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维修业务十年持续亏损,库克是在做慈善吗

 三易生活 2021-01-15
对于好产品一定不便宜的这个说法,在苹果公司的产品上这点无疑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与其有着独到的工业设计美学以及优异使用体验并存的,则是苹果旗下产品不菲的售后维修价格,而这一点相信对于很多使用过相关产品朋友来说,或多或少都颇有微词。
  • 纳尼?苹果的售后持续亏损10年

不过你或许很难相信,在苹果口中,维修业务却是个赔钱的买卖。日前包括苹果在内的多家美国科技企业受到了美国反垄断调查,其中针对苹果的调查,就涉及备受争议的售后维修以及App Store的“苹果税”。


在苹果给美国国会的答复文件中表示,“在苹果零售商店与第三方零售商中,有数以万计的授权维修技术人员在工作。自2009年以来,每年维修服务的成本支出都超过了维修业务所产生的收入。”这一回复的意思,无疑则是说明苹果的维修业务已经在亏损情况下运行了10年。
苹果的表述无疑与很多人的认知有了一定偏差,因为苹果维修价目表明明白白写着更换iPhone电池都需要519元,屏幕最高则要2559元,这么高的价格居然还能亏钱?众所周知,开公司就是为了赚钱,不赚钱的业务最终结局大概率都是被“优化”,而苹果作为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企业,自然是要对全体股东负责,并为股东创造利润的。

更何况,苹果的股权结构也是非常分散,且不提库克仅仅是一位高级经理人,就连创始人乔布斯当时都无法做到一言堂。因此将一项只出不进的业务维持10年,无论对苹果的哪一位掌舵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既然不是领导者一意孤行,那么背后显然有着一定的原因。
事实上,从苹果过去多年一直秉承的做法其实就能一窥究竟。众所周知,苹果在iPhone等设备售后方式上一直坚持“私拆不保”的原则,即用户如果在第三方维修机构或者自己动手拆开了机器,官方是会拒绝维修这台设备的,并且无论是否在保修期内。例如此前海外知名数码博主Linus Sebastian自行拆解了苹果当季新品iMac Pro之后,在复原过程中出现问题,在送修之后苹果直接拒绝了其付费维修的申请。

同时,苹果也通过种种方式在让消费者远离第三方维修。比如去年春天iOS升级到11.3版本之后,有部分用户反映触控失灵,而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第三方维修机构更换了屏幕,但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升级触控芯片,而苹果在iOS 11.3上对触控芯片进行了升级。如果iPhone X等机型用户通过第三方维修机构更换前置摄像头,则会让系统BAN掉Face ID,导致用户无法使用3D面部识别等功能。
既然自家的业务不赚钱,外包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并且此前不也外包了Siri语音分析方面的工作吗?苹果选择售后亏钱的同时,iPhone以及App Store贡献的利润则越来越高,但这种用支撑性质业务的亏损换取主营业务盈利的做法,显然并不理性。
  • 苹果的维修业务真的一直在亏?

那么,苹果的维修业务不赚钱是真的吗?只能说,其既然能在回复美国国会质询这个极其严肃的场合说这番话,自然有相应的道理,因为统计口径的变化将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以苹果直营店的维修标准来说,保内维修基本可以看做纯支出,而Apple Care+和保外维修才是赚钱的地方。


iPhone X屏幕官方给出的更换价格是1549元(约合220美元),而此前曝光的iPhone X物料清单中显示,这块来自三星定制的OLED屏幕成本为80美元,即使算上物流、税率、维修人工等成本,两者之间的差距也是肉眼可见的。当然,考虑到苹果本身的人力成本,以及在中国市场之外通行直接换机的做法,利润微薄乃至不赚钱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苹果本身的维修业务亏损,并不能代表其整个维修体系不赚钱,因为苹果的维修体系是由官方直营店和授权维修商组成。即便苹果可以用维修业务亏损来换得主营业务盈利,但合作方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苹果就算在消费者之中有信仰加持,但在商言商,强如苹果也不可能让合作伙伴“用爱发电”,人家可指着这部分利润吃饭呢。


这里以知名的苹果合作方百邦科技为例,其在10月28日发布的最新财报中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6705.79万元,同比下滑49.82%,净利润为-882.76万元,同比下滑504.28%,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主要原因,则是苹果在手机市场份额下滑,所导致维修业务以及附带增值业务收入的下滑。而在该公司2018年报中已经表明,其手机维修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为45.21%。
而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收费比苹果更低的第三方维修,比如说一直在与苹果就维修权对垒的ifixit,就从未表示过维修业务是亏钱的。
  • 苹果特别的说话之道

说到这里,苹果为什么还要声称自己的维修业务亏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想要博取用户和美国国会议员的同情。没错,这番表述是在回复美国国会针对苹果反垄断调查的回复文件中。


苹果的逻辑是这样的,由于“未经苹果官方特殊培训的人员进行的维修,可能不会按照正确、安全的维修程序进行,因此可能会导致设备功能不正常、产品品质问题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市面上存在假冒苹果正品的零配件,目的是模仿苹果正品组件的功能”,所以苹果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只能自己承担维修业务的开支。”
因此苹果的潜台词无疑就是,一旦放开了维修体系的门槛,消费者在第三方维修机构处很有可能会因为工程师的不当操作,导致财产损失,所以处于为消费者考虑的目的出发,我们(苹果)决定不开放维修权。


但是在如今消费者对科技巨头垄断普遍感到反感之时,苹果的举动很难逆转大势。事实上,未来不仅苹果在维修业务上要继续亏损,其授权维修商的日子也可能将面临恶化。因为苹果除了引入独立维修提供商计划之外,还修改了自家的保修政策,“未来苹果不会按照某种政策,自动拒绝维修那些已经被第三方维修过的产品”。
这种政策的结果,就是促使苹果用户会首先选择更加便宜的第三方维修,只有面对疑难杂症才会交给苹果,而其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官方维修体系的订单的数量变少但难度上升。所以未来iPhone的维修情况到底是会更加方便,还是更加困难,就只有等待时间给出答案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vivo TWS Earphone评测:它能让Jovi更加聪明

对于vivo手机的用户来说,vivo TWS Earphone无疑将是最好的选择。

华为只用了一场发布会,就重新定义了很多事

除了旗舰产品定位,这次发布会上华为还抛出了全连接的概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