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史记501:帝王的格局,萧衍不计前嫌换来两条“狗”

 沉映香 2021-01-15

每天,为你讲述有深度的历史。——沉香

南齐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后,又在昏君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短短一年之内,引起各路诸侯前赴后继的反抗,最终获胜者为雍州刺史萧衍。

公元501年,萧衍于襄阳起兵,顺江而下势如破竹,年底时即攻克建康。萧宝卷被杀后,南齐名存实亡,萧衍也开始筹划自己的帝王大业。

萧衍东下之时,各地刺史、太守望风而降,唯独豫州刺史马仙琕不肯归顺。萧衍派出马仙琕的故人姚仲宾作为说客,马仙琕先摆下酒席,然后将其斩杀于军门,以示不降之意。

萧衍又派出族叔萧怀远前往劝降,马仙琕还想杀了他,属下纷纷为萧怀远求情,萧怀远这才保住一条性命。不仅不降,马仙琕还竭尽所能的阻断萧衍的粮运。

等到萧衍打到建康城下,南齐州郡纷纷上表请降,吴兴太守袁昂又拒不受命。当时,萧衍掌握绝对优势,偏偏冒出马仙琕和袁昂两个硬骨头。

萧衍不想用武力解决,派出驾部郎江革前往劝说袁昂:“根本既倾,枝叶安在?你现在为昏君尽忠,并非是忠;如若家门屠灭,并非是孝。何不幡然改图,给自己多造些福呢?”

袁昂回信道:“三吴临近京畿,不是用兵的场所,况且以本郡如此偏僻之地,何能为您效力?自从将军起兵,各州郡莫不响应,唯独在下不降,是觉得自己才能平庸,文不成武不就,即使投降了,恐怕会败坏您的军威。幸好由于将军气度恢弘,才能让我保持体面。

窃以为,受人一饭之恩,都要以死相报;何况我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岂能忘恩于一旦?我如果以身相投,不仅要招来非议,恐怕将军您也会鄙视我。所以,我才踌躇至今没有投降。”

接着,袁昂又向武康令傅映询问天下大势,傅映答道:“从前元嘉末年的事,开天辟地从所未有,所以太尉袁淑杀身以明节。令尊司徒受先帝重托,本应无苟全之理,所以不顾安危弘扬道义名节。

但是,如今的皇帝昏庸残暴,毫无悔改之可能。荆州和雍州占据着上流,共同起兵,可知天意之所在。愿大人您深思熟虑,不要他日后悔。”

平定建康后,萧衍派出豫州刺史李元履巡抚东南一带,指示李元履道:“袁昂出身有道的门第,世代忠节,对于这样的名士,天下都应该尊重,你不能用兵威凌辱他。”

李元履到了吴兴后,宣读萧衍的旨令,袁昂依然不降,只是撤去守备。马仙琕得知建康失守,哭着对将士说道:“我受朝廷委命,义不容降。而你们都有父母,不可不顾及。所以,我来做忠臣,你们做孝子。”

于是,他命令全城士兵出城投降,只带着几十壮士闭门据守。不一会儿,萧衍派出的大军赶到,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马仙琕命令手下壮士拉弓搭箭,严阵以待,围兵不敢近前。

双方一直对峙到天黑,马仙琕这才放下弓箭,说道:“你们只管来抓我,我义不投降。”马仙琕随即被关进囚车,押往建康。

萧衍立即命人释放了马仙琕,并让他等袁昂到来后一起接见。萧衍见到二人后道:“你们的行为,又让天下见到了两位义士。”

萧衍又对马仙琕道:“小白不记管仲旧仇,重耳亦不记寺人旧怨,得到了后世人的称赞。希望你也不要因为杀了我的使者阻断我的粮路而自己见外。”

马仙琕道:“小人我就像失去主人的狗,被后来的主人所饲养,那么只好被新主人所用了。”听闻此言,萧衍开心的笑了,给予二人丰厚的待遇。

后来,袁昂和马仙琕成为萧衍的左膀右臂,一为名臣,一为名将,为萧衍的中兴盛世贡献了全部力量。而这一切的开始,就在于此刻的不计前嫌,也彰显了萧衍的帝王格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