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36—540)

 ldtsg1957 2021-01-16
 《悠闲自乐》 

536 《悠闲自乐》 

齐白石 纸本设色

       齐白石(1864—1957),字璜,渭清。8岁时在外祖父办的村学里读过半年书,后缀学,在家放牧砍柴。做过木工,又学雕花木工,成为名手,并兼做画工。27岁后学习诗词文章和绘画。40岁后曾五次远游,七八年间走遍了半个中国,曾游历华山、嵩山、庐山、蜀山、巫峡、阳朔、桂林、长江、珠江、洞庭、黄河,祖国伟大山川,开阔了他的胸襟。齐白石早年善画肖像,颇肖似,着色鲜艳,全是民间写真的传统本色。自六十岁变法后,他的人物画追求一种“似与不似”的写意风格。此幅《悠闲自乐》就是一幅写意但形神兼具的人物画佳作。

 《石涛作画图》 

537 《石涛作画图》 

齐白石 纸本设色

       齐白石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和卖画为职业。在陈师曾的影响下,倾向写意,钦佩徐渭、朱耷、吴昌硕。他的艺术造诣日趋成熟,诗文、金石、书画都有很高的成就。全国解放后,更加辛勤创作,热爱和平,歌颂和平。聘任为中央美院名誉教授,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齐白石对清代画家石涛很是推崇。此幅《石涛作画图》用写意的笔触,淡墨勾写了石涛作画时的神态和气质,很是逼肖传神。

  《人物》 

538 《人物》 

齐白石 纸本设色

       白石老人愈老愈返归童稚,愈表现出一种诙谐感。在这种诙谐感的形象里,表现出白石老人的智慧、风趣,透散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某些丑恶形象的嘲弄。在他的人物画里,他有意将人物画得不成比例或不准确,但这一切只是加强了画面的幽默感,反而给观者造成一种别致的审美效果。在那种夸张变形中,都是自然而然的,绝无造作痕迹,仿佛老人那颗天真的童心。

 《南国诗人》

539 《南国诗人》 

高剑父 纸本设色

       高剑父在提倡新国画时,并没有忽视传统艺术的精华,他在解释自己的艺术革命“并不是要打倒古人,推翻古人,削减古人。相反,古人的经验,有如一件宝贵的遗产,由后人承受”。《南国诗人》显然是从梁楷的《太白行吟图》得到的启发。可以说《南国诗人》是他学习古人的例证。《南国诗人》人物头部稍仰,闭目长须,挺胸凸肚,表现诗人正在咏诗时的神妙动态的一刹那,双手背后捏着书卷,诗人满怀豪爽、潇洒高雅、感情炽热,文思泉涌的神态勾画出来了。而服饰及用线,尤其两手的指甲,古意浓厚,具旧文人风度。两张飘落的树叶,说明了深秋日暮的情景。

《田横五百士》

540 《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 布面油画 纵198厘米 横355厘米 1928年一1930年间 徐悲鸿纪念馆收藏

       这是徐悲鸿的油画代表作之一,是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大构图创作。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战国时代齐国的旧王族田横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率众五百人入居海岛,刘邦建汉后派人招降,田横告别众人赴洛阳,途中拔剑自刎,五百壮士闻之也全部自杀殉节。画面描写田横与五百壮士告别时的情景,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头饮泣,气氛悲壮。当时画家虽然不可能对这一行动作出正确的历史评价,但借此历史事故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会黑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很有意思的是,徐悲鸿把众壮士中那个身着黄衣者画成了自己的形象,这也是画家不畏强暴的正义感的一种形象表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