叫叔,给人敬烟,说还引得媳妇子哩!人家那媳妇可长得俊哩!有的说,你闹错了!那女的才是咱村的第一书记哩!那男的是人家女婿子。也有人说:“这第一书记,人长得漂亮,就是有些瘦,老穿得个运动服,倒像个中学生,叫什么雅……反正人们都叫人家‘雅书记’。”

03


看病

这是姚雅姝来到陈家圪垛村的第30天。

山村的夜晚,非常宁静,宁静得连风在院子后面山沟里踏草上树的声音都听得异常清晰。
坐在办公桌前,拧开台灯,姚雅姝伏案写起了今天的工作日志:“一个月过去了。这一个月的时间,说实话,就是一个字,累。我要把之前落下的所有东西和资料全部补齐……抓紧时间把所有在村的农户都走访一遍,让村民先知道我,了解帮扶政策,和20个帮扶人进行了对接,让他们对贫困户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解。我对他们基本情况、希望诉求都有了掌握,整理‘一码清’‘一户一档’资料,做到线上线下一致。我和帮扶干部一起做资料,与包村干部对接,做到尽早熟悉业务,尽快把缺失补上。……再有3天就是冬至了,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人十分重要的日子。我决定再走访贫困户一次,给他们送去节日的温暖。我想给每户送去莜面一袋,礼轻情义重,希望他们脱贫后能致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时,手机叮咚叮咚响了。雅姝放下笔,拿起手机,一对小脑袋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妈妈,你啥时候回家来?”她柔声柔气地说:“宝贝,下个礼拜妈妈有空了一定回去。”其实,她知道,这句话,上周就已经说过了,结果还是食言了。而且,她也知道,这周肯定回不去,冬至正好是星期日。她温柔的语气中是自己满满的抱歉和内疚,说:“你们也早点休息吧,听爸爸的话。”

冬至这一天,雅姝和陈殿国又把全村的贫困户走访了一次。到了陈俊贵家,了解到老两口现在在碛口镇当环卫工,干得很好,儿子在外地打工,日子过得相对稳定,今年年底肯定可以脱贫。去了李清富家,他老婆刚做完手术,正好赶上儿子也回家探望。当他们看见雅姝和陈会计拿着慰问品进来时,心里乐开了花。盲人李清富握着雅姝的手说:“我真的想给雅书记唱段三弦书。”雅姝见旁边有正准备洗的脏衣服在盆里泡着,她边聊天边顺手就打肥皂洗了起来。李大娘忙说不用不用,雅姝还是把衣服洗干净,晾在了外面的铁丝上。他儿子说,他们家年底也可以脱贫。陈唤平在外面打工,雅姝和陈会计去看望了他母亲,了解到他们一家4口在外面的生活也不错。李永生、李景泉也不在家,都在外面打工,雅姝打电话跟他俩分别进行了询问和了解。最后,雅姝和陈会计来到李永海家,正赶上他夫妻在吃饭。李永海见他们提着莜面上门来了,忙招呼说坐下吃饭,雅姝毫不见外地拿起碗筷吃了起来,边吃边聊,了解到他夫妻俩现在养着90多只羊,已于2018年年底脱贫。雅姝就建议他们扩大养殖规模,村里努力帮助他们办理小额贷款。
12月28日是星期六,中午,正好在离石靠卖烙饼生活的李云平回村里参加完亲戚的婚礼喜事,下午要回去,问雅姝顺路搭不搭车?雅姝搭他的车到离石,再从离石坐客车回孝义。她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更主要的是因为前一天晚上她头上的疖子疼得实在受不了了,连脖子都疼,疼得她一晚上都没有睡觉,她想趁回家顺便到孝义人民医院看看。就这样,急急忙忙,赶到孝义,跑到人民医院时,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雅姝没有办法,只好挂了平生第一个急诊号。做了B超,医生说是左侧颈部多发疼痛性结节,有大的淋巴结。医生很负责,说要尽快处置,而且处置后要塞棉花引流。雅姝马上坚定地说:“不行,只要一塞棉花,我就需要换药。可是明天我来不了,一早6点多,我就要坐车回临县。”医生也没有办法,只好给她开了十几天的药。

