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班教育戏剧课程分享《和甘伯伯去游河》|云计划*第八期*课堂反思

 教育戏剧咖啡吧 2021-01-15
注:⚠本文为[教育戏剧云计划]原创作品,若欲转载请回复“云计划”,了解详情。未经授权,视同抄袭。
教育戏剧|第八期
     云计划-实践课反思|类三
教师姓名:姜自兰
所在学校:陕西艺术幼儿园
任教时间:3年
参与过的工作坊:王添强教育戏剧初阶、王添强教育戏剧中阶
幼儿信息
a.小班幼儿22人左右
b.参与类似课程实践:一个月以内
荣幸能有机会在跟王添强老师一起学习教育戏剧,2014年12月在北京参加完外研社组织的执灯人教育戏剧初阶培训后,回到幼儿园就开始了尝试,那时对教育戏剧的认识很模糊,很多尝试都是凭着本能的感觉在开展。我和一起参加一起培训的张老师先将我们理解的教育戏剧对园里老师进行了一个汇报式的培训,带着老师们一起玩暖身游戏,一起感受各种技巧的各种用法,然后凭借着无知无畏的精神将培训时王老师修改过的教案拿来尝试与实践,因为对教育戏剧这种形式的陌生以及对幼儿反应的不能预测,前期我们教育戏剧开展只局限在大班。《母鸡萝丝去散步》是我们当时在园里开展的第一个教育戏剧课程内容,因为这种活动形式和以前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心里其实挺没有底的,不知道有没有把王老师的经念歪,不过15年4月底王老师亲自来园看过我们的两节课后并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后,让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我们也看到了大班幼儿在这段时间里的变化。
2015年10月,王老师来西安豌豆荚做教育戏剧中阶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边听边对上半年开展教育戏剧的实践进行反思,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教育戏剧是有章可循的,包括教案书写和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当教师对这种教学形式足够熟悉、对幼儿足够关注与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按照五大领域的内容设计教案,我们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设计里面的环节。
因此在这个学期,我尝试在一个小班开展教育戏剧活动。经过前期带领幼儿做一些暖身游戏,让他们对这种活动形式产生兴趣和熟悉感,慢慢导入绘本故事,第一个绘本故事是《子儿吐吐》,我尝试按五大领域设计了教案并尝试开展,发现不论对幼儿还是对我来说都有很大的挑战,因此在结束第一个绘本活动后,我重新选择了《和甘伯伯去游河》,并按照故事线索来设计教案内容,感受就是自己轻松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教育戏剧和幼儿有更深的理解,举个例子有个暖身游戏“可以/不可以”,以前我们老师在玩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其中趣味性的感受,感觉不断变化语调很有趣。但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用“出去玩吧/不去”来做的这个游戏,绝大多数小班的孩子在玩的时候都是嗓门越来越大,有的孩子叉腰跺脚,仅有个别的孩子偶尔撒撒娇。活动后我在思考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是不是就是生活中表现的一个影子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父母和爷爷奶奶表达自己的诉求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么的不会变通,这么的理直气壮呢。因此在接下来的几节活动中我又穿插着玩了几次这个游戏,慢慢的通过自己的示范告诉孩子们,有时候我们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能这么理直气壮,我们也可以温柔一些,有时候“讨好”一些,都是可以的,看到孩子们在一次次游戏中的转变,很多的感动。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最深的一个感受当我们接触到一种好的教育形式时不要只把它停留在理论层面,一定要尽快的落地生根,行动起来。也许知识只占到30%,而实践却占到了70%,只有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才能做出真正对幼儿有意义的教育。
教案
和甘伯伯去游河(第一课时)
(一)暖身游戏:停/动作
练习1、2报数
可以/不可以
(二)主题
1.教师入戏:教师甘伯伯入戏,扮演游河
房子、两个小孩、野兔、猫、狗、猪、绵羊、鸡、牛、山羊
2.坐针毡:要让它上船吗?
(三)疏松活动:音乐疏松
和甘伯伯去游河(第二课时)
(一)暖身游戏
练习1、2报数
可以/不可以
(二)主题
1.教师入戏
教师甘伯伯入戏,扮演游河
房子、两个小孩、野兔、猫、狗、猪、绵羊、鸡、牛、山羊
2.角色扮演
扮演小动物和甘伯伯的对话
(三)疏松活动:音乐疏松
和甘伯伯去游河(第三课时)
(一)暖身游戏:可以/不可以
情景空间扮演
(二)主题
1教师入戏:提问:小动物落水后,甘伯伯会说什么呢?会生气吗?
2.扮演:扮演小动物和甘伯伯一起游河
(三)疏松活动:记忆相簿
和甘伯伯去游河(第四课时)
(一)暖身游戏:动作传真机
(二)主题
1.角色扮演:扮演小动物和甘伯伯一起喝下午茶的场景
2.思路追踪:提问:他扮演的谁,他心理可能在想什么?
你扮演的谁,你在想什么?
(三)疏松活动融:化的身体
和甘伯伯去游河(第五课时)
(一)暖身游戏:动物大游行
(二)主题
1.教师入戏:教师讲述甘伯伯的心理想法
2.肺腑之言:每位幼儿对甘伯伯说一句话
(三)疏松活动:记忆相簿

教育戏剧
计划
贡献-交流-共享
类型一:工作坊反思
类型二:实践课反思
类型三:课堂实践录象(片段)
一、稿件将有机会在教育戏剧咖啡吧平台发表
二、稿件将有机会推荐在教育类杂志上发表
三、发送“实践课程反馈”及为同意加入“教育戏剧云计划“
1、有权使用“云计划”内老师交流的教案
2、定期进行小组探讨,参与王添强教学组编写教案活动
四、有机会参会王添强工作坊担任嘉宾老师展示活动(需参与第三类“课堂实录”)
五、优先加入教育戏剧老师种子培训师
关注“教育戏剧咖啡吧
回复“云计划”加入我们
课程统筹&工作坊助教
陈岑(小恩):13261930081
微信:clenecia
香港明日艺术教育
微信号:jiaoyuxijucaf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