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叶访谈丨体存不证和无用之用

 mandy53wiuq5i6 2021-01-16

人类发展犹如蝼蚁进化,看似意义不大,但我们要珍惜这种蝼蚁做事的快乐。只有认识到古今一体,我们的“生之意义”就可以同时连接过去、推进当下、影响未来。

——沈毅

沈毅

ORION智库创办人

万马堂广告集团董事长

矩阵思维研创人

当代墨学践行者

中国科创培优计划发起人

北大全球教育智库专家顾问

NYIT纽约理工大学商学院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校外硕士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EDBA、EMBA博硕导师

江南大学商学院MBA中心兼职教授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特聘导师

东华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特聘导师

发改委-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长三角中心顾问

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国际商业协会顾问

上海市-经信委云计算中心顾问

   首先,向叶杨老师致歉,叶老师向我约稿不下十次了,时间也跨度了两年,可是说真的,我是真不太清楚想说些什么。

   以前我,感想、感慨都挺多的,这几年,我是真没有向谁谁谁倾诉的动机,因此,面对各种媒体的热情邀请,我自己也很尴尬。

   2020年秋,我在百度平台上说了一次《侠隐千年的墨学》,其实为了这次分享,龙杰传媒的李勇老师整整约了我三年,因此,这里也一并向李勇老师致歉,几十万人在线听我讲了讲,按说情况喜人了吧,继续讲啊?可是,我至今依然找不到想说些什么的动机。

   很多多年来熟悉我的朋友们都会很犯嘀咕,说老沈这个人,年轻时不是很喜欢发表观点吗?

   没错!年轻时的我的确是性格比较张扬的,我的攀比心、危机感一直很重,总想走在别人前面,做设计拿过一堆奖项,那时候真把这些当荣誉,后来才发现都是鼓励这个行业发展的专业道具;我被选出来获奖,主要原因应该是为了鼓励更多人。

   后来公司开到十年的时候,被中国广告主协会评为了“全国最具服务能力的广告公司”,那十多年时间里,在狭小的行业圈子里,我很少服过谁,甲方傲慢时,我掀过500强企业的桌子;有些人没礼貌时,我让同事们以机器人动作整体一致离开过对方办公室;也曾在酒店用香烟贿赂电梯工、把电梯弄停后,把甲方老板关在里面提过案。你可能觉得这些事像电影里描述的,但这些恰恰是没资历、没资金、没资格的年轻人当时唯一能做的。

约翰.列侬的一句话:万事经过心灵就好。

   因此,我从没有祈祷过自己能有好运什么的,过去的艰苦,拼成这样,也是必然的。

   所以,现在我看自己过去的经历,也没有什么好感动的。

    我之所苦,皆因我之所求;我既有求,必不畏苦。

   我们作为一个人,可以欣赏自己,但不能做一个贪恋看见自己背影的人。

   关于青春时的事业,我欣慰的事不多,两件:1、没给企业添过乱。2、没跪着赚过钱。当然,遗憾的事多了,比如:至今没实现给员工发全行业最高薪水;再比如:自家亲戚在公司工作始终无法找到更好的管理办法,只能在公司颁布去亲属化条例等等。

   其他的那些,帮助企业提升了多少业绩之类的,依然会出现在公司介绍里,这些对现在负责经营的同事们有帮助,但在我这里,其实都已经没什么具体含义了,我现在不想做证明我能干什么的事情。

   当然,我要告诉你,我并不是个佛系青年。我想说的是:我已经放弃去研究“人”,而去钻心“做事”,还要把事做成。

   做事,做正确的事,做有益于更多人利益的事,再这三个原则之下、能把事做好的过程中,一定包含低调奉献地做人。

   你会发现,那些不去做事的人、不会做事的人,天天在议论别人做事的人,这类人时间一久就彻底不会做事了,因为,他们无法低调的、奉献的做人。所以,我们要远离那些叉着腰、让你“先学会做人”的人,他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你首先要尊敬他这样的、连事都不会做的人。

   聊聊做事,我总结了四个字送给大家——体存不证

   任何事情,如果总停留在描述的层面上,就会活的很被动。形容这件事物的客观条件、类比事物都会随时发生着认知上变化,于是,你耗尽生命般的去维护你所反复描述的东西,这是个很大的悲剧。

   各位,为什么不把这件事做成,把它实现出来呢?

