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史考异》卷四“衛石曼專逐其君起。”索隐云:“左传作'石圃’,此'專’音圃。谷梁作'曼姑’,'專’或音姑。诸本多无'曼’字。”案:“專”当作“專”,“專”与“圃”音相近。石曼姑围戚在鲁哀公三年,与此石專必非一人,诸本无“曼”字者是也。左氏、公羊经文皆作“曼姑”,索隐专指谷梁,亦未然。 按:《考异》以为“石曼專”讹为“石曼圃”为音近,“專”(元照),“圃”(魚幫),而仅凭索隐云“左传作'石圃’,此'專’音圃”难为定“專”字音读之凭据。愚意以为另有所因,下论之。 1、“專”通“團” 叠韵,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云“專借爲團。” 《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宜覈物,其民專而長”,注云“專,圜也。”《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云“至湯,體長專,小足,左扁而右便。”《漢書・五行志下之上》云“蜺再重,赤而專,至衝旱。”注云“專,團也。” “團”字最早现于西周早期,如召卣 2、“甫“为“圃”的初文,“甫“通“圃” 魚幫,双聲叠韵。 《詩・齊風・甫田》云“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小雅・甫田》云“倬彼甫田,歲取十千。”《爾雅・釋詁》引《韓詩》作“箌彼圃田”。《詩・小雅・車攻》云“東有甫草,駕言行狩。”《釋文》云“甫草,鄭音補,謂圃田,鄭藪也。”且《後漢書・班固傳》注及《文選・東都賦》注引《韓詩》皆作“藪有圃草”。又,《左傳・定公四年》云“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釋文》作“圃”,注云“圃,布五反,本亦作甫,同。”《周禮・夏官・職方氏》云“其澤藪曰圃田。”《公羊傳・定公八年》云“將殺我于蒲圃”,《釋文》云:“圃,本又作甫。” “甫”甲骨为 3、“團”与“圃” 可见,此处原文当为“團”而后误认为“圃”。 另,周公東征鼎“尃古。咸 附: 《廿二史考异》卷二“許温”条,“許温。索隐云:'《漢表》作'許盎’ 。’ '温’ 、'盎’聲相近。”虽然“温”(文影),“盎”(阳影),但更可能的是另一种情况。如张迁碑“温”作 |
|
来自: 昵称4649609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