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秒下完一部片的5G时代,该这么省流量费

 三易生活 2021-01-15

自从进入3G时代以来,相比此前2G到3G所用的时间,网络制式的升级就明显提速了不少。

而在进入2018年之后,此前还停留在技术层面的5G网络,则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众业界大佬也纷纷为5G摇旗呐喊。

这不,前几天中兴官方就在微博上兴奋地宣布,其打通了国内基于3GPP R15标准的5G first call,正式开通端到端5G商用系统规模外场站点。

从1980年算起,自2G网络诞生以来,基本上每隔十年,制式标准都会更新换代一次。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新的应用场景的到来,可以说如今4G的天花板已经肉眼可及了。

5G真的要来了?

事实上,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2G时代的跟随学习、3G时代有限参与、4G时代的同步发展,到了5G的时候,业界也普遍认为我们已成功跻身第一梯队,并在标准制定和产业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刚刚结束的MWC2018上,中国移动通信双子星之一的华为,就展出了5G芯片巴龙5G01和基于这款芯片的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

同样是在MWC上,中国移动联合全球20家终端产业合作伙伴在共同启动“5G终端先行者计划”,以推进5G终端产业的创新与成熟。

那么看起来很酷炫的5G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事实上,5G网络相比于4G可以说是云泥之别,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5G标准,5G网络拥有高速率、广联接、低时延三大特点,可实现高达20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每平方公里联接100万个设备和低至0.5ms的时延。

看到这些数据是不是还莫不着头脑,别方,我们来告诉你5G具体到使用上是什么概念:

在5G环境下

不到1秒钟的时间就能下完一部电影

玩游戏的时候

绝对不会发生掉线

也绝对不会网络延迟

计划很美,落地……

不过呢,即使中兴完成了3GPP R15的5G通话,华为也拿出了3GPP的芯片,5G终端先行者计划更是囊括了高通、联发科这样的芯片厂商、华米Ov等手机大厂、 Skyworks和Qorvo这两大射频巨头,但在实用层面,5G距离我们还有一点距离。

目前,中国、澳大利亚、、芬兰、日本、韩国都在测试5G服务。

甚至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拍着胸脯保证,最快2019年就会推出5G服务,但是看起来一片光明的计划实际上离现实还有点远。

在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升级的缓慢,与飞速发展的技术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自2G时代开始,每一次网络升级都是手机基站的一次扩张,从2G到4G手机基站的数量是几何倍上升,而5G网络对于基站数量的要求就更高了,毕竟链接的设备要比目前提升很多。

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花钱的,虽然三大运营商都在布局5G,但目前仅在少数城市试点。

不进行大规模铺开的原因当然很简单:

到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也依然在追求4G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度覆盖,比如中国移动就终于拿到了LTE FDD经营许可,显然并不会马上放弃4G这块蛋糕。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三大运营商在4G方面的投入在8000亿元左右,而从去年开始的“提速降费”,又确确实实地在运营商身上割肉。

那么在4G网络的巨额投入没有被收回之前,运营商进行5G试点更多的是做出拥抱新技术的姿态而已。

5G,想说爱你不容易

另外,在网络(运营商)——终端(手机厂商)——用户中起到链接作用的手机厂商们,对于5G的热衷明显要超出运营商一大截。

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目前4G用户进入存量市场,另一方面手机同质化严重的共同作用之下,厂商们需要5G这块“大饼”来吸引消费者换机。

再不找个理由,下次卖手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最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早期的5G网络可能会“糖衣炮弹”,曾经“忘了关移动4G,一觉醒来你的房子就没了”的段子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有5G版本。

一旦5G网络商用,在超高的网速作用之下,可能几秒钟之内数G乃至数十G的流量就不翼而飞,一个不小心就是一笔巨额流量费花出去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在5G网络上的投入更高,虽然未来也不会有6G存在,但是如此庞大的投入要收回,5G时代的资费标准,也势必将会高过同时期的4G标准。

当然了,现在讨论这些也仅仅只是基于过去经验的猜测,毕竟现在离5G大规模商用还有相当多的步骤。

目前,运营商已经完成5G两个阶段的外场测试,从网络侧已经基本完成了5G的预商用验证,但5G的商用部署还需要进行规模组网验证,网络建设等阶段。

未来的几年里,5G的萌芽将会在4G的树荫之下慢慢成长,二者将会长期共存。

所以,在目前主副卡配置成为潮流的现状下,你大可以用副卡蜻蜓点水的尝鲜一下5G,等待日后5G标准真正成熟了之后,再全面转向也不迟。

这就是我们告诉你的重要省钱方法了,请童靴们背诵并默写全文牢记于心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呼,摩拜总算卖出去了

没想到最难受的是他。

买了国产万元旗舰手机,配置里竟有“业界毒瘤”?

和业界毒瘤合作,不怕翻车吗

关注我们智商+6,

点赞文章魅力+6,

转发票圈幽默+6,

不要双击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