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要用户发飙才能有好产品吗?

 三易生活 2021-01-15

这两天迅雷U享版总算是出来了,一众迅雷忠诚的会员用户们欣喜万分、奔走相告,纷纷卸载掉自己电脑里老旧的迅雷7尊享版以及满屏广告的迅雷9,争相在第一时间用上了简约清爽的迅雷U享版。由此看来,迅雷的产品经理也不是用户的“杀父仇人”呀,其实他们还是很清楚用户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产品。但是——为什么这些互联网企业非要等到用户要发飙了才肯推出好产品来呢?有些读者可能不知道迅雷9的界面“丧心病狂”到了什么地步——一个下载工具,竟然内置浏览器,这你敢信?而且这个浏览器一下子就占了界面80%,不仅关不掉,还会自动地、无间断地播放视频。有的用户一看,免费版这样,那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人家也是要赚钱养家嘛,那我出钱能不能给我一个清爽的产品呢?答案是,可以啊,旧版凑合着用吧。

 旧版迅雷7有一个尊享版,界面也是相当清爽不油腻,但是下载技术和文件格式已经有些落时了,会员们在使用迅雷时必须面对二选一难题,花钱都找不到最佳答案,这服务体验能不差吗。而这前前后后的各种变化导致的结果,就是迅雷2017第三季度非GAAP净亏损2340万美元,亏损额明显扩大。等到新上任的CEO陈磊郑重承诺“还用户一个想要的迅雷”之后,U享版才正式出现在大众眼前。

 与之相对应的,微博的产品经理前段时间也是被用户们骂个狗血淋头,原因是微博新版本中将原来的信息栏从评论+转发+点赞+私信+微博群的模式改成了通知+聊天,私信和微博群划归聊天栏,其中众多用户吐槽火力最为集中的就是转发、评论、点赞混在一起的通知栏。而且这次和以往的群体性吐槽不同,贡献大部分火力的都是微博上的大V们,事件发酵至今,微博产品经理还是选择妥协,现在微博的信息栏已经还原成了原来的样子。 大V们目前的消停了,可普通用户的怒火远没有到此就结束,许多“新仇旧怨”还没有解开,旧怨比如被打乱的时间线,悄悄加上的新浪图标水印,莫名的僵尸粉,无尽的广告等等,新仇还包括短信通知你XXX又发微博了——试想诸位的外婆收到一条“【微博】你的微博好友@大孙子 发布了一条微博,快来看看TA说了什么”然后点开一看是你最近prpr维密天使的那条……怕不是要在家里常备降血压的药了哦。如果说迅雷、微博是“持宠而娇”,可是在竞争激烈的视频网站,一样会出现“产品经理铁了心要和用户对着干”的情况。其中最让人吐血的,莫过于你自信满满买了会员,结果视频右下角多了一个“会员专属广告”。 也是因为种种状况频发,引得不少网友调侃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和应用都是抱着“亲爱的用户,我是你爹”的心态在开发产品,非要让人不爽到一定程度才肯“委委屈屈”地做出让步。但老实说,产品经理难道不知道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吗?其实不然,你看迅雷U享版就很讨喜,微博国际版的使用感受也不差,大家应该也还记得农夫山泉那个可以点【跳过此广告】的视频前广告。

 那产品经理为何一定要让用户“咬牙切齿”地使用相关产品呢?其实这还是因为用户的需求。

 这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群体的多样性,随之而来的,各大互联网服务平台面对的用户需求也更加多元化。这不仅仅是微博一家面临的问题,包括今日头条、爱奇艺,甚至主打二次元的B站的产品经理都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用户画像,而他们并不会为了格调听取最高端那一小撮用户的声音,而永远会选择获利最大的那个方案。

 典型例子就是微博这次的改版,其实产品经理是做了一个用户群体的侧重权衡——感到不满的用户多是大V以及老用户,但微博更改信息栏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要为这一块群体服务,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入驻,让新用户发现更多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感兴趣的用户以及内容。这种出发点不能说不好,只不过这次变动在用户群体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大,所以即便是微博,也还是得把产品再改回来。同理,其他所有互联网产品的变动,背后都有且只有一个原因——创造更多的流量、更多的盈利,毕竟缺钱是无法在市场上活下去的。而清爽的会员版迅雷以及微博的其他变动其实也是基于这个出发点而做出的实际行动。迅雷的自然很好理解,用户花了钱就能享受更舒心的服务,这是双赢的策略。

 至于被用户声讨已久的广告问题,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对大部分用户来说,为了获得产品服务而支付相关金额的意识还不成熟,所以无论是下载工具迅雷、社交资讯平台微博还是各大视频网站,都或多或少在免费版里插入了各种广告。有广告就有收益,在微博发布的2017年Q3财报中显示这一季度总体净营收 3.200 亿美元,其中光是广告和营销的营收就已经达到2.76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7%。就此来看,相当长的时间内互联网产品都不会放弃打广告的,诸位可以死心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骁龙835加持 真·微软手机再临?


AI来势汹汹 这些饭碗马上要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