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皇帝陵不但被称为坟,而且还葬在水下,难道地面风水不好吗?

 鸣蝉易学 2021-01-16

我们知道,在传统中,对于祖先的福地有很多讲究,在古代由于礼仪的管制,对福地的规格也有不同的称呼,其中最高等级的叫做“陵”。

比如我们能经常听到的,秦始皇陵、十三陵、清东陵等等,这种陵的称呼,通常来讲都是特指古代皇帝所用。

而且对于自己的阴宅,古代皇帝也有严格的讲究,其中一个就是防止金井有水。但在古代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不但使自己的阴宅成为了坟,而且还建在了水下。

这位皇帝就是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现在提到刘秀的墓地,用的称呼都是“刘秀坟”,这是因为墓地所在之处十分的狭小。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刘秀的墓,是在黄河的岸边的陆地上,但是在黄河改道之前,刘秀的墓地却是在黄河的水下。

据史料中记载,刘秀的墓地是在黄河的河床里,即便是在黄河的水干涸的时候,它也是在淤泥里。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个特殊的结果呢?

有这么一种说法

说刘秀的儿子很不听话,说东非得往西的那种,于是刘秀临终前对儿子说,我命中缺水,你把我葬在水里吧。

结果刘秀儿子这次听了刘秀的话,真把他葬水里了。我们其实可以想一下,这种说法根本上无稽之谈。

因为古代皇帝登基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为自己修陵,史料记载,刘秀的墓修建于公元50年,那个时候刘秀还健在,所以这事和刘秀的儿子没有关系。

第二个说法

是说刘秀爱民如子,不忍心自己死后还占用农民的土地,同时为了节俭,所以就把自己葬在了黄河里,其实这种说法也不靠谱。

第一方面,刘秀的时期,刚经历过战乱,到处都是荒地,人烟稀少,为节约土地而葬在黄河里的说法并不成立。

第二方面,在河床下建造陵墓,在技术方面比在陆地上修建陵墓,难度更大,所以为了节约一说也不存在了。

既然以上两个说法都不成立,那么就要从风水上考虑

在风水上虽然讲究山水环绕,但刘秀就是个例外。

他修建陵墓肯定也是经过仔细研究的,据说就是河图洛书的发源地,既然这么重要的图在这里出现,那么风水肯定是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防盗,这种墓叫做流沙墓,也是盗墓贼所惧怕的一种葬法,从防盗来说,这才是葬于此地的重要原因。

观易国学

观易国学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尤其是风水、奇门遁甲、八字、六爻、梅花易数等传统术数。致力于为国学爱好者搭建一个真实、丰富、系统的综合类文化交流天地。

该平台践行以德驭术的宗旨,用严谨求真、日进一步的治学态度,愿与各位朋友共同创造一个愉快、平等、文明的国学文化交流环境!

欢迎点赞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