第二天早晨6点1刻,丈夫只好开车送她回陈家圪垛村。雅姝知道,她8点必须赶到木瓜焉,最后再到陈张秀家做一次工作。贫困户陈张秀离婚后日子过得很清苦,带着80多岁的老母亲住在村里,不愿意搬迁,总觉得移民出去后到了镇上什么都要花钱,不如村里方便。雅姝想最后再努力一次,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让老奶奶和她儿子安心搬进宽敞明亮的安置房中。然后,雅姝再赶在9点前去镇政府开会。

04


“今天我很听话”

2020年春节之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所有高速公路封路,乡镇路口封锁。雅姝赶快和孝义市委组织部、临县组织部联系,都答复说可以提供帮助,提供出入境和上高速的证明手续。因为疫情期间所有学校放假,雅姝决定带上女儿薛渌瑶到陈家圪垛村。这样,她可以好好地陪陪女儿,督促她认真上好网课,抽空辅导女儿的学习。同时,对已经9岁的女儿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

一到陈家圪垛村,雅姝组织在村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驻守村口卡点,并组织村民对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村广场、木瓜焉和张家山两个自然村的文化室、以及禽畜养殖圈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家中进行集中灭菌清理和消毒。雅姝挨门进户给所有的贫困户送去了口罩,讲防疫知识,了解因疫情导致外出受限制的村民不能出去打工的情况。疫情有所缓解后,雅姝又通过网络、电话和微信给他们联系单位,寻找打工就业的地方。
雅姝心里最不放心的还是陈张秀。年前,雅姝到他家走了几次,给他耐心地讲县里和镇上的搬迁政策,但是,陈张秀总是觉得还是在村里方便省钱,不愿意和老母亲离开木瓜焉的老院旧窑洞。雅姝再一次到陈张秀家登门看望,和他促膝相谈,介绍搬迁到移民社区的各种方便和好处。后来,雅姝为他争取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又通过孝义老家的朋友给他介绍了工作。这时,陈张秀的心里才踏实了,终于同意由政府补贴搬进了移民社区。至此,木瓜焉的村民们已经有44户搬进了樊家沟大同苑社区,雅姝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充满欣慰与喜悦的灿烂笑容。

因为工作忙,姚雅姝常常顾不上孩子的学习和吃饭,有时一走就是一整天,只能把女儿一个人丢在村委会院里,反锁在办公室。这一点让她感到十分惭愧。每次当雅姝忙碌了一天,在返回陈家圪垛的路上,总是想女儿中午的饭怎么吃的,网课认真听了没有,作业按时完成了没有。她不由得就加快了回村的脚步。打开门锁,吱吜一声推开窑洞的门,看到女儿笑着跑过来扑进她的怀里,她的一切疲惫立刻就都没有了。女儿对她温柔地说:“妈妈,你累了吧?我给你做了三明治啦!”女儿的那眼神那话语,立刻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切。雅姝忽然觉得,与其说是她陪伴孩子,倒不如说是孩子陪伴她。有时候,她回来得比较晚,女儿已经等了很久,等不及,一个人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旁边还给她留下了一张小纸条,“妈妈,怕打扰你的工作,只能给你留纸条了。今天我很听话,网课认真听了,作业也都写完了,中午我还给自己做了面包套餐,就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妈,咱们没有面包了,我吃了一半,给你留了一半,你记得吃哈。”再看看摆在桌子上的作业,女儿已经整理好了,等她批改。再看看女儿中午吃剩的面包和饼干。姚雅姝的心里猛地一热,眼泪不禁落了下来。

05


陈大叔的事

乡村里的生活,平时看起来似乎极平静极普通,但是,家族之间、村民之间,有小事或细节不妥,其中的恩怨会慢慢结粗结大,外来者不知其盘根错节,更不知其所以然。自然,有时被弄得一头雾水,茫茫然不知所措。

