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纪德《伪币制造者》:通向小说叙事艺术的窄门

 星期五文艺 2021-01-16

星期五言:纪德无疑是法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小说里浓厚的历史、地域以及宗教色彩足以让我们把其当成了解法国的突破口了;然而纪德又是一位思想家,在他作品中你能无处不在地感受到那种哲学式的辩证思维,甚至这种辩证思维的痕迹超脱了小说的文体范畴与空间。因此,从历史角度来看,纪德对法国文学乃至哲学起到了一种承前继后的作用。

《伪币制造者》是纪德晚期作品,从这部书里,你既能看到先者雨果、司汤达的戏剧影子以及法国“大革命”之精髓,又能初尝后来者加缪、萨特式的理性哲学论调。“星期五文艺”今天就来谈谈这部晦涩却集大成之著作吧。

(当然你也可以把本篇当做是经典著作的导读或回顾——我们将在总结其写作特点的同时摘录出书中的文字以飨读者。)

文:taixugong
编辑:Mr.Friday
封面:土豆

一、“我”在小说中的另类作用

我看过的小说通常有第一人称(主观)和第三人称(全知)两种视角。用第一人称写作的人通常个性化很强,他们会把书中的“我”当做自己的代言人,像爱伦·坡、毛姆这类作家。如此,作家会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隐藏到人物的行为语言中,不露声色地表达出来;第三人称有时又称全知视角,讲述者所处的空间跟小说是完全隔离开来的,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如此故事便成了纯粹的故事,像某个老爷爷给你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这两种写作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它是以一个主视角或一个主角为绝对核心的(这有点类似于电影类型片中的主角)。只不过看这个主角是以“我”自称还是以“他(她)”自称罢了。

好啦,如果有这么一部小说,它同时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换句话说,小说中全知视角下的“他”和叙述者“我”形成了并列关系,那风险就大了!来看——

首先,视角的游移会降低故事的凝聚性(故事不稳定);

其次,视角的多元可能导致结局成开放性(没有固定的答案);

再次,从主角和主轴的角度,“我”和“他(她)”会产生冲突。

所有以上之影响,都会对读者造成一个影响:分神,读不下去。

(注意:这种“并列视角”不同于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那类小说,因为后者虽是多视角叙述,但它有一条绝对凝聚的凶杀案件作为主轴。而前者则什么都没有,它只是一系列人物事件堆积起来的东西。)

《伪币制造者》便是这样一部小说——它起于第三人称下的“裴奈儿”(那个看似全知视角叙述下的小说主人公);

之后却冷不丁钻出来个“我”,让人对主观视角产生怀疑;

再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试图写一部小说(与本小说《伪币制造者》同名)的角色“爱德华”(这个看似作者代言人的人)。

电影版中,角色Edouard 和 Bernard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之于那些传统小说的风险,《伪币制造者》的实验性让我们读者得到了一些不同的效果感受,基于本人阅读经验总结于下:

1、小说中忽隐忽现的“我”增加了叙述者的神秘色彩

2、“我”与“爱德华”让人产生了对“作者与故事之关系”的思考

3、避开乐对书中某一个角色人物的执迷

当然,作者的这种实验性写作不止为一个阅读感受而设,他更多地是在进行一种“元小说”式的哲学思考。

二、双线并行的“元小说”及“书信”在小说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歌剧里有咏叹调和宣叙调,作文里有夹叙夹议,电影上有画内和画外……这种二元思维在司汤达、罗曼·罗兰一类作家运用时,仅仅是通过故事中角色的内心独白完成的(其实那还是一种全知视角)。而到了纪德这里,他干脆上纲上线,让叙述和论述篇幅相当,泾渭分明。

因此,我们在《伪币制造者》中非但会看到大量议论、辩论式的文字,还会看到那个“伪作者爱德华”的大量日记以及写作笔记。它们被作为小说的一部分对立于那些故事叙述而存在,甚至这些日记、笔记自成章节。

可别小看这些日记、笔记,它们非但对“剧情”起到了补充作用,还参与了对书中人物的分析,对作者创作动机的分析,对写作技巧的解构……它类似于把作家与读者的线下互动环节挪到了小说中。

因此,我们可以说《伪币制造者》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元小说”。

而这种“元小说”思维具象到写作技巧上,那就不止一个书信体的应用了!这也充分证明小说是没有文体规范而言的,关键看你怎么应用了。

三、故事里的论文、说明文文体

来看《伪币制造者》第十六章(上海译文,2011.05第一版,P141)——

注意看:小说的前一章作者还在讲故事呢,事还没说完,这一章冷不防就把“文桑”这个人物拉了出来,直接用笔者的口吻评价总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出版商加的书评呢)

