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书法的忌讳有哪些?

 事奴 2021-01-16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或者说很多学书法的朋友都是不自觉的被坏习惯带进沟里了,最后迫不得已放弃。现把“练习书法”分解成“学书法”和“写书法”两个方面来总结一下都有哪些忌讳。

学书法的忌讳

1.忌选贴不精

学习书法选贴是非常重要的,选贴如同拜师,现在很多人都凭感觉选贴,其实这是初学者的一大误区。

一本优秀的碑帖是古人集几十年艰辛用血汗凝成的艺术精华,一部好的字帖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它可以一步一步将你引入书法艺术的殿堂。一部不入流的字帖,可能会让你走很多弯路。

2.忌只注重形式

一说到书法,书写首选“二王”,执笔必是“五指执笔法”,凡写毛笔字必须悬腕………这些都是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质,是错误的做法。

二王虽然在书法制高点,但中国书法的殿堂何其群星璀璨,非独二王而已,所以盲目自闭也是学书法的大忌。

其实执笔习惯,悬腕与悬肘都是因个人习惯决定,并非是不可破的形式。

启功先生就曾说过:“笔不论钢与毛,腕不在低于高。”只要适合自己的,有利于书法学习的,虽“与众不同”又有何妨。

3.忌不临帖

临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它是通向创作自由的不可或缺的桥梁,只有在临帖这一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师古而不泥古,才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关键。

4.忌取法不古

初学书法必须从古学起,是否出色地学习传统,决定着你将来的书法根基,现在很多初学者贪功近利,急于求成,置传统于不顾,追求潮流。

5.忌三心二意

许多朋友学书法只凭着一时冲动的热情,三分钟的热度,写了几笔就放弃了……

书法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的艰苦练习,那些抄近路找捷径临摹易于掌握而书品不高的碑帖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学习书法中,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保证时间,二是提高效率,古今书法家但凡成就卓越着,都是集数十年之功而成,坚持是学习书法的唯一硬道理

6.忌盲目苦练

书法练习一定要弄清书法用笔、结构、章法的基本规则,临摹一定要讲质量,摹其形态,临其神韵,抓住细节。如果不讲质量的一味苦练,其实是在满头大汗的重复错误,一直重复到改正不了,最后只能误入歧途。

7.忌唯我独尊

这就讲到一个心境的问题,学习书法除了临帖学技术,还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不要觉得自己很厉害,容不得别人提的一点意见,对其他的书法不屑一顾,大肆攻击。

8.忌急功近利

学习书法和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天的感悟能力和后天的努力学习同等重要,民间有很多自学成才的高人,他们没有进过科班,但对艺术的敏感和理解会让你惊诧不已,相反,很多所谓科班出身者,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却不思进取,坐吃老本,弃艺术从商,终与艺术绝缘,可见,学习艺术要有痴迷而虔诚的热情,绝不要把它看成一种追逐金钱的手段。

书写中的忌讳

1.忌专用中锋或专用侧锋;宜中锋侧锋并用,须特别留意的是,意在笔前,走笔方向明确,腕宜圆,笔宜方,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

2.忌由快速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均等;宜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忌按笔过重,提笔发飘;宜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按着笔时也轻提。

4.忌用笔失控,送笔不及,力量不到;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还要结实,既有铁划银钩的粗笔,又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5.忌单字中做“眼”,一字中不能多处主笔,互争则败;宜讲究穿插避让,以自然的书写感把笔控锋。

6. 忌书眼过多,随处是眼等于无眼;但也要考虑,中间一行是作品的重点。一幅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此亦名“书眼”,大小字变化相间,轻重字参差错落,才能“放逸生奇”。

7.忌一字一蘸墨,笔均墨匀;重新起笔宜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特别要交代清楚。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无墨时也能看出字中有笔,最忌团状的模糊一片,使用涨墨犹须小心,不能一片狼籍,全无书卷气。

8.忌笔速过快,也忌笔速过慢;快则失势,慢则僵板,宜墨干时速度略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

9.忌呆板或油滑;行草要有楷意,间架稳固,楷书要用行法写,生动不滞。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都要交代清楚,点画与牵丝严格分开,不使笔势有背自然。

【结语】

无论初学书法还是写书法的过程中,都要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好基本功,打好基础循序渐近,别被这些坏习惯带进沟里,别被这些坏习惯拉低了自己书法的档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