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痴呆症的诱因,竟藏在嘴里?

 楚科奇0118 2021-01-15

最新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22亿,占总人口的15%,已经进入老龄化。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国内外 6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高达10%~15%,明确与痴呆和认知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中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文化程度低、抑郁、和脑外伤史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无牙症与痴呆的发生也具有相关性,而老年人牙齿过早缺损,尤其是全口牙齿缺失,会导致咬合支持的丧失,从而引起咀嚼功能的逐渐退化甚至缺失。这种咀嚼功能的减退或缺失,是否也是老年人罹患认知症的诱因之一呢?

一项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近半数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齿缺损甚至缺失,过早的牙齿缺损尤其是缺失,会导致咀嚼功能的减弱甚至消失。减弱或是消失的咀嚼刺激,是会影响到脑部海马组织。

一方面,咀嚼能增加大脑皮层血流及海马体血氧水平面,对大脑皮层功能、信息传递及维持海马体学习和记忆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良好的咀嚼功能保证了受试老年人的营养摄取,而均衡丰富的营养,正是患者身心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及时修复缺失牙齿是阻断此诱因的关键,在未发生缺失牙齿前加强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

因此保护牙齿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早期发现口腔疾病并及时治疗。人到老年后,由于口腔黏膜的萎缩,唾液分泌的减少,导致老年人口腔内自净作用降低,使老年人发生牙周炎和龋齿的机会增多。

二、老年人的口腔清洁

1.多方法进行口腔清洁,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清洁方式。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仅早晚一次刷牙还不足够。老年人由于牙周萎缩,牙间隙大,正常刷牙也有不易清洁到的牙间隙位置,因此还需要使用牙签、牙线、牙间刷来帮助清洁。

2.进食后漱口,每次进食后漱口也是不错的口腔清洁方式。每餐饭后用温水漱口,尤其进食带甜、带黏的食品后更要漱口,通过漱口清除遗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减低食物残渣对牙齿的负面影响。

3.清洗假牙,佩戴活动假牙的老年人,至少每天取出清洗假牙两次,而且在晚上睡前要取出假牙放入杯内用清洁液浸泡去渍消毒,预防义齿口炎发生。

三、生命在于运动,牙齿也需要运动

一日三餐,牙齿虽然也在运动,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动却不能完全代替保健运动那样,三餐饭的咀嚼动作并不够,牙齿还需要自身的锻炼。如叩齿,转舌按摩,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可以进行牙齿保健操。

因此重视口腔卫生,减少牙齿缺失,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