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方面,周二仅有永安转债申购,无上市。 周一收盘后,中国神华发布公告,表示于11月23日回购神华H股129万股,回购价格在14.40港币-14.54港币之间,不含交易费用共耗资18,718,580 港元。 钱不多,仅仅花了0.19亿港元。 但这种花小钱的行为更多是一个宣告,表示回购正式启动,因为此前神华股东大会曾通过一项议案,涉及对董事会50亿元H股的回购授权。 0.19亿港币的回购也许只是开胃菜,一场50亿回馈股东的大餐或拉开序幕。 真有可能是一场大餐,因为本次神华的回购相当实诚,购回的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会实质性增加每股权益,提高每股分红派现能力。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些空泛,举个例子。 A公司净资产1200亿元,总股本(公司所有权分成了多少份)120亿股。 如果公司净资产价格回购20亿股,并将之注销,总股本就变成了100亿股。相应的,公司净资产也会减少一些,但减少的是货币资金,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并没有减少。 同样的1亿股,在回购之前拥有公司的1/120,回购后却占有公司的1/100。 原股东一分钱没出,却对公司盈利分派权、实质性资产的所有权都增加了。 因此,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对股东来讲是一种实质性的利好。 当然,神华回购注销的利好会更明显,因为神华H股的市净率是0.71,也就是神华H股在市面上是以净资产的7折在出售。 再套回上面的例子,公司在回购20亿股之后,净资产还有1060亿。 在回购之前,每股净资产=1200亿/120亿=10元;但在回购之后,每股净资产=1060亿/100亿=10.6元。 也就是说,经过一番回购,原股东不止每股对应的公司权益变大了,甚至连净资产都变多了。 你说,这利好怎生得了,这真是吃饱还带打包的。 与此同时,回购股份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好处——维稳股价,当股价短期受到冲击时,回购资金就可以冲进来买买买,把股价给稳住。 相当于有个身影在旁边说“别怕,尽管涨!跌了我来扛”。 最近几年,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时候,也多往是股价的阶段性低点。 比如,九阳股份、永新股份、富森美、上汽集团等,都曾实施股份回购而…。 这里只举我关注到的例子,还是有些公司在公布回购后虚晃一枪,最终没买,股价依然不住滑坡,骗了无数散户接盘。 我们接着回到中国神华的回购事项上来。 尽管用于注销的股份回购非常美好,但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好物不坚牢。这种好事情,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么地真切,就连神华也不例外。 我搜了下消息,从2009年至,13年间,有8年神华董事会都获得了回购授权,但在今年之前,一次都没有实施过。 说了这么多,原来以前画过很多次饼,切! 这就让很多人怀疑,本次的大餐,可能就只有0.19亿港币的小菜。端出来逗人玩的。 但窃以为,里面还是有文章的。 这一点还得从神华的市场表现说起,以A股为例。 神华自上市以来,一直都不太带劲。 公司发布回购股价的空气炮,更多就是在给市场打气。 但最终还是因为自身花钱的地方不少囊中羞涩或者其他原因而作罢,反正就是一直在空吼。 但这次,动了一点点真格的。 细细想来,大概有三层原因。 一是,投资支出高峰期已过,现在需要的投资支出越来越少,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上图是2008年-2019年神华再在建工程) 二是,账上钱确实太多了,最新的三季报金额1336.01亿,确实没地儿花了。 (上图是2017年四季度-2020年三季度神华帐上现金) 三是,这家公司确实比较肯回报股东。 虽说有大股东国家能投持股70%的因素,但摆明车马分红,让小股东也享受到实惠,已经很不错了。 公司上市14年,累计分红2341.01亿。 最后说下,有神华,之前在10月16日讲过,6%仓位。后来在10月底又加了一些,目前12%左右。 我很想说正(yun)如(qi)预(ting)期(hao),但更想说的是,上述观点因为持股的原因,有屁股决定脑袋之嫌。 看看就得了! 顺便再说下,未来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没谁规定开始回购之后股价就要涨,没这说法。 而且,对于接下来神华是否会有下一步动作,我认为概率很大,但依然是未知。
|
|
来自: 昵称298476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