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的退出其实并不彻底,但液晶或还是迟早药丸

 三易生活 2021-01-15
2019年12月,我们三易生活曾经报道过松下宣布关停液晶工厂,转产汽车电池一事。当时我们曾指出,作为事实上的顶级液晶技术(α-IPS以及双层LCD屏幕)所有者,松下选择放弃这一业务,并在自家专业型产品上转向OLED方案,其实就已经相当于宣告了液晶技术在高端市场继续发展的道路已被截断。也就是说自从那个时候开始,液晶这项已经已经有了半个世纪历史的显示技术,就已经注定只能在中低价位段的民用市场里“混日子”了。

松下最新的旗舰电视画质依然无敌,但已经是OLED方案了

不过即便是我们也没有想到,上游厂商对于液晶技术的抛弃会来得如此之快。仅仅几个月之后,路透社的一篇报道显示,曾经液晶市场份额最大的三星宣布关停旗下所有液晶面板工厂。并且这一消息再次在科技圈刷屏的同时,还连带着把此前LG宣布停产液晶面板的旧闻也被翻了出来。

  • 三星停产液晶?这个报道其实有一点偏差


三星是不是真的不再生产液晶屏幕了?其实当我们更进一步的深挖相关消息时发现,至少在技术层面上,事实与报道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偏差。


但其实这个偏差,主要就出在国内外对于“液晶”这个名词内涵的区别上。众所周知,液晶本身是不能发光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质上都是由“显示层”与“背光层”的两层结构所组成。其中实际上只有显示层里存在液晶,而至于背光层,则既可以是CCFL(阴极荧光管)、可以是LED(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LED加上特殊的量子激发膜——也就是俗称的“量子点背光”。

于是乎,问题就来了。当我们从技术的角度来谈“液晶面板”时,所指的往往是所有种类的液晶面板。无论它使用了哪种背光技术,只要显示层是液晶就都算。但是对于电视行业来说,却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只会把CCFL与普通LED两种背光的液晶面板,叫做“液晶显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而将量子点背光的液晶屏幕,却是以“QLED”的名义单独算作一类。这也就导致了当外媒提及“Samsung to end production of all LCD panels(三星将终止全部LCD面板的生产)”时,其中所提到的LCD,是并不包括量子点(QLED)屏幕的。

三星最新的旗舰QLED 8K电视Q950T

简单来说,就是三星的确会在2020年内,将现有的普通LCD屏幕生产并发货完毕,此后便不再生产。但是他们并没有打算停产定位更高端的QLED屏幕,尽管它实际上也算是液晶的一种。不仅如此,根据此次最早曝光“三星停产LCD”的路透社去年一份相关报道显示,三星在2019年10月才刚刚宣布了一项金额达107亿美元的投资,就是为了强化旗下的QLED技术和产能。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所谓三星“完全退出液晶生产”是不准确的,其实只是停产了旗下的中低端液晶面板而已,高端液晶面板反而是要进一步增产的。


总而言之,三星其实并未完全放弃液晶技术,顶多只能算是不再自产中低端液晶面板。同时根据4月9日部分媒体的跟进报道内容显示,三星在自家停产中低端面板之后,还选择了夏普作为替补的供应商。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三星自家那些相对廉价的液晶电视与显示器产品未来其实也不会消失,只不过它们不再使用自家的面板,而是会换成夏普提供的面板。

  • 然而高端市场中,液晶的确已然式微


既然三星并没有完全放弃液晶产能,只是在产品构成上做了比较大的转变,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对于消费级市场来说,液晶还能一如往常般地“苟”下去呢?

