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创新引领柔性显示未来,专访维信诺孙铁朋

 三易生活 2021-01-15

如同书本一般开合,能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转换形态的可折叠手机;好似腕带一般可自由弯折,在手表大小的体积内却提供了腕上大屏体验的新概念通讯设备;还有贴合在智能音箱侧面的大尺度圆筒状屏幕,用于智能汽车数字驾驶舱的定制异型显示器……在不久前刚刚闭幕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上,柔性显示技术以及基于其的应用终端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热门话题。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大家更多地只是看到柔性屏在展会上的神奇表现,对于当前柔性屏幕所面临的种种缺憾、技术创新过程中曾闯过的道道难关却知之甚少。有鉴于此,我们三易生活在MWC期间专访了国内自主OLED领军企业维信诺的副总裁孙铁朋先生,并就柔性屏的种种“幕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 其实,柔性屏可以比大家想象的更柔

或许是本届MWC上柔性屏折叠终端太过于耀眼,这反而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只有能够折叠的设备,屏幕才是“柔性屏”。然而,根据孙铁朋的说法,这其实是公众对于“柔性屏”的一种误解。

 

孙铁朋解释说,柔性屏发展至今其实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目前还只处于柔性应用的初级形态,比如说,几年前开始在市面上出现的曲面屏手机就是柔性屏的早期应用形态之一,只不过利用了柔性屏衬底PI材料的弯折性,帖在固定弯曲的盖板上,算是“柔屏固用”的典型例子。

第二种形态,如两年苹果在iPhone X上引入了名为“COP”的屏幕翻折封装技术,有效地“消灭”了全面屏手机的下巴,实现小边框。而据孙铁朋介绍,其实这同样也是柔性屏早期固定曲面应用的一种体现。

 

除了上述两种柔性形态之外,第三种形态,就是维信诺与努比亚在MWC期间联合发发布的“腕机”nubia α,这种柔性形态可以实现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任意弯折;第四种形态是卷曲,第五种则是揉搓。

孙铁朋表示,目前努比亚“腕机”介于柔性固定曲面形态和柔性卷曲形态之间,是引领产业发展的革命性的突破。当然,未来随着柔性技术的发展,它必然还会朝着卷曲和揉搓形态发展,终端市场和消费者可以基于对柔性技术的了解,释放更多想象力。

  • 从“折叠手机”到“柔屏柔用”的进步

在采访期间,我们注意到本次维信诺的展台上不仅展出了固定形状的柔性屏音箱、曲面屏手机,同样也有数款“折叠屏”的演示机型展出,且可以由参观者自行操作、感受折叠屏折叠的魅力。当然,最耀眼的展品还是由维信诺与努比亚,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款柔性屏智能可穿戴设备:“腕机”nubia α。

 

谈到nubia α的屏幕技术,孙铁朋感慨万千。据介绍,在当初α立项的时候,从一开始整个团队就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腕带式的OLED柔性屏设备不同于普通的“折叠屏”手机,其几乎是整个屏幕都可以弯折,而非只有单纯的对折使用模式。

在当时来说,全球都还不存在类似的完全“柔屏柔用”方案。这意味着团队需要从零开始,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去分析纯粹的连续柔性屏在功能方面所能带来的创新点,以及实现它所需突破的种种技术难关。

 

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提到了当前柔性屏在结构上的难点。据介绍,柔性屏本质上是由十数层薄膜状的功能结构经过层叠胶粘组合而成的。这意味着在日常使用的弯折过程中,屏幕内部的每一层之间必然会出现弯折半径上的差异。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导致屏幕内部的结构因为拉伸、折叠而出现分离,导致柔性屏幕在视觉上产生难以恢复的褶皱,甚至造成结构损坏。

和单纯只有一小块区域能够实际弯折的可折叠手机相比,柔性屏腕上可穿戴设备几乎整块屏幕都会在日常使用中贴合用户手腕而出现实时的弯曲。这就对屏幕内部的材料选择、力学上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孙铁朋更特别强调,nubia α对于产业发展到现阶段的意义在于,它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本身更是实际量产上市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块4.01英寸的腕上柔性屏,设计团队还必须要综合考量其抗刮擦、防水、握持手感等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层面,很多研发及概念产品可能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研发与技术攻关之后,维信诺不仅完美解决了全柔性屏幕在使用寿命上的问题,让nubia α这块随着腕带自由弯折的柔性屏达到了15-20万次的折叠寿命,更通过柔性玻璃盖板的采用、特殊封装工艺的创新,在看似“柔软”的屏幕上做到与当前智能手机硬屏相当的耐磨性能以及整屏防水能力。

然而,在孙铁朋看来,对于维信诺而言,为nubia α研发全柔性屏幕的经历,最大的收获还是在于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从单纯固定转轴的折叠屏向完全连续柔性弯折屏的技术革新,并且成功建立了“柔屏柔用”的技术平台,为将来更丰富形态的柔性屏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用技术引领柔性显示的未来

针对柔性屏的未来形态,孙铁朋认为,柔性显示技术必然是未来数字生活的大趋势。这是因为屏幕的技术演变从来都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内在驱动力的——从最初的单纯只有符号显示,到后来出现对文字信息沟通的需求,再到当前人们对于移动计算、移动娱乐的热爱,屏幕的分辨率、色彩、形态的进步,全部都是为了要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使用感受,满足他们在实际生活、娱乐中的需求。

 

据孙铁朋介绍,作为中国最早的OLED专研企业,前身是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的维信诺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柔性显示技术的领军者,其先后主导了多项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拥有中国大陆第一条专业5.5代AMOLED大规模量产线,而就在去年下半年,其位于固安的全柔性6代OLED产线也已经实现了启动运行,现在已经向下游客户量产出货。

在采访的最后,孙铁朋还畅想了未来。他认为,柔性屏现在是柔性电子当中发展最成熟的技术,而未来,柔性电子涉及的柔性芯片、柔性传感器、柔性电池等等,也都将成为终端实现更为丰富的柔性应用的关键,未来柔性显示与柔性电子诸多技术相结合,将从单纯的显示功能向着智能化、艺术化的方向进化,而未来的柔性显示设备必然要在内容和形态两方面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化变革。在这个柔性屏真正开始引发公众关注,柔性屏技术正面临着完善、革新的关键时点,维信诺作为“柔屏柔用”的全球先驱,也必将用技术和产品承担起自己的时代责任。

推荐阅读:

索尼自曝家丑:自家手机遭殃,姨夫晚节不保?

索尼手机拍照一直不好的原因,这次自己给公布了。

格力做手机不为份额?“董小姐”说了句大实话

原来,格力就没打算在同一纬度与其他手机品牌竞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