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绸都少年说(十七)书里书外

 吴越尽说 2021-01-16

​书里书外


作者:盛泽中学 王静轩


        新年元月,寒气凛冽,坐在暖炉边,我捧起书,伴着缕缕茶香,细细阅读。

       有人说:“书是阶梯,书是船只,书是良药,书是营养,书是老师,书是智慧,书是遗言、忠告和命令。”是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驶往光明彼岸的船只,是使人忘却伤痛的良药,是抚慰心灵的神曲,是情感的共鸣,是时代的延续。

       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仔细品味名家留存的经典,你是否因文字的意蕴深刻而为之动容?又是否能够感受到他们字里行间的丰富韵味?认真回想,是否每一次阅读都让你感悟到些什么?

       我沉浸于书中,聆听湘西湖边天保和傩送清澈的嗓音,寻觅傩送与翠翠曲折原始的自然爱恋,河水澹澹,流过湘西人家的吊脚楼,又承载着祖父的小舟。《边城》中,湘西的人格之美和自然之美交融,字字句句诗意盎然。

       我漫步于书间,走在通往温馨的马奇一家的小径上,野花杂草丛生,哪怕是在南北战争如此动荡的年代,哪怕自己也是捉襟见肘,也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用爱与热情去帮助他人。在《小妇人》中。四姐妹告诉我:“别着急!善良的人!守得云开见天明。”

       我停留在书案,看向坚定的种族平等主义者在为打破肤色偏见而奋斗,若《杀死一只知更鸟》便是犯罪,那悄悄从百叶窗向里头看看,拉德利家的怪人是否还在,树上的知更鸟又有没有唱响歌谣?哈珀·李跟大家说:“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我辗转于扉页,看看余华笔下的福贵,如何经历人间的苦难与沧桑,孤独地《活着》。虽然一生饱经苦难,但福贵挺过来了。而他对于过去生活的坚信,对于结果的从容,更是让我们坚定信仰,因为有了信仰,才是灵魂上的升华,有了信仰,才能战胜灾难。

       阅读最难让人忘怀的是对角色的感悟,在对角色的体悟中感受喜怒哀乐。我与书中的人物共情,走过他们的悲欢离合,才知这便是对人生的最美诠释。

       每一次读书,都有新的发现。阅读于我而言,是幸福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点儿也不假,它让我从别人的文字中读到了不同的人生,领略到了不同的风景,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每一次翻阅,足以抖落我心灵上的浮尘,除去青涩的霉斑,敞开心扉让书中的阳光洒落在内心深处,照亮前方迷茫的路,拨开迷惘与彷徨,终于见得天明。

       每一次合页,都是阶梯式的成长,我从懵懂的探路人变为生命的掌舵人,都是书的力量在指引我前进,从天真走向成熟,那是书,书的力量。

       捧一卷书,抿一口温热的茶水,细细阅读,你瞧,那是生命的意义。


(指导老师:蒋琳)

2021-0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