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人的才华固然重要,但是能有贵人赏识其才华并且相助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位74岁老人林散之就是因为得到了郭沫若,启功先生等知名专家的赞扬便被世人所熟知,此后还被日本方面尊称为草圣,功成名就。 1898年林散之出生于南京市的江浦区(今天的南京市浦口区),因为在所有叔伯子嗣中排名第五位,所以林散之得到了“小五子”的乳名。从三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林散之就很喜欢在家中对着桌椅板凳等进行涂鸦,五岁的时候便开始画画、捏泥人。 1911年林成璋病逝,林散之去了外婆家,之后又去了南京学习。可是林散之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从小林散之就患有中耳炎,左耳几乎处于微聋状态;之后林散之又患上了脓疮。1913年林散之只能离开了南京回到家中修养。 1929年,林散之经他人推荐之后来到了上海,跟随黄宾虹大师学习书画,三年之后林散之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寻找新的灵感,开始外出旅游。那段时间林散之在江浙两湖地区游历了名山大川,在游历过程中创作了800余副画作以及将近200首诗词。1938年为了躲避战乱,林散之回到了家乡带着自己的家人四处躲避战乱。 1972年中日两国再次建交,《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在民间征集书法作品,林散之将自己的《清平乐会昌》拿去参与了评选,得到了郭沫若、启功等人的高度评价,启功还在看到《清平乐会昌》之后立即脱帽三鞠躬。郭沫若还说:“南京有林散之,我怎么敢在南京写字。” |
|
来自: lcz > 《书法/ /绘画/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