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防员:我们该怎么训练?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1-01-16

 (这些名星打的字幕是:向前线消防员致敬)

在看到香港消防员殉职的祭台之前,先看到的是一块类似于玄关的展板,上面有一段消防员祷文,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与对冲的地方,除关二爷的神位外,还会拜很多大神。英殖民香港百年,并没有改变当地人的传统风俗。

消防员祷文内容是这样的:

当我奉命出警,火场烈焰张狂,祈求神明赐我力量,不论老少,拯救所有生命。请助我救危扶困,抱着无助的孩子,带领受困者逃离火神。请让我时刻警觉,不错过任何微弱的呼救,也助我发挥技能,速灭烈焰。我将履行使命,竭尽所能,守护每一位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倘若命运安排,我将因此失去生命,求神明施以慈爱,佑我家人。

祷文之后,是香港历年殉职消防员名牌和殉职的地点、日期。消防处每年会组织公祭。

之前,我接到退役战友的电话,他说,朱晓磊(1.2火灾牺牲的烈士)的父母来西安了,他带着二老去了壶口瀑布,在路上聊天时,得知老俩口身体都不好,远行一次很难……

如果,有一天,烈士墓前,你看到烈士的父母名字和儿子的名字刻在一起,而烈士无后,老人无孙,不会再有后人祭拜,作为曾经的战友,你会潸然泪下吗?

我们需要一个对消防烈士公祭的地方。

在香港消防与救护学院,我看到一组正在训练的消防员使用荷马特的救援工具在对轨道上的列车进行顶撑救援训练。我问教官,你们的装备怎么采购。教官说,香港的消防装备是全球采购,关键的环节是所有装备都要进行学院轮训试用,由前线消防员来决定那种装备是最合适的。

在中部某省,我曾听同行说,他们采购破拆工具时,曾要求各厂家拿着自己的剪切钳比赛剪罗纹钢,荷马特的代理商拒绝参加。

我说,没错呀,荷马特的破拆工具是破拆车辆AB柱,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剪钢筋比赛的。要剪钢筋不如用钢筋速断器来的快。

后来这哥们问我,东哥,你觉得哪种破拆工具好用。

我说,如果从救援产品的稳定性上来说,荷马特可能是最好的,各国救援队都在使用,但价格不菲。如果资金不够,国产奥来科技的救援工具也不错,动力源的接口可以与荷马特兼容,在我看来,奥来科技的支撑套具比荷马特的更好用,价格只是荷马特的三分之一,在国产救援工具中是不二的选择。

香港有三处消防员训练基地,各有特色,且不重复。

西九龙救援训练中心主要是训练消防员高温真火情况下适应能力的,在训练中心,我们观看了正在训练的消防员训练内容,教官介绍现在有一组消防员正在高温烟雾迷宫室内,室外有几组准备训练和训练完原地休息的消防员。

这种训练也是一种考核,如果消防员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出来,就会认为这项训练不合格。就得利用休息的时间补训。

通常情况下,室内有一组训练,室外会有一组备勤,目的是一旦室内的消防员身体不适发生问题,备勤的两名消防员会迅速进入室内,拯救遇险的消防员。我们在控制室观察训练效果时,室内一组消防员出来,消防员脱下空呼和灭火服,坐在地上,背心已被汗水浸透,汗水不停的从额头淌下。这是个体力活。

香港消防处潜水基地主要是训练消防员在深水和急流中救援的能力,是按国际标准拯救训练课程来培训。我们在参观时,有一位着灭火服的消防员给我们演示了水中自救。这名消防员跳入水中,然后仰面静止在水面保持身体的平衡。然后依次脱下消防靴,倒出靴中的水,然后将靴口向下插入水中,然后摘下头盔,用头盔和靴子中的空气浮力作为漂浮物游向池边。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基本相同,所以人体在水中静止情况下,可以自然浮在水面。一扑腾就沉下去了。香港消防员的分工非常细,并不是所有消防员都要进行水域训练。负责水域救援的是潜水组。

香港台风灾害较频,通常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气旋,都可能吹袭菲律宾、台湾等地,然后朝向中国东南沿海进入香港、澳门然后在中国沿海登陆。台风对香港影响很大,由台风引起的灾难事故较多。在台风中水域救援任务就相当重,香港消防水域救援队员就多次搭乘飞行服务队的直升机参与台风中搁浅和侧翻船只上的人员营救。

1906年的一次台风在短短2小时内造成1万多人遇难,轮船被掀翻,房屋被撕成碎片,维多利亚港一片狼藉。

香港消防与救护学院则是最大的消防员训练基地,这个学院不是用于学历教育,就是轮训一线消防员,香港消防员出警频繁,备勤期间,不进行业务训练,只是每年去相应的训练基地进行轮训,考核合格才能继续在一线服务。大陆的基地化培训已成规模,但是缺少统一的培训教案,目前主要是新人培训,成建制的培训工作好像多数总队没有实现,只能是对部分人员的集训。其原因可能是大陆消防目前还没完成香港这种轮班执勤制。很难把一个中队全员抽调。职业化后,最大的可能会是工作48小时,轮休24小时。因为从出警量上,香港消防的出动频次多于大陆绝大多数的消防中队,主要原因还是香港消防承担了大量的医疗救护。中国大陆医疗急救由120承担,120是取费服务。而国外多数国家消防承担医疗急救是义务的,救人永远比救火重要,所以这才是国外消防员和消防职业受人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一兄弟对我说,东哥,你的文章不要总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人威风,香港消防员救过大灾,灭过大火吗?

