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感支付已实现 盘点支付宝描绘了哪些“未来”

 三易生活 2021-01-15

前段时间支付宝无感支付停车场现身上海虹桥,用户今后驾车离开停车场时,别说那现金刷卡了,就连手机都不用掏出来了,车开过去的时候,只需要智能摄像头对车牌进行识别,就能自动扣费,整个车辆通行的时间预计只要2秒!支付宝出行业务负责人彦修表示,“这种无感支付的体验,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空付’”。这不由地让人回想起了支付宝每年愚人节都会发布的“黑科技”。

脱离移动终端 支付宝:“要啥自行车”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支付宝从12年开始,愚人节期间公布的那些“黑科技”,最初是支付宝客户端将支持视网膜支付,用户可打开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点击“视网膜识别”按钮,将眼球对准手机进行扫描识别,信息匹配后可完成支付。2013年,支付宝又推出一款利用大脑进行识别的“意念支付”。虽然后者在现在看来也太过超前,而前者的相关技术却已经出现了,像三星现在已经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了虹膜识别的功能。从14年开始,支付宝在愚人节发布的不再是平面图,而是一段视频,这段视频中就描绘了“kongfu”计划,又称“空付”计划用户可以事先扫描需要授权的实物,然后设置支付的金额上限,在之后的相关付款中只需扫描该实物就可以了。虽然当时视频中表现的是花臂老铁用自己手臂上的纹身当支付码,但回过头来看现在的停车场“无感支付”以及据说要在近期推出的“刷脸支付”,原理还真是相通的!有了“空付”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看15年的愚人节作品到位,支付宝要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金融关系”,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移动ATM机,只是取到的不只是钱,还有更多样化的需求,像是找人一起打篮球、求助路人帮忙修电脑,甚至超尴尬的求厕纸,都能通过“到位”得到满足。不过“到位”的终极目标是帮助用户与任意个体产生交流,功能上与其说是金融其实更偏向于社交,然而我们现在看支付宝的社交产品——还是任重道远啊。至于2016年的蚂上和今年的如影计划就更加科幻了,在视频中,蚂蚁金服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蚂上”作为一个生活服务平台,能在后台根据用户的大数据在其身上点亮一个标记,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如影计划”则是让我们的身体和支付宝融为一体,便利店可以自动识别你的购买行为并扣费,在付款时也可以只通过肢体接触而不必再依赖于智能手机了。

是科幻作品 还是未来预告片? 

我们现在看支付宝这两年的愚人节“产品”会觉得太过科幻,甚至会让人联想到科幻作品《黑镜》里描述的未来生活。但再看看支付宝14年的“空付”计划以及现在的无感支付停车场和“刷脸支付”,你坚信的不可能实现会不会有所动摇?是的,支付宝在愚人节发布的许多产品还真像是科幻作品,但事实上,历史上许多科幻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逐渐成为展现未来的预告片。 

在《太空漫游2001》中出现的在线可视电话、平板个人电脑;《星球大战》中的全系投影;《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的虚拟现实;《星际迷航》的感应开关门、触控屏幕;《钢铁侠》中出现的手势操作计算机等,很难说他们到底是预言了未来,还是未来按着他们的描绘产生了改变。所以虽然支付宝的“如影计划”和“蚂上”现在看起来有些过于科幻,但倘若支付宝真的往这个方面钻研,那其描绘的未来还真的有可能会实现。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阿里巴巴已经相继投资了四家AR相关的公司,包括著名的增强现实公司Magic Leap,来自以色列的AR引擎公司InfinityAR和AR眼镜公司Lumus,以及最新投资的一家专注于AR抬头显示器的汽车导航公司WayRay。或许等支付宝真的推出了自己的AR眼镜之后,“蚂上”就会真的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除了AR之外,支付宝也没有忽略当下最热的人工智能和万物联网,而蚂蚁金服的技术专业林锋也曾表示过“如影计划”中所需的云计算、计算机视觉、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目前基本都在支付宝上有大规模应用。或许在未来,支付宝的技术人员在攻克了产品体积、能耗等技术方面的难题之后,“如影计划”视频中所描绘的生活,会成为现实也说不定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Vertu又易主 奢侈品是伪命题?

一加5依然在诠释着“不将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