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而君子——论语注解,第 一七.二四章

 昵称32901809 2021-01-15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恶称(2)人之恶者(3),恶居下流(4)而讪(5)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6)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7)以为知者,恶不孙(8)以为勇者,恶讦(9)以为直者。”

【注释】

(1)恶:音wù,厌恶,憎恶。

(2)称:说,述说。

(3)者:代词,代事或者,根据前文“有恶乎”,断定这里代行为,而不是代实施行为的人。

(4)下流:主要指品行的卑下,而非地位;与后面的“上”对应。

(5)讪:音shàn,毁谤。

(6)窒:音zhì,阻塞,不通,这里引申为“执拗”的意思

(7)徼:音jiāo,窃取,抄袭。

(8)孙:通“逊”,谦逊。

(9)讦:音jié,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阴私,攻讦。

【解读】

孔子在第4.3章讲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所恶才是真正的可恶。然而,孔子所恶与子贡所恶并不相同,孔子所恶者主要是不肯学习,又可分两部分:“称人之恶”和“居下流而讪上”都是落后而不求进步的;“勇而无礼”和“果敢而窒”则是浪费了先天素质而不学习,勇和果敢都是值得肯定的素质。子贡所恶相同,三者皆是以恶为善、自以为是的品行。

【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憎恶吗?”孔子说:“有憎恶。憎恶讲别人坏处的,憎恶品行低下却毁谤品行高的,憎恶勇敢却无礼的,憎恶果敢却执抝的。”

(孔子)说:“赐也有憎恶吗?”(子贡回答说):“憎恶窃取别人的成果却自以为的聪明的,憎恶把不谦逊当做勇敢的,憎恶把攻讦别人当作直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