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老北京的各种“爷”,每一种“爷”,都有各自时代的烙印

 北京范儿 2021-01-14

 在北京话中,“爷”是一个神奇的字眼,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多重含义。第一种就是对长辈的称呼,比父亲大一辈的叫爷爷、和父亲平辈且比父亲岁数大的叫大爷等等。第二种就是泛指男性,叫爷们儿。长辈儿可以这么称呼小辈儿,小辈儿同样也可以这么叫长辈儿,一般都是街坊邻里这么称呼,直系亲属很少这么叫。第三种就是类似现在先生的称谓,一般前缀都冠以对方的姓氏,比如张爷、李爷,有的时候还会加上对方的家族排行,比如张三爷、李四爷。还有一种大多特指一些行为,咱们今天主要聊聊这第四种爷。

在北京,有这么一群爷。他们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很多商品都实行商品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一些人看准了时机,利用这个机制,一买一卖,就能大赚一笔,后来人们管这种从事倒买倒卖的人,称之为“倒儿爷”。尤其是在北京的地界上,“倒儿爷”甚多。在当年,“倒儿爷”堪称是走在时尚最前沿的弄潮儿。其实倒儿爷只是那个时代的特殊称呼,早在60年代,做这种职业的人被称之为“投机倒把”,70年代被称之为“二道贩子”,现在叫代购。

在北京,有这么一群爷。他们活跃在80年代,他们经常出现在铁路、长途货运站,家具、五金店,邮局的门口,他们三五成群,其中以北京人居多,他们每个人都蹬着一辆平板车,以帮人搬东西运货为生,老百姓们亲切的称他们为“板儿爷”。他们可以说是当年最辛苦的劳动力之一。现如今一说到“板儿爷”,大多是指以蹬人力三轮车为营生的胡同游向导。

在北京,有这么一群爷。在解放初期,他们经常混迹北京的街头巷尾,哪儿人最多,他们就出现在什么地方。他们衣着得体,心理素质极好,他们没有正经工作,他们靠偷别人的钱包为生,在江湖上,他们有个雅号,名曰“佛爷”。为什么管小偷叫“佛爷”呢,在旧社会,跑江湖的人专门有一套语言体系,称之为“江湖春典”,其中管偷就叫佛。北京的佛爷基本都有黑道背景,他们每个月按时给大哥上供,如果失手被抓,大哥就会出面替“佛爷”们铲事。

在北京,有这么一群爷。在北京的各种爷当中,他们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在三伏天之际,他们总会出现在自家门口、胡同的阴凉处,坐着马扎,手拿蒲扇,袒胸露乳,光着脊梁,因此得了一个颇为戏谑的称号——“膀爷”。全国各地哪儿都有光膀子的老爷们,可偏偏北京人光膀子,光出了名堂。不知道是天太热穿上衣服爱出油,还是放荡不羁爱自由,总之,“膀爷”成为了北京胡同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随着北京城市化、国际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渐渐禁止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在北京话中,“爷”的意义多种多样,虽然现在用的人不多了,但是在合适的场合、恰当的时机,用一个“爷”字,会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拉进彼此的距离。如果用的不合时宜,那么八成就会让人贻笑大方了。在您的印象中,北京还有哪些“爷”呢?

1

END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