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首政治诗,被当作风景流传至今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1-01-16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那些名垂千古的文学大家基本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11906月,时任南宋朝廷秘书长的杨万里送自己一位手下林子方外派做官。

那年,杨万里63岁,秘书林子方是乾道年间的进士,在官场也混了20多年,时任直阁秘书,也就是给皇帝写文件的。这一年,新皇帝光宗赵惇43岁,想干点事,但,性格缺陷,怕老婆。皇帝怕老婆是件麻烦事。

林子方为什么要求外派做官,放弃京城的风光,也许与这个剽悍的皇后外戚有关。

那天早上,天刚亮,天上还挂着残月,杨万里与林子方从净慈寺中出来,可以肯定两人聊了一夜国家大事,那时候的国家大事就是强国与抗金。

走在西湖边上,杨万里给林子方写了两首诗,这诗并不是即兴而做,而是杨万里想了很久,目的是劝林子方别冲动,冲动是魔鬼。

第一首诗这样说: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什么意思?杨万里想表达的意思是,这地方多好呀,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跑到福州干什么去。

当时的福州是宋朝的六大城市之一,经济发达,文化领先。宋朝,福州出了21名状元,2247名进士,皇帝身边的人,只要不是贬官,去的都是好地方。

杨万里为什么劝说林子方别去福州,从官场角度来说,也许杨万里了解福州地方官的品行,林子方去了很难成事。因为杨万里还有一个朋友叫陈俊卿,曾任宰相,被贬官后去了福州,因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只干了一年就辞职,不干了。

此人也给林子方写过一首诗:双阙门高袭庆余,相望再世拥轺车。清名益重先君子,远俗争看行秘书。医国十全姑小试,蠹民五瘴想先除。炎州莫作经年计,狗监传闻诵子虚。诗名就叫《寄林子方》。可见林子方与杨万里、陈俊卿是一类人,这类人,过于耿直的性格容易让政敌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弱点。

在皇帝身边,有天子罩着,一旦离开,很难保全。

我们无法判断林子方去福州的心情到底如何,既然是劝,那就是说有可选择的余地,可去可不去,那么从主观上说林子方是愿意去的。

因为正直的中国文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匡扶正义,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

林子方没听懂杨万里规劝的意思吗?当然听懂了。但杨万里认为林子方没理解诗的意思,于是,又背出了写好的第二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什么意思?接天映日的莲叶、荷花才会无穷碧、别样红。官员眼中的天,不就是帝王嘛。在天子身边才可能得到尊重,这种风光与地方官是完全不同的。

作为皇帝的秘书,出巡一次,见官大三级,到哪,地方官都得扫街洒水,迎出十里。吃香的喝辣的拿贵的挑好的。但当地方官可没那么容易,国事、家事、民事,事事为难。因为在官场的网络中,一个点被无数条线穿过,想做好地方官,生存下去,必须上忧国,下忧民,左厚黑,右隐忍。显然,林子方并不具备这些素质,一腔热血,很容易被人利用。

杨万里具备这种素质吗,当然也不具备。杨万里是在用他的官场经验来提醒林子方。

但林子方似乎并不领悟也未领情,在洒泪惜别后,林子方上马扬鞭,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 ,草青黄,尘飞扬

林子方消失在十里长亭的尽头,也自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杨万里自己呢,他曾是新皇帝的老师,因为力推主战派名将张浚,得罪权臣,而被贬官绢州。新皇帝即位才被召回官复原职。上任后,杨万里连上三道奏折:“请求光宗爱护人才、疏远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四日亲君子,五日奖直言。”

光宗当然做不到,因为他怕老婆,提拔的都是老婆的娘家人。这老婆可是个恶婆娘,光宗只是夸了一位宫女手好白,结果,晚饭时,恶婆娘让人送来一个食盒,打开一看,那宫女血淋淋的两只手,吓死人了。

那年送走林子方两个月后的中秋节,《孝宗日历》修成进献太上皇御览,照例应由杨万里作序,而宰相故意让礼部郎官作序,杨万里自觉失职,请求辞职回乡,光宗不批。于是贬杨万里为江东转运副使,暂时代理总管淮西和江东军马钱粮。

官的去留,由不得自己呀!

南宋同一时代,出了三位能文能武的爱国诗人,另两位是杨万里的朋友,一个叫陆游,另一个叫辛弃疾。

三人共同的特点至少有三条;一是不畏权贵,二是文武双全,三是,精忠报国。

爱国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所以他们虽然在官场争斗中失败了,但他们爱国的诗文则千古流传。

祝,各位朋友,中秋快乐!别想官事,多尽人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