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三虎医话•论百合病与痰饮病

 文文ap25 2021-01-14

      今天上午,有个胃癌患者,看了半年了,复查,效果很好,精神气色也很好,我开的是滑石代赭汤,半夏泻心汤,还是我们的基本思路,寒热胶结的半夏泻心汤,燥湿相混的滑石代赭汤。用我的话说就是:在癌症面前,除了经方,我将无所适从。

      还有个老太太是胰腺癌,今天用的还是黄连汤,苓桂术甘汤的思路。我们越来越觉得痰饮病和百合病就是人体津液异常的两个特殊的病,都是多系统疾病,所以张仲景叫百合病。当津液凝聚成痰饮的时候,就有阴虚的存在,津液缺乏严重的时候表现的是百合病。

      其实治百合病或痰饮病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都是津液异常的表现。大家不觉得我们学中医的时候把这个《黄帝内经》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这一段水液的生理状况背诵的是人人耳熟能详,但是他的病理呢就不太清楚了。我们只看到的阴虚津液少,津液不足,痰饮停留,我们没有看到津液匮乏或痰饮积聚是一对矛盾。严重了叫燥湿相混,就是癌症。当然也不止癌症,糖尿病甚至好多多系统疾病最后都是燥湿相混的问题。所以我最近特别感兴趣的就是百合地黄汤治疗百合病。

      当然我们早就发现了百合滑石代赭汤,就作为胃癌燥湿相混的主方。痰饮病的“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的木防己汤就是治疗纵膈的肿瘤和肿瘤综合转移的上腔静脉综合症,我们也是有效的治疗。

      也就是说就从这两个病上,其实我们已经找到了有效的治疗癌症的对症的方剂。然后才发现癌症也好,糖尿病也好,都是多系统疾病,这就是所谓的百合病,这是我对百合病的新解,百合病就是多系统疾病,张仲景当时也说了,“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同时,他有一句话叫“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就是百合病的一段高度理论总结的话,大家都不太听得懂,也是古今以来没任何人解释。我近一两年悟出,当津液问题变成以阴虚阳亢为主的时候,这就是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就是百合地黄汤证,大量的应用60克以上。

      那么,什么是“见于阴者,阳法救之”呢?张仲景就没说,这恰恰是存疑待考之处。正因为存疑之处便是创新之处,我一联想张仲景这个《金匮要略》特点是要略,至少有前后忽略吧。在这里本来再把痰饮病讲了,那就讲的太多了,重复了,这已经是两个病了,所以这里的“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实际上就是指痰饮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那不就是“见于阴者,以阳法治之”吗?这是两个独立而又有密切联系的疾病,所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我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最近解决了好多问题。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外邪的重要性,我提出了风邪入里成瘤说,风作为百病之长,带领外邪由表而入。如果说一切疾病都是外感疾病的话有点过分,但是外邪侵入人体导致的万般变化是我们现代中医缺失了的东西,张仲景讲了一本《伤寒论》的外感问题还不够,就在《金匮要略》,一开始就讲“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其实都是讲的外邪入侵人体的情况值得重视。他之所以忽略了情绪因素,是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就像现在的新冠时代一样,深受外邪的一种震慑和困扰,所以讲话中间有一些主次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现在由于风邪等外邪的因素,越来越不被西医的诊断所容纳、所证实,所以我们中医自觉不自觉地就走到了自废武功,自断手足的这个地步,我们不会重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忽略了。而我呢,在临床上越来越觉得外邪的重要性,肿瘤就是风邪入里造成的。

      前几天我们有一个病例,我让吴华生写,就是这个意思啊,他是上个月从河南来的,十月份来找我,看了没吃我的药,他说其他人的药没吃完。到12月份再来看的时候,我就有感而发,侃侃而谈,给在座弟子讲的同时,两口子一听王老师讲的太好了。关键是我抓住了皮肤痒,运用了麻黄桂枝各半汤,当然因为他上腹部的肿瘤,我也同时有我们这一套寒热胶结的治疗肿瘤的方法。结果呢,也就是这个周日两口子都来了,喜形于色。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计算,这一个月就吃了25付药,因为他的十几厘米的肿瘤直径小了一厘米,事实上直径少了一厘米,它体积算下来真是在500克左右的或者300到500克。所以,我们这次充分认识到了张仲景说有表证者当先解表,这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