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压垮的精气神,用它“补足元气不上火”

 为什么73 2021-01-16

 前言 

气阴两虚的你,可以试试这个在冬天进补不上火的方法。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年底的状态话,那就是——忙,无论是年终总结,新年计划,以及各种积压在一起的工作,真是身心劳累,人疲惫。一年的劳累工作,不仅让人身心俱疲,也容易气阴两虚,如果你最近感觉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的话,就要留心看看自己是否是气阴两虚了:

很容易感到疲累,干什么事都没有劲,身心俱疲;

面色苍白,没有血色,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状态都不好;

气短少言,不喜欢说话,稍微运动一下就会觉得心悸头晕;

秋冬特别容易上火,吃点补品、热气的就口腔溃疡、咽喉痛;

蹲下起来后眼睛容易看到小星星,胸闷。

气阴两虚自然是要养气补气,说到这个,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参,无论是电视里还是小说里,人参都是补气的法宝。《神农本草经》里也说它: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不过人参温燥,加上冬季燥气盛,有些人服用就容易上火,气阴两虚又易上火。对于虚不受补,容易上火的推荐你试试正安的人参玉竹茶,既补气,又能滋阴润燥,每天喝也不会上火。

选用源自长白山的道地人参,大补元气;再辅以滋阴润燥的玉竹;滋肾益精的黄精、枸杞;理气解郁的玫瑰

在组合上,不仅口感有改善,还利用平补而润的玉竹中和了人参的燥,使得整个方子既能补气,又能润燥,好喝不上火。

长白山人参+五味道地原材

既补元气又不上火

▐ 人参中的精品:补元气的长白山人参

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由于开发历史短,人为人为破坏轻,大部分野生源仍保持着很好的生态平衡。

且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所生产的人参质地饱满、坚实、皮色褐黄、有效成分含量高,为参中的极品,正安的人参正是选自这里。

而且,这个人参是长白山5年以下种植的人参,能量比党参浑厚,又没有5年以上的人参那么大的燥性,更适合日常久服。

采摘后的人参经过人工刷选,传统烘干工艺,更多保留了人参标志性营养活性成分的人参皂苷含量,益气补血安神效果更好。

▐ 五味道地原材配伍:不寒不燥不上火,适合冬天

❤ 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滋阴润肺

玉竹:甘平之品,能清能润,亦主心腹结气也。其主虚热者,甘能补虚,平可清热也。(《本草经解》)久服,去面黑䵟,好颜色,润泽。(《神农本草经》)

 

玉竹也是补虚佳品,能清虚热,能去面色枯焦黝黑,白润肌肤。

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之功,故能驻颜润肤,祛病延年。

❤ 黄精+枸杞:益补精气

黄精是中医传统补中益气药,《本草纲目》认为其「得坤土之精,为补养中宫之胜品」。因其味甘、性平、宜于久服,是常用的滋阴补肾药物之一。

枸杞子自古就是滋补养人的上品,性味甘平,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

《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黄精、苍术各四斤;枸杞根、柏叶各五斤……如常酿酒饮。此方能壮筋骨、益精髓、消白发。医学名着《奇效良方》中也有黄精和枸杞子配伍益补精气的论述。可见黄精和枸杞真是天仙配。

❤ 重瓣红玫瑰:理气解郁,健脾降火

玫瑰花性温、味甘。《本章再新》记载:(玫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冶腹中冷痛,胃脘枳寒,兼能破血。

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舒缓、安抚、的功效。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绪烦躁时,喝点玫瑰花茶,可以调节情绪。

人参玉竹茶中的五味食材互相协同,互相作用。用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用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制约人参燥性,消除人参苦味。辅以益补精气的黄精、枸杞,疏肝理气的玫瑰,调和口感。

如此搭配,那些气阴两虚易上火,或是虚不受补,想吃点补品就身体就受不了的人,冬天就非常适合喝人参玉竹茶了。

年底了比较忙,上班又累,想吃点补的又怕上火,但又懒不愿意搞复杂的养生品的人,真是爱上人参玉竹茶了。

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泡一杯,到了下班时间,人都还是很精神的,喝完也不会长痘、喉咙也不疼

泡3分钟,就会闻到香醇的人参、玉竹、黄精夹杂在一起的独特药香,被淡淡的药香环绕,真是太舒服了,入口甘甜清淡,喝完,口腔是润的,回味无穷。

  上班族、学生,平时精力集中、用脑过度、劳累过度的人,也应该常备着人参玉竹茶,给身体充气,蓄精养神,保持学习、工作的活力与效率。

  秋冬想给父母、长辈们补一补身体,又怕送错补品的时候,这款滋补又滋润的人参玉竹茶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要注意,孕妇和哺乳期及婴幼儿禁用,食用真菌类过敏者不宜食用。人参食用量每人每天≤3g,每天喝1~2包就可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