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机多能 随身HiFi中更具性价比的KANN

 三易生活 2021-01-15

2017年4月9日,自曝光起便备受关注的KANN便携Hi-Fi播放器正式在深圳市音乐厅发布:艺术化的设计、厚实的身形、齐全的接口,还有新品牌和Astell&Kern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都让没能亲身体验发布会的烧友们感到激动和好奇。作为一名(自称)音频爱好者以及(公认)三易生活评测中心的评测编辑,笔者平日里自用的前端有安桥的DP-X1、Astell&Kern的AK10,耳机包括SONY EXK、Z7、1A、音茶乐绯樱、AKG K3K3等。因此,有幸参加KANN的发布会,笔者对于这台播放器所使用的硬件配置、技术特性、音质水平,乃至于市场定位和品牌未来的走向都感到十分好奇。在发布会现场,笔者短暂地把玩和试听了KANN播放器,初步的印象是接口齐全、界面触摸反应较灵敏、声音风格中正没什么“味精”味、以及推力很大这几点。由于当时时间比较仓促,笔者没能仔细深究其技术特点,好在之后和KANN的相关人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获得了不少“干货”,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就是关于KANN这款产品的定位以及它与Astell&Kern的关系:想必不少朋友都听说KANN有Astell&Kern的“血统”,但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事实上,据官方透露,KANN与Astell&Kern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存在。KANN可以视为Astell&Kern的另一面,另一种姿态、另一种思维。在技术层面上,KANN使用了Astell&Kern开发过程中积累出的成熟技术、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更高的性价比;但是在设计层面上两者是相对独立的,KANN总体上继续沿袭了Astell&Kern自AK240开始的光影理念,但在设计思路上有本质差异。

在谈到KANN与Astell&Kern的定位关系时,有关人士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丰田与雷克萨斯,一个使用较成熟的技术,配置更丰富来迎合主流消费者的性价比需求;一个则专注前沿设计,力求实现前所未有的感动和价值,但是成本高昂。然而,两者共用生产线,质量水准其实是一样的。正如KANN虽然是一个着重体现性价比的存在,但与Astell&Kern共享整个生产流程,在对于品质的要求上并没有放松。那么,KANN如何去实现其“高性价比”呢?相关人士给我们总结了KANN在硬件配置上的三大特点:一是支持硬解DSD,为此KANN使用了单AK4490+XMOS的方案,这在以往的Astell&Kern产品序列里是没有过的。不是说单DAC+XMOS不能实现DSD硬解,而是过去因为产品定位的原因,只有顶级旗舰才会配备XMOS芯片,这次KANN的单DAC+XMOS设计,显然是一种更为务实的搭配。其次,KANN将原本在Astell&Kern第三代机型上需要另外购买的AMP耳放模块直接集成到了机身内部,不仅让机身推力大幅提升,而且也免除了消费者的额外支出。

由于机身内置DAC+XMOS+AMP的全功能模块,KANN的耗电量在便携机型中可谓巨大。但是设计师给KANN加上了6200mAh的巨大电池,还有时下流行的快充功能——让播放器拥有了长达15小时的续航。在总结KANN的产品理念时,相关人士引用了宣传材料上的Slogan:ONE PLAYER TO RULE THEM ALL,并解释说,KANN的产品定位就是希望一机多能,尽量减少消费者的使用困难,让用户能够把心思用在欣赏好的音乐上,不用再纠结捆绑、搭配这些问题。在采访最后,KANN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KANN作为独立子品牌拆分出来独立运作,因此关于将来更多的衍伸型号“可以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但是他也补充说,目前除了KANN刚刚起步外,其实Astell&Kern也还在上升期,还有很充分的时间思考KANN的未来,也有充分的时间根据用户需求、市场变化对现有计划进行调整。而在笔者看来,继承了Astell&Kern的高品质音频设计,但是又在性价比上大幅提升的KANN,无论是从市场竞争力方面还是从用户的省心体验方面,都确实很值得期待。而这种“一机搞定”的思路,相对于目前随身HiFi领域繁杂的“套装”、“捆绑”现象,也可谓是一股清流!

推荐阅读

百度还能玩转视频行业吗?

看看大神是怎么DIY手机桌面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