雅姝提着一箱鸡蛋,进了门,刚在这家的炕上坐下。陈大叔抬起木木的脸,对她说:“你以后就不要再来我家了。”雅姝说:“怎么了?大叔。”陈大叔看了她一眼,说:“你和村干部都一样,都是当官的,官官相卫。”雅姝的脸马上严肃了,说:“陈大叔,尽管我包扶您这一户,但这话可不是随随便便瞎说的。”陈大叔脸一横,说:“谁瞎说了?你问他陈永功和李景龙,前几年我给村里做危房工程的款,给了一半,就再不给啦?”雅姝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这事,忙拿出笔记本记下,说:“大叔,你再等几天,等我详细了解了情况再说。”

雅姝回到村委会,马上就和陈永功电话上联系。陈书记对她说:“你不用理他!早就让他领了,他不领呀!他现在有理了?等我回去见了面再详细告你情况。”雅姝认真详细地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又到镇政府有关部门认真核实了情况。这件事的确是陈大叔做得有些过分。村里共有14户危屋需要维修,镇政府派人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预算,最高的维修费不超1.4万元,最低的不低于1.3万元。工程做完后由第三方鉴定后付款。陈大叔完工后,镇政府请第三方鉴定后,给他先付了一半款,剩余的最后和他结算时,评估报告他不看,就是死咬住1户1万4,凭甚那一户才给1万3?他恼凶凶的,拒不接受。雅姝带着陈大叔到了镇政府,看了有关部门的详细资料和手续。他看过后一声不吭,在手续上签了字。过了两天,雅姝从镇上开会回来,爬上陈家圪垛的大坡,顺便去陈大叔家一趟,问他:“剩余的款打到卡上了吗?”陈大叔说:“已经到了卡上了。”雅姝长叹一声,笑了。陈大叔又说:“雅书记,你办事情,真的有一下子。”
早晨5点多,雅姝就听见有人敲窑洞的门了。她拉开窗帘一看,是村里的陈大婶朝她招手。雅姝生怕老人家有什么事情,就赶忙起床穿衣服。陈大婶就把背着的一塑料袋红枣儿,放在她的门口,隔着窗玻璃说:“雅书记,我是怕你礼拜天回家,就赶了个大早,你太瘦了,熬米汤的时候记得放几个枣子,补补血气,千万别累着自己。”等雅姝穿好衣服去开门时,只看到了陈大婶匆忙而去的背影和门口放着的一大袋大红枣。
陈张秀和奶奶搬迁入住樊家沟大同苑社区已经好些日子了。雅姝在镇政府办完事,决定路过进去看看他们。一进社区窗明几净的楼房内,陈奶奶就迎上来,握住雅姝的手,说:“俺早就等上你,觉得你应该来了。”雅姝笑得十分灿烂,说:“奶奶,这里好歇(临县方言:住)吗?”陈奶奶笑着说:“好歇着多呢。听你的话听对了。”老人家用皱皱的大手,从冰箱里拿出了自家晒好的杏皮,对她说:“雅书记,知道你在村里过得清苦,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就是山药蛋和西葫芦,这是俺自家晒的杏皮,很干净,没有虫子,你快尝尝,换换口味解解馋,酸溜溜的。外边太热了,你别出去,坐床上歇会儿,今中午在奶奶家吃饭。”
一声“奶奶”,让雅姝仿佛回到了安徽黄山老家的老屋里,她的眼睛一湿,就扑在了陈奶奶的怀里,仿佛扑在了自己亲奶奶的怀里。可惜,自己的亲奶奶已经在今年的4月里去世了。3月里,奶奶病重,可她忙得一直请不了假。父亲打回电话来了,说:“奶奶已经没有了,你也不要来了,工作也忙,就安心工作吧。”想到这里,姚雅姝的心不由得紧缩了一下……
就这样,姚雅姝一次次、一日日敲开了老百姓的家门,也敲开了老百姓的心门。
尽管才八九个月的时间,陈家圪垛村的扶贫工作却一跃而上,大见成效,被临县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移民拆迁复垦示范村”,获得“2020年脱贫攻坚专项行动特别奖”。2020年6月,姚雅姝也被碛口镇党委评选为“优秀第一书记”,被中共临县县委表彰为“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个人”。


姚雅姝:扶贫路上的陪伴

孝义著名教育家任福田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