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油黏度怎么看?弄明白这些数据就不会盲目

 三易生活 2021-01-15

对于燃油车来说,机油是维持引擎运转的重要消耗品,用来为引擎提供散热、清洁、密封和润滑,但是与很多类似的产品一样,机油也同样存在不同标号和生产工艺。比如机油如按工艺,可分为矿物油、半合成和全合成三大类,各自能提供的综合性能以及售价也各有不同,因此也需要根据车辆自身与预算来选择合适的类型。

此外,选择合适的机油特别需要注意其黏度标号,因为这直接决定着机油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所能提供的保护级别,不但关系到引擎的健康,还与油耗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严格按照车辆保养手册上的建议来选择会比较安全,在没弄懂机油标号等因素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选择。


如果一味追求省油,选择低于厂家建议的黏度,短期内虽然可能会带来省油的效果,但长期使用则会导致引擎内部提前磨损或保护不足而带来维修费用的损失。又或者盲目追求更高黏度等级,虽然心理上感觉更为安全,但事实上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引擎运转负荷,不但会更加费油,还有可能会引起其他故障。

一直以来,机油选择都有很多误区存在,比如“冬季换用低黏度机油,而夏季高温则选择高黏度机油”,这个不严谨的说法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但这实际上这一说法是误解了机油标号的真正含义。

那么,机油黏度标识该怎么看呢?

机油瓶身上除了会标注厂商与等级之外,通常都会在显著位置标注黏度标号,例如“SAE 0W40”这样的样式,其中“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英文缩写,而W是冬季的英文首字母。

这个标识的正确解读应该是: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而W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指标范围,数值越大则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能力越好,通常这个数字代表的是机油在100℃时的运动黏度数值。而上文所指的40,则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黏度数值范围为12.5mm²/s到16.3mm²/s之间,并不是代表所谓气温40°使用。所谓运动黏度基本可以理解为引擎正常工作之后,机油的实际黏度指标,因此这个参数十分重要。另外,高温高剪切数值代表着机油油膜的强度,这个数字越高则代表在高温高压工作状态下机油能否提供足够的保护。

虽然黏度标号上的数字不等同于适用的环境温度,特别是W后面的数字,但W前面的数字却可以作为不同地区使用的一个参考。例如当车辆长期使用在寒冷地区,特别是气温经常在零下十几度到零下几十度时,则必须选择W前面数字更小的机油,以确保在冷车启动时,不会因为机油无法流动而导致引擎的异常磨损。但如果在高温地区,比如气温超过三十度甚至达到四十度的时,则不需太在意W后面数字的大小,此时应依照厂商建议或个人使用习惯来选择。

此外除了黏度指标之外,机油分级通常使用字母的组合进行表示,汽油机所用机油一般用“S”开头,后面会跟上另一个字母,会按照字母顺序从“SA”到“SN”(没有SI),每次递增都代表其性能都会高于前一级。由于机油会添加各种不同的添加剂来提升性能,因此通过这种组合来标明其质量等级,目前常见的主流机油型号多属于“SM、SN”这样的高级别。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字母组合是“C”开头则代表为柴油机使用,若“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该机油可以汽/柴油机都可适用。但是这个级别越高不一定就代表一定越好,因为API划分几乎别的主要依据是环保指标,而非性能指标。

  • 如何选择机油黏度呢?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的建议是:

1、如果只是用来日常代步通勤,也不经常会高转速暴力驾驶,那么只需按照车辆给出的建议选择黏度,然后根据自己实际的经济情况选择半合成或全合成即可。此外如果注重机油寿命更长,则可以参考机油参数中的TBN总碱值,数值越高代表机油寿命会更长。

2、如果特别在意驾驶乐趣,喜欢高转速或是长时间激烈驾驶,那么可以适当在原厂建议的基础上提升一级黏度标号,或在同一黏度标号中选择100°运动粘度更高的机油型号即可。而除了黏度指标之外,还需要注意高温高剪切值,确保黏度合适情况下,这个数值越高则代表油膜强度越高,保护性也会更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后,“薇薇”们能迎来春天吗?

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非头部企业日子或将越来越不好过。

多摄变焦算什么?超大底设计或重回智能手机

为了手机的拍照效果更好,你愿意机身发生改变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