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安六屿四月行,故地重游总关情!

 福安百姓网 2021-01-16

福安六屿四月行,故地重游总关情

(手机拍照)

  在中国闽东,有一条长长的河流汇聚多条支流,浩浩荡荡自北向南流经福安全境。这条河上游叫交溪,中上游叫富春溪,中下游叫赛江,下游叫白马河。

  我的老家叫下塘,古称凤塘,就在赛江下游东岸。伫立岸边,只见江水浩淼,波光粼粼。左前方江面上有座岛屿,岛上树木葱郁,像一艘永不沉没的航船泊在江上。

  此岛便是下白石镇的六屿,因其与四周原有大小六个岛屿,故名之。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有客轮往返于下白石与赛岐之间,六屿便是其中一个中途站。

  六屿南距下白石镇区3.5公里,西距顶头英平村0.5公里,东侧与湾坞镇徐江村遥遥相望。北端礁石上建有灯塔,南与马头、下白石、白马、马栏,北与林炉、奎住、长岐、苏阳等处灯塔遥相呼应,是赛岐港通海航道标识。儿时,两岸灯火稀少,每当夜幕降临,灯塔一闪一闪的,十分耀眼。伴随长长的划破夜空的汽笛,浪涛一波高过一波,就知道有巨轮正归港,或远航。

  据搜狗百科介绍,六屿岛南北长0.86公里,东西宽约0.23公里,面积约0.2平方公里。由火山岩构成。中部低,南北高,最高点海拔25.4米。多沙岸,间或岩岸,岸线长1.91公里,表土为红壤和沙质土,年均温19.2℃。

  老家虽与六屿只一水之隔,但数十年来从未上过岛。近日,常有网友在微信晒六屿照片,深深被其古老的建筑与旖旎的风光吸引,上岛一游的欲望被点燃起来。

  4月10日适逢参加顶头学校的教研活动,看活动结束时的日头还很高,便请家住六屿的郑老师当导向,带我上岛一游。

顺着英平村口公路外侧田里那条笔直的水泥路,很快就到江边。江边有有两座码头,近年新建的是货物码头,而那座旧的是建于1976年的客轮码头,外观有些破旧,但依然可用。两码头间有座亭子,曰莲花亭,墙上写有摆渡人的手机号。

  此时是下午四点半,正逢涨潮,江水蓝莹莹的,十分清澈。站在客轮码头上,视野十分开阔,江上船只横斜,岸边村落星布、厂房林立、船坞吊塔高举,山上果树成林。六屿更是近在眼前,那码头、楼房、教堂历历在目。沐浴着这拂面不寒的杨柳风,看着这如诗如画的青山、碧水、茂屿、繁村,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稍等片刻,接到我们电话的艄公便突突突地驾着铁壳渡船来到跟前。跃上渡船,心儿便随着船儿在水面跳跃。啊!六屿,我来啦!

近了,近了!外围的两个无人岛被我们撇在了身后,岛上如盆景似的小屿被我们撇在了身后。对不起,我们有更宏大的目标。

  上了岛,我们无暇寒暄,无暇客套,顺着环岛护堤,朝岛上最宏伟最豪华的建筑物一一天主教堂直奔而去。由于六屿特殊地理位置,过去村民多从事"跑船”搞运输与商贸,走南闯北,极易接触与接受新事物、新文化。因此,天主教很早就在这里落地生根。据说,之前岛上有三座教堂,目前仅存的这座是近年新建的,很高端大气,听说当年落成时祝贺的场面十分壮观。

据郑老师介绍,六屿分上、下屿有2个自然村,原有260来户1140多人,因居海岛,村民多数从事海运、造船、商贸行业,少数从事渔、农业,因此旧时岛上生活较富庶。但受海岛交通限制,现在村民多迁居赛岐、下白石、福安、宁德等地,岛上只有60多位中老年人居住。

  看过教堂,我们继续向南端走过,端点处建有一个船坞,坞中停着一艘正在修理的货轮。站在船坞坝上向南眺望,动车铁路大桥与高速路大桥十分亲密地并肩横跨西东。东边江面上,绵延千把米的养挂蛎浮标,如一条长龙静卧在那里,也十分壮观。

  从船坞出来,依旧按逆时针方向环岛而行,半路遇见一棵大树被强台风吹倒在地,刚好构成一道别处难以一见的天然拱门。好玩的是树干上,还卡着一把单手锯,给了我们装模作样的道具。

  穿过"树门”,前方便有这样两座别墅豪宅,掩映在果树丛中,让整个岛屿生色不少。郑老师带领我们撇开大路,左拐走进田间小路,寻访那处古宅。

  这处古宅可算高墙深院,单看门首的造型与做工,就能想像出当年宅院主人雄厚的财力与不凡的修为。这大门与我之前在坦洋村见过的王家一号二号大院的大门造型一致,都十分讲究。大门两旁各用青砖砌出半堵马头墙,覆以檐面,硬生生造出半个门亭来。

  亭下是大青石门槛门框门楣,楣上有额,额旁有画池,池中有字画,只是年久失修,字画已模糊不清。再加上左右廊庑砌就的高大的鞍形马头墙,马头同样雕花描字,极尽繁缛,无从显示着明清闽派建筑的恢宏与雅致,温润与隽永。

  从那位七十多岁,热情好客,又充满自豪感的宅主人的介绍中,知道这一座房子是他爷爷手上盖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这座老宅坐北朝南,三进四扇五透三天井。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主座,第三进为后廊庑。门厅与主座之间设天井,天井两旁设回廊、廊庑。主座中间一透为前厅后堂,后堂又设天井。左右第一透为前中后卧室,第二透为厢房。这座老宅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后厅堂月门外,又辟天井,又建廊庑,构成后院两重墙两道门的特别格局,让人生发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叹谓。

  除马头墙上题字塑花极其精致外,房内柱头、梁尾、斗拱、门楣、窗格等处都是精雕细刻,让人赞不绝口!

  锦桌、八仙桌、门环、联扣、础石等遗存下来的物件中,也能看出昔时宅主人的富有与品位。

  之后,我们还瞻仰了旧教堂遗迹,并登上上百级台阶,参观了建在岛上最高处的六屿小学校迹。站在空寂无人,唯有那棵大樟树依旧满树芳华的校园里,感概万千!

不知不觉近两个小时过去了,太阳西垂,在江面上投下浓厚的身影。我们站在堤岸上,向上屿投去渴望的一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六屿。

再见了,六屿!但我一定还会再来,再来瞻仰当年苏区海上交通站旧址,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美丽六屿,海岛风光,令人神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