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巍:写书法一定要懂文字

 沧海一粟1951 2021-01-16
来源:京华时报 吴巍 简帛书“种豆得瓜”

吴巍 简帛书“室有蕙兰香”(下联)

  吴巍 简帛书“书存金石气”(上联)

  “吴巍简帛书法艺术展”目前正在北京第九届园博会展出。北京简帛书法艺术院院长吴巍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失散2000多年的简帛书法进行整理、研究和创作,并出版《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吴巍于10月17日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现在很多人写书法,但不懂文字,写书法一定要懂文字。

  30年研究简帛形成书体

  >>关于创作

  “吴巍简帛书法艺术展”是个特殊的展览,它与本届园博会同时开幕、闭幕,且展场位置就在园博会的古民居内。作为园博会期间的重要艺术展览,在古香古色的老北京四合院里,吴巍的简帛书法就在园子里向游客展示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字艺术。

  本次展览共展出80余幅作品,同时还有简帛文演变过程的文献资料。吴巍介绍,简帛文的使用时期从春秋战国到魏晋,长达千年,但是后来失传了。“从字体上来说属于篆书到隶书的过渡期,而现在的行书、隶书、楷书都是由简帛演变过来的。很多失传的字体后来被人逐渐发现,比如甲骨文是清末才发现的,而明清之前的人都没有见过,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比他们幸福。”吴巍说。

  简帛是写在竹简、木简和帛上的文字,帛因为难以保存而更为珍贵。光绪年间,简帛文在敦煌被发现就运到英国,王国维和罗振玉去英国看了后编了本书《流沙坠简》,由于赶上战乱,只好到日本出版,发行的很少。上世纪70年代,湖南马王堆的出土文物震惊世界,里面最珍贵的就是帛,大约有十几万字,记载了很多经典著作。

  吴巍研究简帛文完全是出于爱好。吴巍从小就喜欢书法,早期写隶书,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的消息让他很兴奋,也由此注意到了简帛文。但是,早期通讯不发达,而且关于简帛文的资料也很少,吴巍就养成了见到“简帛”二字就痴狂的小毛病,凡是见到关于简帛文的书他都要同样的买两三本。

  简帛文是门文字学,如何将其变成简帛书法,吴巍用了30年的时间。与其他书法不同,简帛书法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当下却是新生事物,新在于没有人这样写。“简帛是近40年来才发掘的,从文字学上来说它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书法上是薄弱的。”吴巍说。

  每个字皆考证出处再写

  展览中最大的一幅作品《沁园春》高3米、长15米,写每个字都用了6分钟。为了写好这幅字,吴巍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打草稿,用两天的时间一气呵成写完。吴巍介绍,写书法一定要写得很慢,不然字就飘了,而他写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把脑子清空、电话关掉,一点干扰都不能有。“大字是用身体写的,很难创作,我写完这幅字半个月也缓不过劲来。”吴巍说。

  简帛被发现后,如何从书法角度重新进行创作成为吴巍作为书法家重要的使命。吴巍把金文的质朴、大篆的古拙、小篆的秀美飘逸、隶书的大气糅合为一体,升华成一种有较高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简帛书法,其中蕴含着中国书法特有的结构和美感。

  吴巍的简帛书法中,不仅有法,还有文字的演变过程。为了写好一个字,吴巍会考证十几种资料,让每个字都有出处。“中国书法一定是法的,起笔落笔都有交代,不是乱写的。”

  >>关于大字典 让更多人知道汉字的由来

  看似简单的简帛文,其实难在对文字的整理和挖掘上。为了让简帛书法更好地流传下去,吴巍用30年的心血编排了《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并以字典的字头出版了字帖,让简帛书法更好地传播出去。

  最初做大字典的时候,吴巍只是出于让自己在书写时有系统可循,慢慢地他发现这本字典可以服务更多人。大字典分五部,含8200个字,第一部重达9斤半,有1200个字,五部出来后相当于《新华字典》里的字,都有简帛文的考证。在大字典的编排上,吴巍也是独具匠心,以说文解字的字头为序,从说文解字、甲骨文、金文、秦简、汉隶直到吴巍写的简帛书法,每个时期的汉字按列排列,文字的演变过程一目了然。

