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南某富水边坡病害处治方案讨论

 悠游2019 2021-01-16

一、概况

某边坡位于高速公路K135+530~K136+01段,长480m,为典型的“M”型地貌,最大坡高为26.3m。坡体主要由含高岭石全风化泥岩构成,具高液限和弱膨胀性质。下伏灰岩,且多有溶洞发育。坡体地下水相当丰富,常年渗水。

图0 施工过程中的边坡全貌

图1 含高岭石全风化泥岩

图2 具高液限泥岩风化层

工程开挖施工的过程中多次发生滑坡,最后采用:

1)1:1~1:1.5的坡率分级设置后,全坡面采用锚杆框架、锚索框架和锚索十字梁加固。

2)依据不同滑坡性质,在不同路段的坡脚、一级平台、二级平台设置纵横向间距为1.0m的钢花管微型桩+桩头锚索。

3)逐级设置了长约10m的仰斜排水孔进行处治的措施。

图3 原设计的不同路段的代表性断面

二、病害现状

工程通车后半年后,边坡坡脚边沟出现大范围受压倾斜和开裂,坡脚钢管桩挡墙变形,各级边坡渗水严重,若不及时治理,将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滑坡而危及高速公路。

图4 二级渗水严重

图5 坡脚边沟倾斜、开裂,汇水严重

图6 坡脚挡墙出现贯通性剪裂缝

图7 锚头出水严重(注浆不密实)

三、应急方案建议

由于坡体地下水位过高和坡体锚固工程质量欠佳,造成坡体变形。基于此:

1、建议尽快从一级边坡坡脚开始设置长度不小于20m的仰斜排水孔对地下水进行忙疏排,降低坡体地下水位;尽快完善坡体地表排水工程,防止坡外汇水进入坡体。

2、由于各级边坡上目前变形迹象不明显,故建议加强监测,核查应急排水工程实施后的坡体稳定性提高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采用下一步处治工程,确保边坡顺利渡过雨季。

3、由于目前坡体表现出的滑面较原设计的深度要大,故建议结合工程施工质量,核查原设计加固工程力度能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必要时宜在坡脚挡墙设置面板式锚固工程,在坡面上设置十字梁锚索工程对坡体进行加固。

图7 建议应急地下水疏排工程

本工点的经验教训是:水是路基工程的痛点,质量是路基工程的疼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