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炫叶楓雪 2021-01-16

夷陵之战是蜀汉建国后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作为进攻方的刘备想要夺下荆州,重新掌控这个地区的人口、资源,同时也为巩固《隆中对》战略计划。经过两年时间筹备后终于在公元221年出兵,结果行军路上张飞被部下刺杀,对战东吴时获得几场胜仗但被陆逊诱敌深入,结果在夷陵地区被陆逊火烧连营,几十万大军、无数少壮派灰飞烟灭,蜀汉自此一蹶不振。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刘备本次作战带去的人中,除了张飞之外都是生面孔,而魏延、马超、赵云这样的沙场老将却没带,很多人以为是刘备不信任他们或者是他们惧怕上战场。其实并不是这样,赵云很清楚刘备的想法。

魏延的任务是驻守汉中

公元216年曹操已经吞并西凉并摆出攻略汉中的架势,汉中太守张鲁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果断投降曹操。此时刘备已经夺下益州,而汉中又位于益州北部,历史上也是益州的咽喉。刘备知道未来曹操肯定会以汉中作为跳板攻打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随即以法正为军师,带着张飞、魏延、赵云、黄忠等大将北上攻打汉中。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这场仗比刘备想象中的还要艰难,2年时间才把战线推到阳平关外,离汉中城仅有一步之遥。而阳平关是一座雄关,现在大将夏侯渊、张郃就驻守于此,甚至已经摆出打消耗战的态势。刘备知道凭借蜀汉的国力,打消耗战的话最终肯定会被拖死,这不是刘备想要的。为此法正为刘备制定了一项大胆的计划,趁着夜色带着大部队走山路绕过阳平关到汉中城,但需要留守的人做好障眼法,同时预防被夏侯渊阻断退路。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刘备把留守任务交给魏延,带着部队跋山涉水终于到达汉中城背后的定军山。夏侯渊知晓后大惊,果断舍弃阳平关并带着部队到汉中扎营。法正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击杀夏侯渊并帮刘备夺取汉中城,曹操知晓后亲自从长安领兵攻打汉中,准备开启第二轮战役。此时刘备已经占领各种有利地形,随后又命令赵云、黄忠驻扎在汉水边负责截曹操粮草,最终迫使曹操退兵。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这场战役是刘备和曹操交战二十多年来真正意义上从正面击败曹操的战役,而且还是在曹操刚吞并西凉、部队士气正旺的时候。此时的刘备声望如日中天,在众人的推举下自称汉中王。因为汉中非常重要,非一员能力极强忠诚度极高的大将驻守不可。很多人都以为是张飞,结果刘备提拔魏延。自此,魏延任职汉中太守长达十余年时间,不论国内发生任何大事都不关魏延的事,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守护汉中的安全,刘备也不会调他参加夷陵之战。

马超被刻意打压

马超是原西凉军阀马腾的儿子,西凉地区自汉灵帝以来就已经被这群军阀掌控,实质性脱离东汉朝廷的掌控。朝廷曾经多次派兵攻打西凉,结果都被马腾、韩遂这些军阀打败。后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统一河北,此时的曹操兵强马壮,军队战力和以前东汉朝廷也有天壤之别,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曹操未来能够统一天下。曹操把目光放到南方,对西凉采取安抚政策。马腾眼光比其他西凉军阀要远,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特意带着家人投奔曹操,唯独留守儿子马超掌控兵权。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马超不同于马腾,他年少时就已经参军杀敌,在塞外有神威天将军的称呼,在西凉也是土霸王。他不愿意受人约束,更鄙视马腾投降的行为。曹操写亲笔信希望马超投降但被拒绝,曹操怒急之下杀了马腾一家人,马超勃然大怒领着十万骑兵进攻长安。而曹操也从中原提十万兵马抵御马超,长安之战一触即发。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战争初期马超一度杀得曹操丢盔弃甲,连曹操本人都要割须弃袍才捡回一条命。曹操这辈子哪里经历这样的惨败?无奈只能感叹'马儿不死,我没有葬身之地了!'这也证明马超的军事能力。后来曹操使用贾诩的离间计离间马超、韩遂两人,曹操趁着马超和韩遂火拼之际夺下凉州,随后又转头攻打马超的残军,马超败退投奔汉中张鲁。后来刘备邀请马超一起攻打成都,马超加盟后刘璋果然投降。马超原以为刘备会帮自己收复西凉而且跃跃欲试,没想到刘备只把他当作一个吉祥物将他高高挂起却不给他兵权,致使马超47年郁郁而终。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赵云知道,不论有没有夷陵之战或者是其他的战争,马超只能在成都安安心心拿薪水享乐就行,至于想做其他事?刘备是不允许的。

刘备更信赖荆州派

而刘备并不是刻薄之人,他南征北战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义气、人心。虽然不信任马超这样的人,但刘备很信赖自己的老部下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糜竺这些很早就跟随他的人。依靠荆州起家之后,刘备又很信赖荆州派,其中诸葛亮、庞统、魏延、黄忠、马良、邓芝这些人就是荆州派。包括本次夷陵之战的作战将领,比如张南、冯习、付彤、向宠等人,他们全都出身荆州。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刘备这么做除了提拔官员之外,另一个也是他们是荆州人,收复家乡时会出更多力。

小结

这么一看刘备其实还是很精明的,知道什么人该用、用在哪里,也知道什么人不该用。从那个时代背景来看,的确也只有刘备这样知人善用的君主才能活到、笑到最后。毕竟那是一个大乱世,人性的阴暗、卑劣都显露无遗,所有人都为自己而活,做事的出发点都是先考虑自己然后再考虑别人。

刘备能有这种能力整合其他人,用个人魅力征服这群人为他效力,就这份眼光、胸怀而言已经是时代的顶级。可惜的是刘备短于军略,夷陵之战时被陆逊一步一步设计、最终被火烧连营败光蜀汉家底。假如没有这场仗的话,或许刘备的名气会更大,史书上的形象也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