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才子的一首七律,虚实结合,仅是中间两联就精彩纷呈

 我好爱你我爱你 2021-01-15

诗歌有很多种类,不同体裁的作品,诗人处理文字的手段会有很大差异。比如一首叙事诗,叙事是写实,而抒情是写虚。诗人要努力处理好虚实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让作品不是仅仅罗列事实,而是情景交融、寄情于事。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看似交代了很多事情,也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彩,但让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诗人寄寓其中的深厚情感。后世也有一位诗人非常善于抒情,却含而不露,令人赞赏。下面介绍清代才子的一首七律,虚实结合,仅是中间两联就精彩纷呈。

送郑郎赴粤西幕府

清代:王士祯

当时红旆向西川,水部风流似郑虔。

被酒共眠金雁驿,分题多在浣花笺。

故人一别成千载,公子重逢又十年。

去谒征南正年少,牂牁春尽水如烟。

王士祯是清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教育,所以经过耳濡目染,他也非常喜欢诗词歌赋,为他此后立足文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首诗写诗人昔日与老友郑日奎同往西川应试,但后来朋友不幸离世,令他非常悲痛。今朝送其公子郑郎奔赴粤西幕府。诗人怀念过往、感慨今朝,全诗描写朋友间的深挚友情。

开篇先展开回忆,反映出诗人对朋友敬仰之情,“当时红旆向西川,水部风流似郑虔。”诗人当年与朋友共同前往西川,客船上旌旗招展、热闹非凡,朋友也举止优雅、风度翩翩,就像唐代才子郑虔。

红旆,即红旗的意思。郑虔,是唐代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才华出众,又因为朋友也姓郑,所以比喻非常恰当。水部:指南朝梁何逊,他8岁即能赋诗,曾任尚书水部郎。诗人熟悉历史典故,并能恰当使用,丝毫没有雕琢之感。

接下来就浓墨重彩地抒写当年的友情,“被酒共眠金雁驿,分题多在浣花笺。”两位好友都喜欢诗词,更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了期待。他们在灯下促膝谈心、切磋交流,又抵足而眠、醉卧驿舍。不仅如此,他们还共同探讨、一起赋诗,于浣花笺上共赋一事。

“被酒共眠”,生动地展现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字里行间也都充满了一种朋友间的珍贵友情。同时诗人描写对方出色的才华,也照应了首联。

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有些伤感,往事不可追,今朝要珍惜。如今郑郎也长大成人,即将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当然应该鼓励一番。

“故人一别成千载,公子重逢又十年。”颈联点题,并由怀念父亲转而写到他的公子,显得非常凝练。千载和十年的对比,显出诗人心情的矛盾,既反映出诗人重情重义,又表达出他对青年才俊积极提携和扶持。

诗人在最后又对郑郎表达了殷切期望,“去谒征南正年少,牂牁春尽水如烟。”朋友早已过世,却他们之间的真情却永远难忘。如今诗人更希望郑朗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辜负长辈们的期望。诗人将对朋友的怀念,都转化为一种展望,似乎自己也随对方到了万里之外。

牂牁,指汉代的牂牁郡,这里代指郑郎的去所。尾句寓情于景,诗人遥想郑郎要去的地方,早已是暮春时节,一路上山高水远,却不知何日才能重逢?“水如烟”三字,虽然是虚写,却深深地寄寓了诗人与郑氏父子的深情厚谊,读来真切感人。

王士祯的这首七律虚实结合,表达委婉,中间两联精彩纷呈,也令人咀嚼不尽。全诗既追忆过去,又寄寓未来,令人感慨万端。诗人用情深挚,具有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并能很好地把握时空跨度,显得有张有弛,条理分明,不愧为清代的一首佳作。

人生总是聚散不定,本以为可以相伴永远,却不经意间在中途分手。诗人悲痛为力量,将曾经的友情转为一种期待,其实也融入了最真诚的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