我说,中国文化讲扬长避短,所以我们习惯于把成绩说足,问题点到。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曲突徙薪,20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告诉我们,防患于未燃的人比焦头烂额的人更重要。大火是由小火发展成的,我们对大火扑救成功与否并没有一个标准。在我看来,如果消防队到场,只烧了一间房,快速的扑灭了,这叫成功,但是,我们大力宣传的某些英勇的战例是到场时只烧了一间房,调动那么多力量,扑救结果是烧了一栋楼。这是火灾大小问题,还是能力强弱问题?

我们总是善于掩盖事故真相,结果事故不断。

扬长避短是一种方法,认识不足,取长补短,迎头赶上则是一种态度。

这世界上有三种蛤蟆,第一种是井底的,第二种是温水中的,第三种是井底温水中的。最可怜的是第三种,知道有更大的天时,已在逐渐加热的水中失去了弹跳力。

我告诉这兄弟,我无意于诋毁培育我29年的消防部队,我只是不愿看到这支曾经英雄的部队踏步不前,对于我来说,“位卑不敢忘国忧”是我的消防情怀。

我去过大陆所有建有真火装置的总队级训练基地,在某高原总队,基地主任说:东哥,你看我们的真火装置怎么样?

我说,你这哪叫真火模拟装置,这就是在喷油嘴上装了一个点火器,有火焰跟踪系统吗?有人员定位系统吗?有灭火用水计量系统吗?有消防员的心理测试和干扰系统吗?有VR体验系统吗?有成功与否的评价系统吗?有心率脉搏传输和监控系统吗?有训练数据库吗?还有很多内容,这些你们都没有,你们装这个喷油嘴,还真不如放个油盆点把火真实。你再看你们的堵漏装置,管道上切个三角,钻个圆孔,真实的工业设施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泄漏,工业泄漏都是从接口、法兰这些连接件上出现的,即便是管道锈蚀,也不可能出现三角和圆孔。你们这些装置是表演的,不是模拟实战的。

我曾作为专家受邀对话负责某省训练基地建设的某知名设计院的设计师。

我问:为什么地铁你要放在地面?

他说:地下不好排烟,也不好点火,开挖成本高。

我说:排烟和点火,这都不是问题,只是你没想到怎么去做,但地下与地上的训练意义完全不同,在阴冷,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人会本能的产生恐惧感,加上烟雾和火光,你会有地狱的感觉,会觉得背后有一只手总要抓住你。只有通过训练的人才会适应今后可能遇到的地下灾难救援。至于开挖成本,绝对没有你设计放在地面所占的这块地值钱。

我问:你设计的真火模拟有氧气瓶起火、窗帘起火。我想问你,氧气瓶会起火吗?窗帘起火有什么代表性价值吗?

设计师无语。

我问:这栋训练楼15层高,没有一间标准的住宅,没有一间标准的办公室,到处是过道和管道,你设计这楼是真火训练用的还是表演参观用的,民用建筑中有这么夸张的排水管槽吗?

设计师无语。

······ ······

我问:你设计的这船是固定的,不会摆动,那船舱火灾与地下室火灾有什么区别?在船舱中,水平摆动三度,人体自我平衡功能就会紊乱,人在船舱中会有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的反应,这是让消防员在水面船只中训练平衡的适应训练。

设计师突然说:东哥,新加坡和香港的真火模拟船都是固定的,不会摆动。

我说:新加坡和香港模拟的是万吨巨轮,这类船在水面很平稳,这种模拟船舶火灾是让消防员了解船舱的复杂结构和灭火常识以及船舶的通信联络方式,而你这个26米的单体江轮没有什么复杂结构,好不好!

设计师无语。

分别,设计师说,东哥,我应该早点认识你。

香港消防与救护学院中的真火装置分两类,第一类是利用液化气体模拟火灾,第二类是室内利用真实的燃烧产物训练消防员。

如果从技术层面上来说,香港消防与救护学院的训练装置比大陆多数总队的训练基地要真实,但在真火的控制系统、燃烧效果、热辐射、火场逼真度上不如新疆和山东训练基地的真火训练装置。

大陆的训练基地,室内燃烧室多采用丙烷或天然气,与大陆不同的一点,香港消防与救护学院第二类室内燃烧是利用真实的木材燃烧产物训练消防员。

早些年,北京大兴训练基地有用锅炉燃烧产生浓烟灌入类似防空洞一样宽大的通道训练消防员,但是通道过于简单,不知是否还在使用。

而香港是用不完全燃烧产物补充空气制造轰燃效果,并将燃烧产物灌入数个叠加的集装箱,这种训练相当的危险,而且温度和回火范围很难控制,消防员在这种环境中能真实的体验浓烟、有毒、缺氧、高温情况下的搜救与自救,这种适应性训练要比一般火灾扑救风险大,训练效果如同真实火场。

我们看到室外放置的教官头盔表面树脂纤维已被高温烤的多处脱落,从训练舱出来的消防员一身烟火味,满脸汗水,烟熏痕迹随处可见。

这两年,大陆所建的多数基地真火模拟系统只相当于香港2006年投入使用的西九龙消防训练基地的真火模拟装置,但是达不到香港的训练效果和频率。

最近听说某总队去早年建有真火模拟装置的总队考查,我当时就说:要么去新疆,要么去山东,其他地方就别去了。

我们的训练与香港消防学院的真实火灾,真实训练还有差距。其关键是大陆消防缺少真正研究火灾与训练的专家,即便有,但言语权有限未必能成事。

我们已开启了职业化模式,未来消防员怎么练、怎么考、如何晋级训练都是一把尺子。

不专业,就是不敬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