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为了用户,我最终选择退让……

 三易生活 2021-01-15

在2018年的五一假期之后,围绕微信发生了一系列的相关事件。

除了“当红炸子鸡”小程序iOS端被整改,影响一大批小程序开发者之外,在上周五引起坊间热议的“外链管理新规”,更是让微信走上了风口浪尖,而吃瓜群众更是纷纷表示——微信膨胀了。

腾讯再度针对微信生态出手

在5月18日官方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升级外链管理规则的公告》中,其中一条表示,“外部链接不得在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等法定证照的情况下,以任何形式传播含有视听节目的内容”。

这一精准的垂直打击,基本将快手、抖音、梨视频在内的大部分短视频APP一网打尽。

再联想到之前微信对于小游戏强制分享的封杀,内外结合之下不难看出,在小程序尚未完成对微信生态的重塑之时,提前对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打上了补丁。

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微信作为一个拥有上亿用户量级的超级APP,已经是互联网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其肩负巨大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是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

事实上,从微信官方的公告上分析,被禁止的只有“无证上岗”的短视频。

但新规之所以能够造成范围打击,也是因为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是个“含金量”极高的证书。

在2007年广电总局下发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应当依照本规定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而包括A站、微博、凤凰网等也都曾经因为缺少这个许可证被主管机构处罚。

外链管理新规之下,腾讯的心态也很复杂

因此,微信的外链管理新规很明显是对于政策的高度敏感。

到目前为止基本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是依靠算法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运作,但是由于人力和算法的先天性局限,给了违规视频打擦边球的机会,而微信作为渠道并没有承担审核违规短视频的义务,因此未雨绸缪选择一刀切也是必然。

当然,除了防范于未然之外,另一方面微信的新规也有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目的。

因为在外链到其他平台的过程中使用浮出层,可能有让用户头像、昵称等隐私信息有泄露的风险,将之禁止可以有效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

而且频繁的分享短视频链接,对社交体验多少有伤害(和禁止小游戏分享刷屏一个道理),有利于维护朋友圈的纯净。

至于说除了基于政策的必要和防范隐私泄露的大义,腾讯没有自己的小九九,大家肯定是不信的。

以至于很多人对于这一公告的第一反应是——腾讯要扶持微视来对抗抖音,并且通过这段时间腾讯微视的种种举措,无疑也让这一猜测很有群众基础。

在短视频已成新热点的当口,腾讯可以说是失了先手,而后来者想要追上领头羊,无疑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当腾讯上上下下打量自己之后,必然也就会发现微信这么好的入口,不用岂不是对不起自己?可惜的是,微信作为开放平台是要开门迎客的,如果不定下规矩的话,微视过得,抖音就过不得了?

微信一刀切的玩法,疗效几乎立竿见影,只不过后遗症有点大了,在群情汹涌之下,微信官方被迫在21日凌晨发布了《补充公告》。该公告主要解释并修改了以下两点,其一,明确该主要是针对朋友圈的管理规范。其二,取消了最有争议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这一条。

成也体量,败也体量

微信这么快的“认怂”,除了顾虑利用垄断地位,来压制竞争对手的做法授人以柄之外。

微信本身作为目前中文互联网上的一大基础设施,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独属于腾讯,网络中立已然成为了微信所要遵守的规则之一。

微信完成对通信运营商的“打土豪分田地”之后,随着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已经出现成为“基础设施” 的迹象。

这一次舆论对于腾讯外链管理新规的剧烈反应,基本上也就与大家此前对于运营商的态度如出一辙。

其实,微信这一波针对短视频平台的举动,很有点像之前美国FCC废除网络中立法案之前,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相互攻讦,是一场网络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战争,管制与去管制之间的战争,促进技术创新与保护消费者权利之间的战争。

不过国内和海外的环境自是不可能完全一致,在中文互联网的语境下,微信作为一个超级APP(互联网基础设施)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保障大众的利益。

因此,在外链管理新规这个腾讯自身利益与大多数用户直接利益有冲突的时候,腾讯选择及时回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一波印象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评测 | 坚果R1手机:六周年的诚意积淀

并不是一款简单的“跟风旗舰”。

一朝上“云”的健身房,我们帮你探了个班

互联网+健身=云健身?

关注我们智商+6,

赞文章魅力+6,

转发票圈幽默+6,

不要双击哟~~~

后台回复手机型号关键词,

有你想要的信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