而这一页多点的总结,作者干脆用上了说明议论文体,直接加上“一、二、三、四”标注。

这在以往传统小说,前文提过,作者通常会把这些东西隐藏具象到某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是言行上,而在纪德,显然他是要把论证、解构直接融入到小说整体中,成为小说的一部分。

(如果你看过庚辰版的《红楼梦》,一定不会对这种小说形式陌生,没错,它就像《红楼梦》每章的回前诗以及“脂砚斋批语”。)

四、未先布局创作出来的“开放”故事

- “X认为一个好小说家当写作之前即应知道他的书以何收局。在我,我任我的书自由发展,我认为生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原无始终。所谓终者,未有不能看做是另一个起点的。“堪续……”我就想用类似的字来结束我的《伪币制造者》”-《伪币制造者》

电影中有“开放式结局”,这种“开放”有点像山水画中的“留白”,它是创作者主动留下的一种对观众思维上的引导,是一种事先的设计,而《伪币制造者》是基于:整部书的创作出发点都是“开放”式的——

作者并没有用自我意识和矛盾冲突推动故事走向终点,而是任由人物顺着各自的性格和社会背景发展下去。这种写作上的放任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小说没有终点!非担没有终点,小说的N个人物会在N个没有终点的地方发散状结束与消失——这也大概会让读者感到这是部没有写完的小说。

电影版《伪币制造者》海报

显然,作者追求的不是小说的故事性,而是其真实性。然而,真实性又不简简单单是我们眼中看到的或是身边发生的,它还应该包含另一种艺术上的真。

如何在这两者间找到第三种“真”,这个问题在本书中体现的在突出不过了!

五、作者关于现实真与艺术真的哲学辩证

- “这书的主题,如果你们一定要有一个主题的话,那就是小说家如何把眼前的现实用作他小说中的资料时所进行的一种挣扎。”-《伪币制造者》

电影版中,Bernard et Olivier

这种自我辩证解构式的语句几乎贯穿整部书所有章节,它在对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之时,也让书中“爱德华”(那个试图写《伪币制造者》的人)独具人格魅力。要知道,这种人格魅力不是由于故事里的矛盾冲突产生的,而是“画外”的创作历程产生的。

换句话说,当我们读者对“爱德华”这个人物产生兴趣之时,也就对现实与艺术产生出了一种“思辨”。

六、原汁原味的“法式”文笔(文字摘录)

回到开篇,《伪币制造者》自然也涵盖了很多近代法国作家的共性,这其中包括他们的叛逆,包括他们的革命思维,包括法式幽默等等。在此我们就摘录书中的那些经典的文字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 裴奈儿:一切必须遭遇的。一切等待着我的惊奇。我不知道别人是否和我一样,但当我自己醒来以后,我就鄙视那些沉睡着的人们。

- 爱德华:无疑没有一种牢狱(精神的牢狱)可以锁住一个勇毅的人,而一切引人反抗的绝不一定是危险的——再者反抗可能歪曲人的个性(它可以使人变作冷漠,无情,或是倔强,阴险)。而一个不愿屈服于家庭束缚下的孩子,为自谋解放,往往消耗了他最宝贵的青春之力。但无论如何,阻逆孩子的教育虽然压抑着他,同时却增强了他的力量。最可悲的是那些在陷谀下长大的牺牲品,为克服别人对你的奉承,这更需要何等坚强的个性才成。

- 我常观察到夫妻间每因某一方面性格上一点小小的差异而酿成对方心理上莫大的恼怒,因为“共同生活”使这凸出处适 成摩擦的中心。如果这种摩擦是双方共感的,那么夫妻生活的痛楚必然像在地狱一样。

- 裴奈儿:我希望是写一本关于一个人的故事,这人最初有任何决定必先和人商量,向人请教,正像巴努日一样;但经验告诉他,个人对事物的意见都是相互矛盾的,他就立即除自己以外不再听别人的话。一跃他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坚强的人。

- 阿曼:一个资质愚钝的人,他所得的直觉是模糊的,但正因为这缘故,他不很明白自己的愚钝。非当他发现自己愚钝时,他才感到痛苦,但他要能发现自己的愚钝,他自己非先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不可。如今,请设想这样一个怪物:一个很理解自己的愚钝的怪物。

- 爱德华:在艺术上,而特别在文学上,只有那些往未知中追求的才有价值。要发现一片新天地最初非长时间地失去一切边际,独自摸索不可。但我们的这些作家们都怕大海,他们只是一些在岸边来回巡逻的人。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百年文坛容天赋功力勤勉于一身的作家,非他莫属了!

 他是史上最诡异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遗漏

 十部经典小说的开头:你永远猜不到一个大师的开场白

 这6部经典间谍小说既烧脑又刺激

 「游记」王小波的舅妈和三只牟平梨

 诠释病态媒体与大众阴谋论的《试刊号》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