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叠屏才是未来?别逗了,可能并不是

 三易生活 2021-01-15
  • 前言:全面屏手机即将过时?

前不久,vivo和OPPO先后久违地发布年度旗舰NEX与Find X。两款“伸缩式摄像头”设计的手机一方面让大家感叹于工业设计的精巧,另一方面来说,这两台旗舰机也算是至今为止难得突破“刘海屏”,让“全面屏”更加接近其本意的杰作。

但是,对于手机厂商们来说,它们似乎并不满足于当前的“全面屏”。因为就在这几天,互联网上关于可折叠手机、关于各种看起来非常“科幻”的柔性设备的报道突然多了起来。

典型的比如微软的“仙女座(Andromeda)”,官方号称是“模糊PC和移动设备的界限”,“能装进口袋的Surface体验”——一款折叠之后是手机,展开之后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的全新产品。

类似的还有三星的Galaxy X,近日这台传闻中的折叠屏旗舰不仅曝出了将采用黑科技的可折叠电池,就连屏幕尺寸也得到了确认:据说其折叠时仅有4.5吋,而展开之后则化身为7.3吋的巨屏手机(或者说,小屏平板)……

除了以上两家,LG、戴尔、OPPO等厂商也在近日纷纷曝光了折叠屏相关产品的信息,有的是专利设计图、有的是产品研发代号、甚至还有的只是个“产品意向”……

不得不说,大量“折叠屏手机”的相关信息,的确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好像这些科幻的设备马上就要到来,“全面屏”即将过时一般。

  • “可折叠屏”并不新,它已经跳票很久了

折叠屏手机真的要来了么?如果是过去,当相关产品信息曝光得如此频密而精确时,基本上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但是,这一次却不见得——因为无论是微软还是三星,实际上他们的折叠屏设备都并非“新品”,而是早些年间就曾被曝光,后来又反复遭遇取消、延期、变更代号和设计。换句话说,光是这两台设备“即将发布”的消息,这几年来就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

早在2010年,也就是初代iPad发布之前,微软就已经秘密研发出了一款名为“Courier”的设备,它配备两块以铰链连接的7吋触摸屏,还支持后来Surface家族招牌的手写电磁笔。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设备运行的并不是手机系统,而是早期的Windows RT或Windows 8系统。但它“折叠起来是小屏设备,展开之后屏幕变大”的基本思路,其实已经和如今的折叠屏幕设备没有什么两样了。

同理,三星最早的折叠屏手机项目“Project V”也是早在2015年就遭到曝光,当时三星便已经在公开场合展示了可折叠柔性屏幕的概念机,但之后“Project V”却不知所踪……

“Project V”到哪去了呢?它并不是变成了今日的Galaxy X,而是确实被三星制造了出来。就在前段时间,微博网友展示了一款与Galaxy S6同代的双屏可折叠设备,它使用的并不是折叠屏,但这种铰链式双屏设计,在今天看来依然科幻。可是,三星毕竟没有发布Project V,而是将它取消、雪藏了。直到近日才又以“Galaxy X”的名义复活……当然,这一次或许真的是柔性折叠屏了。

  •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折叠屏会难产?

很多朋友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肯定是“因为折叠屏设备技术复杂、制造难度大啊!”

制造难度大,或许不假,但折叠屏手机的技术,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比如说,除了柔性的可折叠屏幕面板是“标配”之外,其实只要设计“取巧”,折叠屏手机完全可以不需要柔性电路板、柔性电池这些“黑科技”。

这可不是笔者的个人见解,而是LG的可折叠手机专利透露出的秘密:从这份专利设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G将手机的主PCB、电池、扬声器等等不可弯曲部分分别置于机身的上下两半边。而在机身中端,其实只有正面的柔性屏、后背的铰链结构外壳与内部的柔性排线(这可不是什么先进技术)三个“可弯曲”结构。

这也就是说,只要攻克了柔性屏,实际上现有的技术分分钟就能造出折叠屏手机来——柔性屏什么时候出现的?至少在2015年三星就已经有相关的成品了。

那么,真正导致折叠屏手机时至今日仍然处在“曝光”阶段的理由是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就连手机厂商自己都还在犹豫,认为“柔性折叠手机”并不是消费者的刚需。

在微软的可折叠设备专利中,曾经这样解释此种设备的必要性:

“移动手机屏幕已经增大到几乎占据了整个手机平面,为进一步增加手机屏幕,势必需要增大手机尺寸。这是不可行的,用户需要能适合手中或口袋的尺寸。因此,双屏幕设备开始将更加流行。通过双屏幕设备,手机或平板可以在平铺状态支持让两个屏幕组成一整块大屏幕,在闭合状态,屏幕和屏幕被外壳保护,或者在完全打开状态,整个设备被两个屏幕覆盖。”

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消费者真的需要更大的屏幕么?

很显然,微软在当时做出这一设计的时候,还没有想到消费者会对大尺寸平板失去兴趣,也估计还没有想到“全面屏”出现,会使得智能手机的可视面积与握持感之间的平衡,会获得一次飞跃性的进步。纵观如今的全面屏手机,在设计、制定屏幕尺寸规格的时候,至少都要考虑“机身(宽度)握感好不好”,相比之下,虽然折叠起来尺寸不大(但很厚),但展开之后就会变成一款大平板的可折叠手机——真的会更受欢迎么?或许是如今意识到这一点,在近日外媒进行的采访中,微软的相关人士又表示:“微软也可能随时砍掉这个项目”。

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出:让手机折叠起来是手机,展开之后成为办公平板甚至是小尺寸笔记本,从而获得商务人士的期待,不也是好主意么?

对此,笔者只能说:提出这个主意的人,自己一定没有体会过在通勤路上办公的痛苦。没有一个职员愿意使用一款在自己非工作时段还能“提高生产力、为随时办公做好准备”的手机。而且这一主意也早不是什么新思想。从最早的MID、UltraPC、到后来的华硕“变形手机”,类似的超小型生产力设备早已死了一批又一批。而导致它们失败的原因,除了体验还是比不上全尺寸的真正电脑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户从情感上拒绝接受这样的设备:他们没有这个“需求”!

可以说,对于手机厂商们来说,如果他们不能找到一个让公众信服的理由,那么“可折叠手机”作为典型的“伪需求”,还将继续难产下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拼多多要想成为电商巨头,还需做好这些事

3亿人都在玩的拼多多,还需要做好那些事情。


安卓9正式版未出,这家老牌手机厂就已准备好

哪些手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安卓9.0的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