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免费,外国人禁止!四川神秘大峡谷美得遗世独立

 AYZTLI 2021-01-16

有一则课文,沸腾了三代人的语文书——《飞夺泸定桥》

1935年,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而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

红军翻山越岭,又遭遇暴雨天气,

到了泸定桥才发现,桥上的木板都被敌人抽掉了。

只剩几根铁索。

© 丹霞天然

于是红军由一个连的战士攀铁链向对岸冲去。

下一个连的战士拿着木板一边攀一边铺桥。

刚冲过对面,敌人又放起火来,英雄们奋不顾身。

箭一般地冲过熊熊烈火,最终渡过天险,及时奔赴抗日最前线。

对大渡河的险峻,课文是这么描述的:

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

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几十年过去了,无数天堑变通途,无数绝地变平川。

昔日的天险,如今变成何种模样?

怀着这个疑问,晓墨去寻找大渡河与泸定桥。

© 嘉州一粟

01

红褐色的河水,仍旧奔腾不息

大渡河大峡谷,又称金口河大峡谷。

西起乌斯河冻坝至金口河,地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川甘县。

刚进入大峡谷,即被他的幽深、险峻所吸引。

是四川与云贵高原之间的天然屏障。

还没进入景区,就看见了景区标示的:

“非开放区,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大幅路牌。

进入景区后,两岸奇峰如削,云雾缭绕。

河水呼啸奔腾,水声震耳欲聋。

公路凌空横挂于绝壁之间,几辆汽车在其中穿行。

适逢阴天,汽车奔驰在横驾于大渡河边的水上公路。

课文里的红褐色河水就在身边奔腾。

流速比汽车还快。

一路伴着河水蜿蜒。

左悬崖,右峭壁。

忽有飞瀑,从高空绝壁直泻而下。

直接落在公路上。

飞瀑水量不大,打在车顶上,轰然作响。

这不就是课文里描述的情景吗?

© 南天竺

心底不禁一惊,如果飞瀑水量再大一些。

汽车不就直接被冲进大渡河了吗?

02

高山峻岭,壁立千仞

岂一个“险”字了得

大渡河峡谷虽然只有26公里长。

但平均落差在1000-1500米间。

最深处达2675米。

比世界第一科罗拉多大峡谷还深542米。

最窄处仅10米,比世界最窄峡谷虎跳峡还要窄。

有古人形容大渡河峡谷:

邃岸天高,空谷幽深,

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

© Wangyiidilinnn

汽车在峡谷中穿行。

两岸峰峡迎面而来。

湍急的河流,险峻的山势。

每一处拐弯前都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

大渡峡谷山势雄奇,大气写意。

披麻皴、云皴、大斧劈皴……

人在画中行,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河图景在面前徐徐展开。

从高处俯瞰峡谷,宛如巨龙,劈山而卧。

而在大峡谷的两岸,水衍生出许多的支流,谷衍生出许多支沟。

最险的沟就是老昌沟了。

© 南天竺

沟的两边平行上峙,山壁陡峭,直插云天。

沟深达200余米,宽仅50余米,人称“一线天”

白熊沟则是最美的一条沟。

全长达7公里,喜欢徒步的旅游达人可以沿着白熊沟丰抵大瓦山南麓。

沟内草木丰美,遍地奇花异卉,

溪流清澈,飞瀑星布,

每个小角落都可能深藏大自然的奇境。

© 忘忧行

03

寻找泸定桥

找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大渡河峡谷险峻依然,

却已不是晓墨记忆中的《飞夺泸定桥》中难以征服的天险。

现今人们可以通过公路、铁路、桥,跨越深不见底的峡谷。

晓墨尝试在大渡河峡谷寻找当年的泸定桥。

找到了深溪沟大桥。

© 鹃灬

找到了石棉大桥

还找到了一线天桥

© 南天竺

而在关村坝站,晓墨听到了与《飞越泸定桥》般感人的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也是中国军队,靠着铁揪、炸药、人力。

逢山筑路,遇水架桥。

硬生生地凿出了成昆铁路。

成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成绩是耀目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这段铁路每公里的钢轨下,都埋葬着铁道兵战士的遗骨。

热血证忠魂,飞越泸定桥的红军战士如是,铁道兵战士亦如是。

晓墨最后找到了一条铁索桥。

木板横铺在铁索上,横亘在两山之间。

脚下便是湍急的河水。

铁索桥仅容两人并肩,走上桥便摇摇晃晃。

难以想象当年的情景,狂风暴雨

河水上几条铁索,对面是敌人密集的子弹和疯狂喷射的火苗。

没有任何防御设备。

© 鹃灬

红军战士就以血肉筑成一条桥。

奔赴抗日的前线。

04

白云深处有人家

中国人的专属美景

© 随风

大渡河峡谷景区有个费解的规定:

外国人禁入,本国人免费。

晓墨不知道大渡河为什么多年坚拒外国人。

但我非常同意将大渡河作为中国人的专属圣境。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滔滔河水之上,崇山峻岭之间。

隐藏着数十个村落,其中还有少数民族村落。

其中古路村是路程最为险峻的村落之一。

© 随风

如果要去古路村,先停车在一线天桥。

再从公路边一条骡马道开始攀登。

爬山到斑鸠咀,再到古路村。

© 户外阿J

在古路村,可以俯瞰山谷。

还能感受到鸡犬相闻的桃源感觉。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

居住在峡谷深处的居民。

还依靠跨江溜索和天梯才能与外界接触。

© 随风

现在虽然还需走挂壁登山道。

但至少保证了村民们的安全。

© 折返1435刘嘉烨

在峡谷美景中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时,请大家务必记得曾有无数先烈。

曾为今天的美丽景致舍命前行!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

晓墨:冰雪聪明,貌美如花,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闲来撰个文,抽空离个家。四处走走停停,装作偶遇他。把酒讲故事,管它真与假。

背包行天下,远方最潇洒!

【汇客廰旅行】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新媒体社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