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土:未知死,焉知生

 郁土 2021-01-16

 ( 张瑞华 摄)

——读《死的况味》

夫子言“未知生,焉知死”。而我今日要说:未知死,焉知生!盖死亡本是人生之一部分,就像人生的其他知识一般,或学到,或习得。然对于死亡,学校教育即付之阙如(当然也有例外,女儿高中语文老师,曾让他们当堂给自己写作《墓志铭》);而家庭生活又刻意让孩子回避之,因为在相当一部分城市家庭中,老人或病者都是在医院过世的,孩子无由得见。

甚至就连墓园,传统观念强的老人,也以阴气过重,对小孩不好,禁止家中的幼童涉足。许多人都十八岁了,还从未经历过亲朋之死亡场景,如此以来,其对死亡完全没有概念。遽然而遇身边的亲人过世,对他来说,何啻晴天霹雳,其冲击之大,可想而知了。


我六岁时,奶奶因患癌过世。记得那天早晨,刚刚出生不久的三弟在放声大哭。家里来了不少的人。邻居领着我去大队部玩耍,给了我一个像鸡蛋大小的钢球。大队部的墙上,张贴着如何预防原 子 弹袭击的宣 传画(当时中苏关系紧张,到处挖防空洞)。奶奶的过世,似乎并未令我特别的悲伤。

一九九八年九月举家迁沪,次年头上爷爷去世。寒假回去给爷爷上坟,听家人讲述爷爷辞世时之情形,悲痛莫名。

即便如此,六年前当妻子因病过世时,我仍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难以自拔,最后还是借助文字的力量自我疗治,我一边流泪一边写下《终于来写你》《生命路上》,那悲痛似乎就凝固在了文字上,而我也慢慢恢复了正常。

然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者大有人在。亡妻曾教过的一名女生,擅长英语,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因病去世。其父母难以接受爱女过世之事实,终日以泪洗面,工作辞去,生活乱套,恨不随女儿一起走。夫妻二人双双患病,每日的主要工作,便是怀念女儿!我想,假如他们能够提前读到《死的况味》中所选、由卡乐斯改写的佛教寓言《哀伤的愚行》,或许便不至于如此罢。

故事讲述高黛美的独子不幸夭折了,她“悲伤逾恒,带着已死的孩子到处求药”,最后找到了释迦牟尼——

这个女人到佛陀那里哭诉道:“大师慈悲,请给我药救治我儿!”
佛陀回答道:“给我找一把芥子来。”
她听了非常高兴,答应马上去找。
“别忙,”佛陀说道,“这些芥子必须出自从未丧子、丧夫、丧亲,或丧友之家。”

可怜的高黛美挨家挨户恳求,别人同情她,对她说:“这是一把芥子,拿去吧!”
她问道:“你家有没有死过儿子或女儿?有没有死过父亲或母亲……”
别人都说:“唉!不提也罢!说来我家死鬼多多而生者寥寥!去吧!请不要提起我们的伤心事!”
结果是没有一家没有死过亲人。

高黛美既疲倦又绝望,在路旁的台地上坐下来,呆呆地望着市区的灯光,灯光闪烁明灭,不久即暗;最后,黑夜统治了一切。于是她想到了人类的命运,人类的生命亦如市区的灯光,明灭不定,终于熄灭。她心想:“我的悲伤是多么自私!死神公正无偏,等视一切众生;但这个凄凉的孤独谷里有一条通道,可以把捐弃我见的人带入不生不灭之境。”

    高黛美抛开了系念亡儿的私情,把孩子的尸体埋入家宅附近的林中。她回到佛陀那里求得庇荫,在佛法中得到了安慰;她发现佛法犹如清凉的药膏,可以疗治她的心灵创伤。

佛说:“凡夫之人,生于此世,其命苦短而忧伤苦多。众生有生有死,一到老年,死期即届。此为众生本性,不可避免……
“欲求心静,应当拔除哀悼、悲伤,以及怨苦的毒箭。
“拔除毒箭,心即清静;克服烦恼,身即和顺,即为得福之人。”

我多么希望那对父母能够提前读到这则寓言啊。

随着生活之改善,医学之进步,人类的寿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远的不说,即以19世纪前后为例来,据[]于尔根·奥斯特海默在《“长寿时代”:19世纪以来各国人均寿命的增长》一文中之记载,

“晚清人均寿命仅30岁左右”“在中国清朝的贵族中,出生于1800年前后的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37岁,1830年之后出生的人的寿命预期则下降到32岁。这种负面变化,正是当时中国社会总体形势恶化的一个写照”

1820年前后,西欧地区——从长寿的瑞典人到短寿的西班牙人——的平均寿命是36岁,日本是34岁”(《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今日,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攀上人生七十古来稀的门槛。而上海更是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然即便如何,有些人却仍不满足。有则古代笑话,讲一高官之父,年逾古稀,请一算命先生,为其预测寿命。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说老人高寿百有十二。老人勃然大怒,说:“我又不吃你家的饭,你为何诅咒我短命!”(不及翻书,大意如此)

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写到了有种长生不老的仙人“史乔布乐格”,他设想的不死之人的种种与现实生活中的完全两样——

  当他们到达一般人民的极寿八十岁时,他们不仅有其老人所有的愚昧和弱点,而且因为他们害怕永远不死而有更多的麻烦。他们变得固执、易怒、贪婪、忧愁、虚浮、唠叨,不能善待朋友,断绝一切天生的感情,但这些并不会传到他们的后代。

   他们最明显的苦恼是忌妒和无能,而他们忌妒的目标,似乎是一般年轻人的恶习和老年人的归西。他们责备前者而断绝一切享乐;当他们见到别人送葬时,他们就自怨自艾,说别人都可以到某个海港里避风,只有他们没有进港的希望。除了青年和中年所习看的一切之外,他们没有任何记忆,即使有也是残缺不全的……

看到了这种情况,我想,柏地耶夫的《假如人间没有死》就非常值得一读了。诗人这样写道:
……
假如人间没有死,
    人生的意义就消失。
意义与了结相连,
    是故世间若无了结,
如果世间尽是邪恶,
    而生命没有绝期,
人生便无意义可说……
    人之道德经验的意义,
统贯他的整个一生
    在于使他处身于
一个知死的地位。
   死亡对于人生之重要如此。

 虽说如此,自杀却是万万使不得的。如若不信,请读读美国著名女作家帕克(1893~1767)写的《总而言之》

剃刀疼你;
河水潮湿;
强酸污你;
毒药使你抽筋。
 
枪弹违法;
煤气恶浊;
套索收缩;
不如好好活着。
OO年元月十四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死神颂

看清代大思想家唐甄是如何贫而思、困而思、无所忌讳而思的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之逻辑论证

再看鸦片战争:不打开国门又将如何?

一名日本人看中国

郁土:细节里的日本

你敢对自己的精神刮骨疗毒么?

“他捎带着把自己捅了一下”

人性是根曲木

拳击手哈耶克

柏拉图原来长这样?

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学校

“捉住我,不要让我逃走!”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戏 子误国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