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快充功率越高充电更快?你可能真的被骗了

 三易生活 2021-01-15

对于智能手机而言,什么最重要?是堪比电脑、主机的性能,是超高分辨率的HDR全面屏,还是纤薄亮丽的高颜值外观?

都不是!对于智能手机而言,头等重要的毫无疑问应该是: 有电!毕竟,不管是再强的旗舰手机,一旦电量耗尽,与砖头相比也就只剩下轻重厚薄的区别了~

正因如此,对于很多重度手机用户来说,挑选手机的时候,“是否支持快充”、乃至“快充是否足够快”,的确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但问题是,一般消费者如何才能判断得出某一款手机充电是否“够快”呢?

也许有的人要说了:这还不简单:看手机随附的充电头呗~只要充电头上标注的快充功率更大,不就是能够充得更快么?很遗憾,如果你这么想,那就“上当”了——要说为什么的话,因为充电头上标注的功率、和实际上的充电功率,是会有出入的。

  • 首先,你需要知道一个基本电学常识……

充电头上标注的功率(或者说,标注的充电电压和电流)是什么意思?首先,它是告知你这个充电头的输出功率,也就是电流从充电头流出的时候,所能达到的功率。譬如说9V、2A,那么输出功率就是18W;5V、4.5A,那么充电头的输出功率就是22.5W,这个基本的算术,相信大家都会做。

但是,是不是说充电头输出的功率就100%地“充”进了电池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从充电头输出的能量,在经过数据线传输到手机的过程中就会被数据线本身的电阻所消耗掉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线损”——电压越高、数据线的电阻越小、则线损越少。也就是说、高压快充再加上高质量的、又短又粗的数据线,理论上可以尽量减少这部分损耗。

其次,当电力流入手机之后,要经过充电相关电路的转换,然后再“充”进电池里,通过电化学反应为电池增加储能。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充电电路、相关转换芯片性能的好坏,又会引起一次能量的损耗;同时,电力充入到电池内部的时候,既会增加电池的“电量”,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作为反应的副产物,以热量的形式被浪费掉。而这部分浪费的量的多少、和电池本身的性能、手机的散热能力又息息相关。总结一下的话就变成了这么一个粗略的等式:

手机电池实际充入电能=充电头输出能量-线损-充电电路转换损耗-电池发热损耗

发现了么?充电头的输出功率,实际上并不能直接决定手机电池充入电能的速度快慢——因为途中还有许多浪费。如果一款手机的数据线线损较大、内部转换芯片性能不佳、所处充电环境(比如温度很高、手机散热设计差)不好,那么即使使用的是更大功率的快充充电头,实际上的充电速度有没有可能反而不如更小功率的充电头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 其次,大功率快充还可能并不“持久”

让我们还是回到充电头的输出功率这个话题上来——22.5W、25W、甚至是40W的快充充电头,实际上的充电速度一定比18W更快么?乍看之下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却未必,这是因为充电头上所标识的输出功率,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一直维持——它只是告诉你,这款充电头所能输出的最大的、“峰值功率”而已。

两款18W快充手机的充电曲线,可以看出来在80%之前,充电功率(斜率)基本上是一条直线

这个峰值功率在什么时候有用呢?按照以往的情况而言,在手机从低电量(比如5%)开始充电时,首先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快充的最大功率,尽可能快地将电池电量充至80%左右的容量。之后,为了保护电池,延长使用寿命,充电器会自动开始逐渐降低充电功率,直到最后以非常非常低的功率“慢充”至100%。这,就是俗称的涓流充电机制。它能有效降低电池充电时的发热、也能让电化学反应更完全,延长电池寿命。

但是,对于当前的手机而言,为了能给用户更好的“快充”体验,厂商们往往会倾向于使用更大功率的快充充电头,但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更大功率的充电本身对于手机内部的充电芯片、对于电池而言都会造成更大的负担,会导致更严重的发热与老化——因此,常规的充电到80%之后再降低输出功率的做法、已然不太适用了。

由于涉事机型早已停产退市,故此这里隐去了相关的型号信息

早在好久之前,就曾有某位知名数码博主“揭露”某个号称40W快充的智能手机,在实际充电过程中线损较大,且最大功率充电仅能维持5分钟,之后充电速度便快速下降。该博主认为,这样的充电表现,厂商拿“40W快充”作为宣传是有所不妥的。

宣传40W的快充,实际充电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到不了40W——这样的产品是否存在过度宣传?笔者这里不作判断。但是这一现象在如今其实并不是个例。毕竟,还没有哪个手机电池能够长时间承受如此大的充电功率的。

  • 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以(相对)较小功率的快充,较为稳定地充满电,和以(相对)大得多的功率快充,但是迅速降低充电功率直到充满电。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反映出的是厂商的两种不同的用户需求取向。前者追求的是电池寿命、安全性、充电不发热,更适合那些高价值、使用寿命较长的旗舰手机;而后者追求的是短时间内充入一定的电量,实际充满所用时间反而并不重要——很明显,这就是针对那些更经常“缺电“,且更换手机更频繁的年轻用户的设计,用在价格较低的时尚手机上可谓恰如其分。

当然,如果要按照“从0充到100%所需的时间”作为充电快慢的衡量标准的话,的确就可能出现“低功率(但更持久)的快充反而比高功率(但是迅速调低)的快充充电更快”的情形。只不过,决定使用哪一种,这就是各位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所要做出的决定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四代更迭屏幕指纹背后,你所不知道的vivo故事

对于vivo的屏幕指纹识别,你需要知道这些。

联想科技盛会召开:有炫目新品,更有开放战略

5G手机、智能电脑……联想今天的大招,一文看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