   我们说,但凡是个事物,就一定有其必然的形体;哪怕是个思想,也一定会有结构支撑,你看,无论是虚实的事物,当“体存”的时候,当他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就自然不需要证明了。

   我手里这是一个智能手机,它叫华为。需要我事无巨细的描述华为手机这个事物吗?完全不需要,因为它自带标准,把人们的认知统一在了“用”的层面上。

   在中国文字里,是实践和方法论的意思。有一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一个哲理:死读书的人只说不做,说了很多、但没有一个人会去实践,这就是百无一用。

   我还要告诉你:思想,必须以结构化工具的形式呈现,这才能推动人类的发展。仅有观点的人、以及极能表达自己有观点的人,其本身都不会有什么实质价值,换句话说:都起不到主体作用。

   所谓无用之用,从狭义上讲,就是说一个没有“用”这种方法论的人,其人一定是没有目标的活着、被别人用简单的利益所趋使利用。

   众生之中,大多数人都是“无用之用”,我们既然知道“用“是什么,就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去影响“有用之人”,让更多“有用”来驱动“无用之用”,这样就能实现社会的正能量发展,也就是墨子所说的“大义”。

   如果有人要是说:这个人说的这些话都好虚。我会对他说:既然“用”对你而言没什么用,那我不妨碍你被别人用。只是,对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用”有什么“用”。

   从2018年12月起,我开始专心做ORION智库,从中央政府开始鼓励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开始,我觉得我们作为当代墨学研究者的身份就变了,我们要成为“墨学践行者“,把2000多年前墨家的科研精神挖掘出来,重新赋予在新时代的事业之中,我在25个月时间里,跋涉了46个城市,推广智库的科创培优计划,寻找有潜力的科技项目,发现有使命感的企业家。

很多人要说了,你哪来的这些使命感?

   我来告诉你2400年多前,《墨子.经上》墨子说:久,弥异时也。那时候科学家墨子就发现了空间和时间概念,宇宙的“宇”字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定义了宇宙空间。“久,弥异时也。” 就是说:时间就是遍布着的每一个瞬间,也就是说,很长的时间有无数个小瞬间组成,每一个小的瞬间也可以是很长的时间。

   结合老子所说的:“精细微而致广大”,我们可以理解今天你的细微动机,未来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有很大概率。古今,时间是一体的。所谓大空间、小空间、长时间、一瞬间,都是以结构形态,镶嵌组合而成的。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在空间和时间里,自己要能感知到去除时间和空间之后的责任和使命感。墨家精神就是在这种细小的时间、空间中,通过自己的不懈研究和推动,去做有利于更多人的事。

   我想表达的是:真正的责任感,是去除时间、空间要素后,当下你要做的事。

   人类发展犹如蝼蚁进化,看似意义不大,但我们要珍惜这种蝼蚁做事的快乐。只有认识到古今一体,我们的“生之意义”就可以同时连接过去、推进当下、影响未来。

   无论是为自己做事、还是为亲朋好友做事、为社团做事、为国家做事,责任心是首要的。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应该因为自身的渺小而自己看轻自己。

   如果你有个强烈念头想去做某件事,还想把它做成,这件事它有益于更多人,这件事哪怕你亏钱、你也还是会坚持做,那就去干吧。千万别在乎有人在你背后哔哔,拿你说事的那些人,肚子里都是一通屁事,忽略他们,像一页书一样把他们翻过去。

   补充一句话:各位贤达好友,千万别邀请我参加文化圈活动。我是喜欢读书,但真不喜欢读书人。我想,我已经回答了为什么没啥想交流的原因,估计我的言论又会引发一些人反感,老沈胡说一气,又给叶杨老师添乱了。

   以上的个人言论,附赠大家一个思维工具,横纵轴十字象限,左边横轴是“过去”,右边横轴是“未来”,上边纵轴是“虚”,下边纵轴是“实”,十字交集点,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作为。

   有事,联系叶杨老师,可以找到我,有观点想辩论,恕不奉陪。谢谢。

采访人:叶杨

编辑:贺辰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