  “简帛在文字的链条上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学术性的东西必须一是一、二是二,即便是一个对联也需要查很多资料。”吴巍对文字很严谨,通过这部大字典,他对书法的认识都呈现出来了,也让很多人明白了文字是如何来的。对于大字典的去向,吴巍认为留给国家是最好的。

  >>关于书法现状 书法要去掉毛病留下规范

  中国自古有用毛笔写字的传统,而有一段时间,人们似乎忘记了这项原本就应该有的技能。“国家也意识到了文字和书法的缺失,所以现在这方面投入力度很大。”吴巍说。

  书法要有法,有其规则,吴巍觉得现在书法上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泼墨就是写字,违反传统;二是写字以丑为美。吴巍认为,当代书法不能完全和以前的书法一样,但是变化还要以传统为基础的,变得更好才是标准,东倒西歪的字并不美。

  “现在很多人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认为拿起笔来就可以写字,其实书法要求很严格,运笔、内涵等,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中国书法发展到现在有自己的法则,要去掉毛病,留下规范。”吴巍说。

  >>关于生活 全身心教徒弟传统简帛书法

  年届60的吴巍生活很简单,每天早上起来写字,很少应酬。“做艺术不能有所图,开心就去做,不能抱有太多欲望。”吴巍说。

  几十年来,吴巍就在简帛书法中徜徉,考证出一个字、写好一幅字就是他最大的乐趣。吴巍每天睁开眼就是写字,在家里更有独特的领地,不仅他写字的东西家人不会动,写字时家人也会给他绝对安静的空间,家里大小事情则均由妻子负责。

  来北京将近4年后,吴巍又多了一项新的工作——带弟子。慕名而来的学生让吴巍很有信心,这说明简帛书法被大众认可,因此他也全心全意地对待弟子,希望简帛书法得到传承。吴巍给弟子留作品,然后认真地将所学毫无保留地逐字教给弟子,让他们少走弯路。“估计到明年,我这些弟子就可以独自写简帛书法了。”说到弟子,吴巍总是很骄傲。

  >>关于市场 规范的市场利于弘扬文化

  吴巍的作品先后在2011年和2012年在北京嘉德拍卖会上拍出佳绩,对于市场,吴巍显得很淡定。

  “艺术家必须要有市场,因为艺术也是辛勤劳动,艺术家穷其一生做的事业,给些回报是应该的。”吴巍将简帛书法当成自己的爱好,也是终身的事业,他认为,很多艺术家要靠市场来生存,艺术家也需要经济来源,自古以来的艺术家都是这样,连齐白石也不例外。

  艺术家和市场的关系在西方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吴巍认为艺术家作品进入市场也方便让更多的人正规地收藏作品。

  “形成正规的市场制度,也利于文化的弘扬。”吴巍说。

  ■创作十问

  1.创作时间?早上起来就进书房。

  2.每天创作多长时间?不定时,如果有时间的话就连续创作。

  3.最喜欢的书法家?赵孟頫、吴昌硕、米芾等。

  4.最喜欢哪种字体?简帛体、石鼓文、隶书我都喜欢。

  5.创作时是否介意被打扰?介意,我创作的时候要绝对安静,一点颤动都会打扰到我。

  6.经常看哪些书?看研究文字的书比较多。

  7.最满意的作品?《沁园春雪》。

  8.作品写得不满意怎么办?撕掉,然后用水泡烂。

  9.与其他书法家有没有深入交流?不多,我与学术界的人和收藏家刘文杰交流比较多。

  10.创作中最困难的是什么事情?情绪不好会影响创作,找不到感觉是最可怕的。

  京华时报记者 顾博

  人物图片由京华时报记者 任峰涛 摄

  作品图片由北京简帛书法艺术院提供

(来源:京华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