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度电子战】岁月•年轮•电子战(上)

 国际电子战 2021-01-16

国际电子战2010-2015

二0一0年 

春天里,电子战

回首曾经的2010,会想,如果将其放到电子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一年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

2010年10月,“老乌鸦”协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了第47届国际电子战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变化环境中的电子战”。大会向1000多名与会代表播放了一部电子战形象宣传“大片”。片名直抵人心:“You are EW!”——你(们)就是电子战!

的确,对外界而言,电子战不能只有高深的技术、神秘的装备,电子战从业人员应该是电子战具体而生动的代表,其境界和行动更决定着电子战的方向与前途。

当今时代,有需求,技术一定会向前发展,有经费,装备也一定会推陈出新,而电子战能否持续健康地繁荣,更多的要取决于对电子战的认识和定位,但这不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必然提升,特别是当前新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在扩展了人们视野和思维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电子战形成着冲击。

于是,重新认识21世纪的电子战,思考当今电子战的战略定位就成为贯穿2010年电子战行业发展的主线。“老乌鸦”协会5月公布的电子战白皮书《21世纪的电子战》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也反映出对电子战定位的紧迫。

经历过信息战的大潮,电子战行业对当前的赛博战或许不应该感到陌生,当Facebook上的信息被视作赛博武器时,其实不难发现,从防御科技和工业的角度讲,很多讨论已不是在一个层面上展开的了。

不过,重塑电子战的需求真真切切,仅仅宣传其重要作用显然已不够给力,随着电磁频谱的广泛应用,电子战的定位必须随着技术和时势而不断发展。美国电子战界近期的举措,一是拓展电子战的范围:《21世纪的电子战》明确指出,应在电子战的组成中增加电磁频谱控制,并与电子攻击一起构成电子战的两大基本要素;二是提升电子战的站位:美国战略司令部和美国空军都提出电磁频谱战的发展构想,从针对敌方电子设备与系统拓展到控制整个电磁频谱。两种举措殊途同归,都是要从电磁频谱或电磁空间的角度来定位电子战,以更长远和更具战略性的角度扩展电子战的范围、提升电子战的地位。

 2010年末,美国国防部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电子战界的关注。国防部对信息作战重新进行了定义并对战略司令部下属的联合信息作战中心(JIOWC)进行了机构调整,将以前JIOWC管辖的电子战部门剥离出来,继续留在战略司令部,剩下的其它部分转移到联合参谋部。普遍认为,这是美国国防部将加强电子战的信号,并为后续构建强大的电子战机构提供了可能。这些举措刚好与《21世纪的电子战》中的倡议相吻合,或许这正是电子战行业呼吁和努力的结果。

2010,电子战波澜不惊。

但电子战未来发展的种子已经播撒,在春天里……

二0一一年 

这一年,2011

匆匆,又一年。

年初,“老乌鸦”协会主席曾提出一个问题:2011年会成为一个电子战年吗?

岁末,当2011年的日历翻完,答案,在风中飘扬……

这一年,美军突袭巴基斯坦,击毙了本·拉登,取得了反恐战争的巨大胜利。

这一年,北约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推翻了利比亚政权,美国EA-18G首次参加实战……

尽管与当年“黄金峡谷行动”以及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电子战轰轰烈烈的胜利不同,但电子战在这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中的巨大作用再一次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美军的反恐追杀,电子战悄无声息地进行着,而利比亚战争中美军强大的电子战能力让参战的欧洲国家深感自身电子战的欠缺所带来的掣肘与尴尬。套用那句老话,电子战或许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电子战却是万万不能的。

这一年,美军的“小型空射诱饵”得到长足发展,“下一代干扰机”研制紧锣密鼓,高功率微波导弹首次试验……

这一年,“全球鹰”四处出没,“哨兵”神秘坠落,无人机分外惹眼。

这一年,美国大幅削减军费,而电子战的发展却逆势上扬。

如果说2011年是一个电子战年,那么其最大的亮点或许不在装备、也不在某项技术或某次行动上,而在于电子战的发展战略。没有急风骤雨式的激荡,更多的是和风细雨般的润物无声。2011年,成为电子战发展历程上的一个战略年。

