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践幼儿园老师专场|香港戏剧教育导师王添强教育戏剧初阶@广州day1

 教育戏剧咖啡吧 2021-01-15

注:⚠本文为王添强绘本戏剧工作坊报道原创作品,若欲转载请回复“授权”,了解详情。未经授权,视同抄袭。

香港戏剧教育导师王添强 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初阶

广州@day1

承办:深圳骑士教育 

策划:香港明日艺术教育&深圳骑士教育 

今天来到骑士教育的内陆实践园“广东省育才院二院”的60多名老师开始教育戏剧初阶培训,教育戏剧是做普及教育的教学手法,人人都能参与,根据年龄,20人、30人都应能一起活动。

初阶、中阶、高阶三个阶段,学习教案的使用、编写、改写等等。我们要学的编写是戏剧游戏和范式的使用结合等。这里要注意我们学习和编写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案,统一的名词可以方便老师之间讨论、互通有无,这种“教案”在香港教称作“教学计划”,可知它不是非常详尽的每一句都落在字面的教案,因为非常详细的教案其他老师不能使用的,也就无法改进进步。

热身游戏:开启活动与课堂的管控

《青蛙王子》范式学习:活动不是为了让孩子熟悉童话故事,而是让孩子知道交往的方法,不仅仅是知晓还要能实际操作,如果改善自己、与别人交往等等。

从戏剧游戏开始,戏剧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任何戏剧经验的课堂,在最开始的一到两个月要都要在玩戏剧游戏,让孩子习惯在游戏中快乐的被“管理”,通过节奏步行、拍手应和、抱抱好人数、身体拼和的戏剧游戏的暖身,使得怕生的小朋友能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中慢慢释放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在完成一个游戏环节时放下自己与比别人合作。 

《青蛙王子》范式学习

“教师入戏”,女巫讲《青蛙王子》的故事,王老师饰演的女巫没有压迫感,也不恐怖,反而细腻可爱而且是老师扮演的这个故事肯定另有蹊跷,他利用女巫特殊的第三视角,娇贵可怜地讲公主如何丢掉金球,跋扈地讲公主找森林里的同学扮演的“小动物”帮忙捡球,但大家都因为她跋扈的态度而拒绝;有用搞笑的动作带领同学一起将“青蛙敲门、国王开门和关门”的片段集体演绎出来,这些细节构成了一幅丰富的画面,让同学很快的进入角色,投入故事为接下来的故事画面定格做了很好的铺垫。


讲故事的过程不仅仅是背景交代,第三者角度的角色选择弥补了故事主角对故事片面性了解的问题,“女巫”饰演的娇贵而没有礼貌的公主、勇敢但孤独的青蛙、国王的公正,让孩子感受到角色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故事发展的方向。因为是“女巫”在讲故事,转换各种各样的角色而不让学生感到跳戏,增加趣味的同时也将孩子的注意力紧紧抓住, 同时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出戏,做为老师给学生分配任务或者管理课堂。 每一个范式都不仅仅有一个目标,每一步都与教学的主体相关也都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定格画面”从肢体、空间、台词三方面让孩子讲已知的内容转化成肢体表达出来。为什么要定格不演出?因为定格画面里,没有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是最公平的活动。讲故事的三个经典画面定格出来,之后让剩下的学生观察定格画面,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 用语言来描述想象空间,“一句话台词”用具体的语言表达, “魔法照片”动作的练习与台词的练习。

范式的选择与主题相关而且也与课堂的目标有关,“片段扮演”将当年王子得罪女巫的景象重现,就会找出原因,为什么会这样?让孩子了解凡事都有逻辑关系,有因才有果。 

《狼来了》

“老师入戏”扮演村长收到“线索材料” 牧童的道歉信,邀请“村民”来帮忙读和解释给大家听。调查清楚事情是改变事情的第一步,用“电视直播”每人扮演一个村民,接受电视台访问,把昨天听闻的事情告诉记者,记者来总结村民告诉他的事情。七个电台分别让大家从不同人的视角了解事情,“记者们”聆听和总结其他的谈话。

“老师-坐针毡”,老师扮演牧童,全方面的了解事情,坐针毡的整个过程中,老师能清楚的了解孩子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与目前关注的事情,引导孩子积极看到牧童,进到下一个环节。

 “专家外衣”请参与者扮演不同专家教授牧童重建生活的方案(专家:广州市长、旅游局长、老师、体育明星等等)


七种模式介绍

1、故事教学模式(Story Drama approaches )

一种探索故事内容与意义,以所听、所读的故事、诗歌、文字作戏剧回应的教育戏剧教学模式。通过戏剧活动拓展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地研习与演练故事与文学作品。 

2、角色情境模式(Role Drama approaches )

两个或以上角色身份分别面对的情境,进行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发现角色面临的问题,界定问题,发展问题及解决问题。 

3、过程戏剧模式(Process Drama approaches )

以戏剧表演发展程序作发展,在课室进行顺序研习的模式。 

4、戏剧教育模式 (Learning about Drama approaches)

运用戏剧训练技巧,与相关的戏剧与舞台创作概念进行教育,以教育为目标而非艺术的教学模式。

5、教育教育模式 (Learning through Drama approaches)

直接投入角色,促进参与者用自己的想法建构剧情与角色,运用对话促进参与者自己情感的表达及发展,值此达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6、第三者解决问题模式(Mantle of the Expert approaches )

以假设的第三者专家身份参与过程的模式,一般是面对一些学生承受不到的巨大议题,这些内容不适合学生把自己投入扮演当事人角色来面对。 所以,最好建立安全距离,产生一种“疏离效果”的学习手段,使学生能感受自己“有能力”面向问题,虽然未必能真是解决问题,但尽力使他们不会产生“无力感”的困惑,并且有解决问题过程与手法的锻炼。

7、自我成长模式(Learning about Self through Drama )

需要循环学习的戏剧学习方式,强调以想像(imagine )为主,回唤个人经验去解决问题。会以肢体、感观开始,建立情境、情绪及情感,建构自我的认识、理解、改进、肯定及自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