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安甘棠颇具传奇色彩的石笋山弥陀寺探秘

 福安百姓网 2021-01-16

福安甘棠石笋山弥陀寺探秘

近日偶发记忆,福安甘棠镇铜坑里村后颇具传奇色彩的“石笋寺”,已许久不曾光顾了。但不知该寺当家电话号码,又不想当不速之客,只好在微信朋友圈发出求助消息。万能的朋友圈三五分钟内就有“宜佳”告知,故联系上当家师父,从甘棠镇区向西,径直前往:

沿着104国道牛柏洋村过一点,改向右边的山岭片水泥乡道,车程不足20分钟,经过洋中、山下和何厝村后,便来到了一个分岔路口,右去山头庄、可洋村,左往铜坑里和“石笋寺”:

所谓“石笋寺”,是当地人对“石笋山弥陀寺”的简称,其正名是“福安甘棠弥陀寺”,位于铜坑里村后,坐西向东,原建于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因寺后有大小两个巨石峰,形如竹笋而得名:

原来经铜坑里村去“石笋寺”只能走山路,徒步1567级石阶方可到达。但现在全程水泥的盘山公路,方便了信众和游客们顺利到达。

沿着“石笋寺”后面通往赤溪镇社洋村方向的石阶山路攀爬,可至石笋双峰的小峰顶:

目前正值初冬,这里风景秀丽,周边红枫满山,十分艳丽:

当地人将“石笋寺”誉为“南国小泰山”,身临其境,石笋双峰高峻磅礴,可见泰山缩影;周边自然风景虽然小巧玲珑,但又不乏逶迤幽远。寺前的小岭、山头庄等村落,近在眼前。天气晴朗时,石笋峰顶,可极目至赛岐镇的苏阳村:

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据称这里的石笋双峰,一直以来惠及十里外的赛岐镇苏阳村的风水。据说历史上每年八月十五月圆时,苏阳村刘氏宗祠前的两口方形池塘里,便有一对奇特的山峰倒映其中,这对山峰便是这里的石笋双峰。因此景观,双峰如烛,隐约燃于天际,故苏阳人称之为“烛照苏阳”奇观。的确,历史上苏阳这个村的风水也好的出奇:南北宋两朝就出了十七个进士、一百多名大学生,还出了个福建省独一无二的文武双状元刘必成(湖南总管)。到了明朝,又出了个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刘中藻,为福安保卫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到了现代高考,苏阳村又出了五百多名大中专学生……苏阳也因此获得“闽东第一学村”誉名。

据说最早发现石笋双峰胜景的是释行成法师,他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毅然舍去了香火旺盛的甘棠东峰禅寺,孤身到此兴建弥陀寺。在闽东地区甚至更广的民间,释行成法师被简称为“九指和尚”,世间盛传着他生前精诚求佛,以及后来修成正果的神奇故事:

相传“九指和尚”十来岁出家,一生中有着非凡的求佛信念。他32岁那年自己点燃左手无名指“燃指供佛”,又闭关三年后,云游四海,朝山参学。因为他传播佛教,“九指和尚”在“文革”中还身受牢狱之苦。出狱后,他穿“百纳衣”,连续做了一千场的法会,为民祈福。他生前生活俭朴,这是他平时最好的一身衣裳:

高僧“九指和尚”1988年圆寂,按其遗愿,安葬于“石笋寺”北边一个由石头砌成的圆寂塔内,永远守护着石笋胜境,保世间平安。他的功德,正被人们所传诵,每年引得周边十里八乡的信众和游人前去朝拜瞻仰……

福安甘棠境内的石笋胜境是美丽的,但寺内外的一些扫尾工程,目前仍需要投入资金建设:

现在,一座新的观音阁已建好基础,一尊名木的“四面观音”已运到,后续的筹资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大家前往观光礼佛:

弘扬爱国佛教,祈福国泰民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