21世纪的军事斗争,电磁频谱无疑是新的战略制高点。长期以来,电子战界都在追寻一种真正革命性的作战能力,不仅要对威胁做出应急式反应,更要为控制电磁频谱提供创新而持久的解决方案。电磁频谱控制(EMC)概念的提出为电子战注入了新的内涵,必将成为电子战发展的新起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未来电子战的重要组成之一,电磁频谱控制将以协同的方式集成所有频谱用户……

2010年,“老乌鸦”协会发布了《21世纪的电子战》白皮书,这是一种战略宣言,而从新任“老乌鸦”协会主席——一位退役女上校文章的字里行间,似乎也可以感受到“频谱控制,舍我取谁”的豪迈。

如果电磁频谱控制是面大旗,电子战一定要扛住,如果电磁频谱控制是个高地,电子战一定要拿下;这不仅仅关系着未来几十年电子战专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决定着战争的胜负。正是在这样的战略下,电子战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模式在悄然转变:NCCT系统深刻影响着战场指挥控制;机载电子战的功能扩展至引导攻击,并在比利亚战争中实际应用……

当“老乌鸦”协会第48届国际研讨会在华盛顿召开时,这一年电子战的发展也进入一个高潮。大会盛况空前,分会议题多达十六个,核心就是要通过电磁频谱夺取战争的胜利。

控制电磁频谱、通过电磁频谱夺取胜利,这就是21世纪电子战发展战略。

大幕已经拉开,就在这一年,2011……

二0一二年 

远眺电子战

经过了2012的“末日”历练,新一年的太阳照常升起,时间继续。

只是岁月太匆匆,过去感觉是遥远未来的2000、2010都已成往事,且渐行渐远。时不我待,于是,展望2020、2030……

时间,是很好的坐标,对一个行业而言,发展无论快慢,光阴都将为其留下生长的年轮,时粗时细……

不过,时间也非唯一的尺度。在电子战领域,重大的战役、伟大的技术突破与发明往往是衡量其发展进程更好的标志。于是,站在战争和技术装备的高台,眺望远方未来的电子战……

如果说上个世纪海湾战争展示的是信息化装备与机械化装备之间的较量,是电子战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那么随着各种新型装备的大量服役以及美国“空海一体战”战略的实施,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出现更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斗:F-22、F-35的实战、五代机与四代机的较量、五代机之间的对抗……,下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与电子战更加息息相关、成败相连,新的战斗环境中电子战的作战模式必定有别于海湾战争,它会是什么样呢?哪些电子战技术、装备会成为下一场战争的中流砥柱,哪些必须改进变革、哪些又会被无情淘汰?

作为新型电子战技术装备的验证场和未来发展的导航器,下一场战斗会发生在哪一年?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但它迟早会来。在它到来之前,一切核心的任务都应该是为之做好技术、装备及实战的充足准备。

电子战是高科技的较量,伟大的技术或装备是书写历史的“笔”。2012年,美国试验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就具备改变历史的潜能。这种电子战武器是如此令人神往,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都有媒体报道其得到了“首次应用”,但它的研发却如此艰辛,从理论到实践,已然走过了四十多年。美国此次试验成功的高功率微波电子战武器似乎离实战更近了一步,而它的真正战场应用,在电子战历史、甚至人类战争史上都将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代干扰机”、AESA电子战、认知电子战……,这些电子战发展征途中的一个个路标,在前方闪现……

岁末年初,令人特别想念的还有那位名叫“舒特”的 “老朋友”。它魅力未减,神秘依然。无论如何,期待着真正认识它的那一天。

回望2012年,虽无重大战事发生,但静悄悄中出现了一次历史大转折:数百年来,亚洲防务支出首次超过欧洲。这似乎预示着什么……

山雨欲来,电子战风帆正满!

又一年,

遥祝安好,气定神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