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中国中车就驶上了股价“快车道”,而上一次享受到此种殊遇,还是在2017年11月22日。 
久旱逢“涨停” 1月14日,中国中车发布公告称,2021年1月12日-14日,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盘面上,中国中车已连续两天涨停。截至1月14日收盘,报7.63元/股,最新总市值为2190亿元。今年以来,中国中车股价自1月4日起持续走高,累计涨幅超过40%。公告称,经公司自查,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消息面上,中国中车曾于1月4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11月-12月期间签订了若干项合同,合计金额约222.6亿元。上述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19年营业收入的10%。中国中车此前还公告称,旗下间接控股子公司中车电气已向上交所提交了IPO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得受理。尽管中国中车在2021年开年就轻松收获三个涨停板,但其在2016年初至2020年末整整5年时间内,却只收获了两个涨停板,其分别发生在2016年11月29日以及2017年11月22日。
也曾有“高光时刻” 事实上,中国中车在2015年也曾有过一段“光辉岁月”。中国中车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是全球技术领先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企业,由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而来。2014年12月30日晚,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正式宣布,双方以南车换股吸收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双方拟定中文名称为“中国中车”。2015年6月8日,公司股票简称也由“中国南车”变更为“中国中车”。这次合并无疑为中国中车打了一剂“强心针”。中国中车(当时还是中国南车)自2015年1月5日的6元/股,一路高开,最高至2015年4月20日的38.5元/股,涨幅近542%。此后,中国中车就走上了漫漫“下跌之路”。截至2015年12月31日收盘,中国中车的股价仅为12元/股,相较于年内的最高价38.5元/股,跌幅达69%。直至2021年1月4日,中国中车又创下最低价5.24元/股。
相对稳定的盈利水平 历年财报显示,中国中车自合并后每年能实现超2100亿元的营业总收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常年维持在110亿元左右。然而,中国中车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从2015年合并之后逐年下滑,表现并不亮眼。2015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中车的ROE分别为12.5%、11.2%、9.14%、9.06%、8.92%、4.93%。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铁路车辆装备交付量减少,中国中车经营业绩继续下降。最新发布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中国中车实现营业收入1457.75亿元,同比减少5.6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93亿元,同比减少19.25%。作者:金丹依 新媒体编辑:吴芃 监制: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