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冬卷•散文篇】《痛风的烦恼》||罗雪

 清涟一荷 2021-01-16

《当代文学家·2020·瑞冬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2020.11  第73期,总第322期

散文显示屏

··真情实感··

痛风的烦恼
(散文)
文/罗雪(贵州)

大约应该是2012年的夏天,我的大脚指头有点红肿,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以为就是平时的扭伤一类。到医院里面开了消肿止痛精、正红花油抹抹擦擦,找邻居土郎中推拿顺顺经脉,活动活动关节,想着凭借自己强健的身体,最多休息几天就万事大吉。谁知过了几天,疼痛非但不减,反而越来越严重了,连行走都成了问题。清楚记得,当时邻居家老人去世,主家请我当管事,早上起来的时候虽然有点隐隐作疼,影响不是很大,碍于情面,我还是坚持去了。俗话说,不是帮别人而是帮自己,在农村,别家有事你不去,自家有事无人来,一礼还一答。白天还可以安排帮忙弟兄借锅借碗、借桌子板凳、洗菜做饭、杀猪宰羊,招待先生,做这做那。可是到了晚上事情结束后却寸步难行,拄着棍子也跳不了河蹬,还是几个小弟兄把我背回家的。因为这件事影响深刻,所以对我痛风来临的时间记忆犹新。由于生在农村,骨子里都有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不但不去医院诊断治疗,按照农村的说法,估计是被鬼找到了,准备起厚礼去请巫婆前来掐掐算算,焚香烧纸驱鬼祈福,保佑我的脚早日康复。殊不知,堂屋跳成坑,五色雄鸡用了几大个,香纸烧了几大坨,脚痛却越来越厉害,上厕所都很艰难了。还是学校有过痛风经历的教师给我说,“主任,你这个可能是痛风了,去医院看看吧。”一个村校的教师听说我染上痛风了,给我送来了一瓶“筋骨丹”,服了两天就基本没有影响了。

原本对痛风的概念非常模糊,以为好了就没事了。可谁知,自从那时那地,这个鬼东西就在我的身体里生了根、发了芽。基本不能下河游泳,啤酒海鲜鱼类不能碰,羊肉动物内脏不能吃。最近以来,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原因,就连豆腐、豆花、豆芽、油腻的东西也不能吃了,甚至一碗羊肉粉也会引发痛风。痛哉,曾经的篮球健儿,长跑悍将,一去不复返矣。

有时,朋友聚餐亦或工作接待,看着别人猜拳行令豪气干云,自己心里五味杂陈,本也想加入战斗与友同乐,宁伤身体不伤感情,但想起那种钻心刻骨的痛,下床上厕所拄双拐都难以迈步的情形,还是勉强忍住了。可有些人根本不理解病人的苦处,还说什么不要夹二,喝了又不是要命,死了我都抵你的命的风凉话。听了这些讽刺加挖苦的言语,我只能无可奈何地端起酒杯默默地和大家碰杯,还管他妈的痛风不痛风,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慢慢舔。

夜深人静,朋友去了,酒局散了,别人高兴了,我却痛得辗转难眠。勉强倒上一杯开水,翻出秋水仙碱、痛风舒片、别嘌醇,还有什么苗王痛风散、缅甸进口的新版痛风药乌七八糟的一大堆,胡乱地吃下,只想快点减轻手脚的疼痛。

数月以来,手脚关节肿大变形,并且一直隐隐作痛,吃药没有明显效果。四处访医问药,还让我在西藏拉萨当兵的侄儿寻求民间偏方,得到的答案惊人的一致。痛风是无法根治的,只能缓解,现在医学界还没有开发出很好的医治痛风的药物,最根本的就是自己调节饮食,禁忌一些不能食用的食物,否则,只会越来越严重。

多次向领导诉求,自己痛风已深入骨髓,不适合待在管理岗位,还是回到讲台,过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纯生活,专心致志传道授业解惑,做一个总书记要求的“四有”、“三者”好老师,把自己几十年的写作体会传承给学生,或许将来的文坛还会多出几颗新星,让自己的晚年教师生涯燃上一丝亮色。因为管理岗位的工作多数时候是检查督导,这是需要接待协调的。如果一味地执迷不悟,胡吃海喝,那只能早早地远离家人朋友,留下一些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已。可领导就是领导,站的高度岂是我等能比肩的,都说我的管理经验丰富,知名度高,在青年教师中有威信,能力强,不在管理岗位可惜了。作为共产党员,要我提高政治站位,从大局出发,服从安排。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在滚滚红尘之中,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上有老,下有小,还得养家糊口。我可没有诗仙蔑视权贵斗酒诗百篇的豪情,也没有五柳先生不为无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我只能不停地在领导面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唠叨,希望早日回归三尺净土,去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播散阳光雨露,润物无声,与学生共创教育幸福,把职业做成事业,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使那些小花小草尽快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参天大树。

只有身体是自己的,其他的皆为身外之物。我不能不信奉这样的名言。作为一个50岁的乡村教师,早已把名利看穿看透,淡泊宁静,无欲无求。我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修为高深的野僧,远离酒肉,戒斋吃素,积善行德,教人学识,感恩向善。感受着乡风的淳朴,享受着村庄的靓丽。工作之余,翻翻书,偶尔动动笔,记录一些自己的心路历程,发发感概。只想仅此而已。有客清茶待,无事乱翻书乃是我的人生信条。有朋自远方来,清茶一杯,聊聊唐诗宋词,侃侃当下的时事政治,不亦说乎。手握钓竿,头戴草笠,蹲在建新河边,一坐半天,看鱼儿咬钩,不亦说乎。


 

作者风采


贵州作家:罗雪




作者简介:    

       罗雪,乡村教师,一个将灵魂放牧于文字之中的男人。心性淡泊,以文交友,守望着乡村的炊烟,坐在建新河畔用纯净的文字书写诗和远方,有200余篇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平台。


投稿快引

为方便投稿者投稿,现改为微信+邮箱方式投稿。

——加总编微信(SCJL003),声明所投稿件为“原创首发”。

——微信直接粘贴:内容(题目+文/作者名+正文)+个人简介+风采照。

——中长篇连载(内容提要+正文)投至邮箱2455478558@qq.com

——留下联系地址、微信号及手机号。

本刊顾问及主播团队

1


文学顾问:

孔灏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相裕亭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徐继东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李锋古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法律顾问:

吕庆根先生


2


书法顾问:

侍少华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李敬伟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摄影顾问:

王红军先生(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采编)


3


特约主播:

水.寒傲似冰女士

宁静女士

清山先生

愚人先生




《当代文学家》(瑞冬卷)截稿时间:12月25日/出版时间:12月28日/投递时间:1月5日//欢迎广大作家诗人踊跃投稿!!订刊、投稿请加总编清涟一荷微信SCJL003
轻按3秒加总编!






文学是一座桥,让我们感受世界的丰富和美好!关注《当代文学家》,心有所系勤耕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