这就难说了。

首先,说到消费级市场中对于显示面板需求量最大的部分,那自然是大尺寸的电视和小尺寸的手机了。在今年一月份的CES期间,我们三易生活已经针对当时发布的智能电视新品进行过详细的解析。在那个时候,我们提到今年的电视新品普遍回归到高画质、高音质上来,这既意味着诸如更多尺寸的8K电视开始出现在市场中,也代表着未来会有更多的变化。

49英寸的索尼A8H是一款出色的亲民OLED旗舰

比如说对于那些定位非旗舰级别的电视产品来说,以往液晶(包括普通LCD和QLED量子点)屏幕可能是唯一选择。但就在今年年初,由8K相关技术衍生出的49英寸OLED 4K面板(切割自98吋8K OLED面板)成就了LG与索尼等厂商有史以来最小巧、最廉价的OLED电视。而它们的出现,普遍被视为OLED向液晶发起的又一次冲击。

三星的MicroLED巨屏电视“The Wall”

而在更高端的市场中,液晶虽然在过去成功地击败了投影,证明了自己作为巨屏顶级显示方案的能力,但在今年,它也遇到了OLED的“同门”microLED的强势进攻。包括三星和索尼等一线厂商纷纷推出价高质优,并且尺寸达到200英寸甚至更大的microLED定制巨屏方案作为自家最强、最旗舰的电视产品。相比之下最高只能做到120英寸,同时无论显示精细度还是色彩表现力都更差的液晶巨屏方案,几乎是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旗舰风采不再。

2019年,我们还在用AMOLED和LCD比对屏显画质

当然,你可以说液晶毕竟还占据着大量主流中低端电视产品份额,在高端领域的失利顶多只会意味着利润率的降低,但对于出货量却并不会有太大影响。这话不假,但在2020年的智能手机领域,由于小尺寸的AMOLED面板并不像它们在电视上的大身板兄弟那么昂贵,因此液晶的待遇就可以说是更加糟糕了。

2020年,新机已经是AMOLED的天下

举例而言,从2020年1月份至今,我们三易生活至少已经对十五款已发布的新品手机进行了深度报道和解析,并努力在封城中的武汉完成了其中七款产品的测评工作。在这十五款新机中,多达十四款采用了AMOLED屏幕,配备液晶屏幕的仅有一款。而且这一款机型,不仅是所有这些新机中,屏幕色彩与亮度表现最差的机型,同时也是从芯片、做工、设计等各方面来说整体技术代次最老的。

  • 虽然不至于立刻消亡,但液晶的未来堪称黯淡


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当然不能就此断言液晶已经药丸。毕竟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领域,都还有很多品质不入流,但就是热卖的产品存在于市场中。对于它们来说,无论是OLED、MicroLED,还是哪怕只是稍好一点的QLED量子点液晶屏都属于“奢侈”,因此这也决定了市场整体对于中低档液晶面板至少在几年内还是会有相当数量的需求。

索尼的MicroLED 16K超旗舰定制产品

但正如我们在此前关于松下的那篇文章中讲到的一样,如果已经不再有厂商愿意扮演“液晶技术领头羊”的角色,就意味着液晶已经不再会有进一步深入的技术改进。而如果大家都已经将液晶看做只配用在中低档产品上,作为降成本与压售价的“法宝”,那么不仅意味着液晶面板上游厂商将会进一步丧失对其进行技术改进的动力,也同时意味着消费者也会逐渐形成“液晶=低端=过时”的认知。

三星的手机OLED份额难以动摇

从这一点来说,液晶面板或许未来还能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但它的利润率和产品形象已然是注定要大打折扣。对于已经手握大量移动端OLED份额,并在大尺寸方案上QLED、AMOLED、MicroLED三头并进的三星来说,这显然不会构成任何问题。但是对于那些指望着接过三星放弃的这块市场、并借机“扩张”一把的其他面板厂来说,这实在称不上是什么有利局面。

毕竟多年前长虹在等离子领域翻的跟头现在还历历在目,贸然发力一个夕阳领域的代价,或许是谁也付不起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全方位越级体验,让高通骁龙765成为5G普及利器

作为中端主控,高通骁龙765系列两款产品的表现无疑堪称越级。

OPPO Ace2评测:双闪充旗舰,年轻就要更放肆

在成为独立的Ace系列之后,OPPO Ace2的表现也令人眼前一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