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理论探讨和一个工程材料使用说明

 悠游2019 2021-01-16
一、关于地震状态中水在平推式滑坡中的作用
在平推式滑坡中,滑坡的滑面产状往往近水平,甚至反倾,滑坡滑动的动力就只有来源于水的作用力。而水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坡体的中发育的竖向裂隙在被水充满后,将对滑体产生静水压力对滑坡产生推力。而当这种作用与地震下叠加后,水压力将演化为超静水压力。且地震烈度越高,坡体中产生的超静水压力就越大,将直接导致水作用于滑体的推力成倍或成几倍的增加,这将大大增加了滑坡的下滑力,从而大幅降低了滑坡的稳定性。
2、平推式滑坡的滑面多为粘粒含量和含水量较高,甚至是处于饱和状态下的软弱层。而这个软弱层往往是相对隔水的,就造成软弱层在地震作用下将会在滑面部位形成水膜。水膜的形成将大大减小滑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导致滑面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大幅降低,即滑坡的抗滑力(摩擦力)大幅降低,从而进一步降低滑坡的稳定性而有利于滑坡的发生。
以上两种水在平推式滑坡的中作用并不一定同时出现,尤其是对一些小型滑坡,或者滑坍中,可能只有水压力就可以使坡体发生变形。但对于一些大型或巨型滑坡中,却往往是两种作用同时出现。
案例:某高铁的某4亿方黄土古滑坡,滑面厚度近300m,上覆于第三系泥岩上之,两者接触面近水平。古滑坡后缘拉裂槽深约300m而被后期黄土填充,区内设防烈度Ⅷ度。该滑坡的形成就是在Q1时期坡体在强震作用下导致充填于黄土垂直节理中的地下水形成超静水压力,滑面在下伏泥岩的隔水作用下在地震时形成水膜而有效降低了滑面抗滑力,在与水平地震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造成黄土坡体脱离后部山体,以4亿方以上的规模向前滑动而形成了平推式巨型滑坡。
但这类滑坡发生滑移后,由于后部拉裂槽形成了良好的排水通道,故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由于水压力无法再次蓄积而不会发生再次滑坡。

图1 黄土滑坡下伏的产状近水平泥岩

图2 黄土陷空
二、级配良好与级配均匀材料的应用对象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会用到级配良好的材料,而有时又会用到级配均匀的材料,这造成有些技术人员分不清两者的应用对象。
级配良好就是大小不同颗粒的材料搭配较好,这类材料有助于形成较好的压实度。因此,这类由于材料大小搭配良好的材料往往压实后孔隙率较小,它们之间“长短枪”的火力合理搭配有利于共同抵御外界的压力,故常用于路基、场地填方。
级配均匀就是材料的颗粒大小相近,这类材料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透水通道,如果能分层相互搭配就能形成的较好的反滤材料。因此,这类级配均匀的材料往往有着较大孔隙率,它们之间的“整齐步伐”有利于形成盲沟、渗沟、盲洞等的反滤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