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虽然是英文网站,但这个“天猫”服务的却是国人

 三易生活 2021-01-15

近日来自彭博社的消息称,阿里巴巴在海外新建立了英文版天猫网站,目标是在三年内将天猫国际的全球总品牌数量达到4万个。既然是英文版网站,按照常理来推测自然面向的海外用户,但是随后官方的一番回应却透露,相应动向或将令更多国内的消费者受益。

而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 引入更多海外商家,消费者有福了

根据阿里巴巴方面的回应称,这个“英文版天猫”其实是天猫国际全球招商网站 ,其旨是帮助更多海外品牌更好的了解天猫国际相关业务,并向这些海外品牌提供入驻的快速通道。但官方没有明说的是,此举也将让平台上的品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消费者进而将面对更为丰富且多样化的选择。如此来看,“帮助海外商家”和“帮助国内消费者”两种说法其实都正确。

近来海淘可谓是电商行业的一大热门,仅在2018年双十一前夕,阿里方面就宣布要在未开5年内,实现进出口目标2千亿美元。天猫进出口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还特别指出,2千亿美元的进出口额规模,主要是希望可以引入更多的海外中小品牌,以及有特色的品牌带入到中国市场。而在今年年初,天猫国际还推出过“双百计划”,既要加强与海外大集团大品牌的合作,还要将跨境商品数量扩充至100万以上,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旺盛的相关需求。

并且天猫方面还曾透露,要在5年内实现超过120个国家与地区的进口覆盖,商品从4000个品类扩充到8000个品类以上。截至目前,天猫国际已成立北美、欧洲、亚太、东南亚、澳新等全球6大采购中心。随着不断发力并招纳海外品牌,很快也给平台带来了改变,今年5月天猫国际进口超市正式上线,前期销售的产品主要还是集中在快消品类,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

  • 多项能力帮扶海外商家更快适应

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平台与商家提供的细致周到服务,而这一标准又是否会套用在海外商家身上,海外商家又将如何适应天猫的服务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天猫的国际业务并不是在做简单的加法。据悉,天猫国际会与众多的合作品牌,在包括产品,物流以及支付等环节相互支持,同时其还与菜鸟网络建设了全国十个保税仓,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增加到二十个国内仓以及十个海外仓,以保证大容量仓储空间和高效的物流服务,以服务好品牌及消费者两端。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入的海外商家如成为平台旗舰店,就更是赶上了“旗舰店2.0升级计划”的好时机。据悉,这一计划将围绕线上线下多场景运营、会员运营、粉丝运营、分人群精细化运营、自运营产品矩阵升级等多方面展开,从而提升商家通过旗舰店运营消费者的能力和效率。

该计划出炉后,这种“千人千面”的运营能力将从天猫平台的公域扩展到每个商家店铺的私域。如果说过去平台是帮助商家将产品与更多属性展现出来,推销“物”的话,那么现在当消费者进入旗舰店,商家将能通过天猫提供的大数据画像,更为精准的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而切中消费痛点,以促进交易的达成。

  • 四个小目标,这下有底了

近来天猫方面的动作着实频繁,但若是要追究根源,恐怕要回溯到今年4月,上任不久的新总裁蒋凡对外宣布的2019年天猫四个小目标:平台交易规模将翻一番;帮助全球品牌发布超1亿款新品且孵化100个年销售额超10亿的新品牌;保持买家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将品牌官方旗舰店升级为品牌的消费者运营主阵地。

虽然阿里在电商领域的表现一向突出,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令天猫实现这四个小目标,在外界看来依旧是一个不太简单的目标。

根据如今天猫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或早已是成竹在胸,瞄准了一个目标在大跨步前进。而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一战略也确实能从内外两方面受益。就客观的外部环境来看,随着今年1月1号开始新的跨境电商标准正式实施,对海淘给出了更为明确的从业标准,进一步规范了跨境电商市场,也促进了更多商品与品牌能够通过正规的跨境电商渠道进入国内市场,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的选择,为平台增强核心竞争力。

而站在行业内部来看,天猫国际的根骨极佳,也正是这方面的好苗子。2018年天猫双11,天猫国际单日贡献整个跨境进口订单近8成,100余个品牌在双11当天的成交额超过千万元;2018年海外品牌加速入驻,新商家同比增长122%;新入驻的海外品牌GMV整体同比增长119%,相当于跨境进口整体增速的3倍。如今拿下更多的大牌,除了能保证平台的引流和吸金能力,还将有助于实现“四个小目标”,而站在平台更为长远、国际化的发展角度上来看,此举也将令其受益不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5G手机入网问题凸显:三星联发科反成最大赢家?

2016年推出骁龙X50的高通,这次会给三星与联发科机会吗?

垃圾分类实行,或将换来支付宝小程序的崛起

对于目前的小程序平台来说,可能让用户记住自己的特性更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