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通:全新技术已就绪,手机厂商们得加油了

 三易生活 2021-01-15

对于一家专注于上游产业的供应商企业来说,在普通消费者群体中声名远播,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达成的成就。但是,至少在智能手机圈子里,有这么一家做到了,这就是高通。

有些人可能马上就不服啦……我还知道MTK、还知道华为,怎么只有高通算声名远播啦?道理很简单,因为很多人只知道MTK,却并不知道它的中文名称联发科技,也不知道它的芯片其实也有中文名称叫做曦力(Helio);正如很多人知道华为手机、知道麒麟芯片,但却不知道麒麟芯片并非华为手机的产品,它的“生父”是海思(Hisilicon)半导体——两家是兄弟企业,但并无上下级关系。

当然,要说高通“凭什么”出名,高通本身对于产品品牌宣传的重视是很大一方面原因。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到底还是在于高通的创新力,以及他们对于市场风潮的嗅觉——总能在新潮流到来之前准备好相关的产品或技术,这一点确实让人不得不服。

比如说,早在2016年的骁龙820/821上,其实就已经具备了神经网络架构——这就是后来AIE技术的前身;而在同一年,“手机AI”还只是少数人讨论的概念。而如果要追溯如今移动异构计算的鼻祖,甚至还能上溯到2014年的骁龙800系列上……

类似的“超前技术”还有802.11ad千兆WiFi技术——虽然随着如今家庭娱乐需求的提高,一批家用万兆网络设备开始涌现。但是你能想象高通是从何时开始就已经在芯片层面上支持这一802.11ac的后继者了么?也是2016年的骁龙820。

除了以上这些,高通这种“提前把技术研发好,等着下游厂商产品跟进”的做法,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变相逼宫”了微软的SurfacePhone。

这事就发生在前几日,高通产品管理高级总监Miguel Nune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研发很多很酷的东西”。他随之隐晦地表示,和x86(比如英特尔或者AMD)的平台相比,使用高通芯片将会使PC产品“从设计角度上来看”体积缩小30倍。而这一变化,会使得相关产品发生“外形尺寸的转变”。

很显然,高通所说的“缩小30倍”不是指的屏幕尺寸或者产品外壳的体积,而是内部电路板所占用的空间——电路板占用的空间越小,设备就能越轻薄、放下更大的电池,甚至是更简单地使用柔性可折叠屏幕一类的未来设计。

事实上,就连Miguel Nunes也“忍不住”说漏了嘴,因为他随后表示,媒体和消费者“会看到外形和未来的创新......双屏幕和各种形状因素,因为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点”。

不过,如果你真的以为高通只不过是迫不及待地炫耀尚未发布的新产品,那就有点“图样”了——实际上,作为上游芯片和设计提供商,高通的表态更像是对于下游厂商的一种提醒甚至是催促:我们这边东西准备好了,你们的产品研发要加油了喔~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如何成就手游极致体验?高通给出了“终极答案”

手机玩游戏,高通SoC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四年历练之后,PlayStation交出了厚实的满分答卷

PlayStation今年提出了“游索不同”的发展理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