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变老,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有人说,是害怕。 就像网上说的那句话:“不管年轻的时候有多么无所畏惧,人一旦老了之后,就会对生活生出很多担心。” 我们的父母,不正是如此? 害怕自己成为累赘、害怕被子女嫌弃、害怕一再失去……所以愈发忐忑不安、小心翼翼。 我们讨厌的话不敢说,我们不喜欢的事不敢做,就连想对我们好,都要看眼色。 生怕一不小心,就惹了我们不高兴。 比起孤独,害怕更让他们绝望! 01 父母老了,最怕自己没用 父母之于子女,就像是大雨中的一把伞,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遮风挡雨。 可随着年龄越大,我们好像就越不需要“这把伞”。 以至于常常忽略他们的感受、打断他们的劝告、嫌弃他们的行为、违背他们的意愿,甚至拒绝他们的关心,有意无意的告诉他们,你们已经没用了,我不需要你们了。 就像曾经看过的一个纪录片。 下大雨时,父亲因为担心怕女儿淋雨,辗转坐了很远的公交,专门去送伞。 谁知女儿早已叫好了网约车,父亲的出现反而添了乱。 看着父亲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女儿只是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以后没事,你就不用特地来一趟了,我又不是照顾不了自己。” 一句话,就让父亲偃旗息鼓了。 特蕾莎修女曾说过:“孤独和不被需要的感觉是最悲惨的贫困。” 人老了之后,最怕自己没用。 尤其在子女面前,父母最大的需要就是“被需要”。 而当有一天不被需要的时候,好像生活也没有了奔头。 在最近上映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高亚麟饰演的爸爸,有一个患了脑癌的儿子。 有一次,父子俩吵了起来,儿子韦一航说“我还不如去死”,韦爸回手就狠狠甩了儿子一耳光。 紧接着,他也哭了:“自从你生病后,我就听不得‘死’这个字……” 这一幕,让人泪奔。 韦爸爸打在儿子脸上的巴掌,更像是狠狠地抽向了自己。 因为他害怕,自己帮不了儿子,更害怕,若有一天儿子离开,自己只剩无能为力。 《夏至未至》中有一句话:“年少时,我们总以为父母无坚不摧,直到撞破他们的无助,才明白那是因为爱,他们才愿意扮演英雄。” 为人父母,最悲哀的地方就在于,自己的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不要让我们的成长,成为父母存在的“终止键”。 正所谓百孝不如一顺,百顺不如一用。 趁一切还来得及,再多让父母感受到被需要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孝顺。 02 父母老了,最怕子女脸色 《论语·为政》里,子夏曾问过孔子,何为孝? 孔子的回答是:“色难”。 “色”乃和颜悦色之意,“难”意为困难。 “色难”的意思就是说,孝顺父母,不给父母摆脸色看,是最难的。 关于这一点,作者闲时花开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妈妈特意从老家来照顾她。 有一次她在家里写作,妈妈时不时拿着水果走进来:“妮,你吃苹果不?”过了一会,妈妈又端着茶杯走进来:“妮,你喝水不?”又一会,妈妈搓着手进来:“妮,你想吃粉浆面条不?” 这时,她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怒火,没好气地说:“妈,我写东西的时候,不要和我说话,一说话,我思路就断了。” 一听这话,妈妈瞬间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哦哦哦”地点着头,弯着腰踮着脚,合上书房的门,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门外。 此后,只要是她工作时,68岁的妈妈都会脚轻轻落地,人悄无声息,话轻声细语,就连咳嗽都要跑到卫生间关上门,生怕弄断了女儿的思路。 后来她说:“原来,父母最怕的是子女的脸色。” 人老了之后,只要看到子女脸上流露出一丁点蔑视和不耐烦,自己的内心就会惴惴不安。 是不是自己哪句话又说错了? 是不是自己哪件事又做错了? 是不是自己哪不对惹孩子生气了? …… 老之将至,最惧子女之颜。悦,则安;不悦,则难。 因此,面对父母,少一点不耐烦,多一些理解和陪伴,才是让他们安度晚年最好的办法。 一辈子很短,千万别让自己的坏脾气,成了伤他们最深的利器。 03 最好的孝顺,是让他们安心晚年 古语有言,百善孝为先 那到底,何谓“孝”? 很多人觉得只要给父母提供最好的伙食、最好的环境,就是孝顺。 殊不知,钱再多也买不来父母的开心,房再大也换不来父母的安心。 最好的孝顺,就是能让父母从心里感到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愿,想办法让他们开心,让他们过得舒适。 正如《礼记》所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父母年龄越大,就越容易产生无力感,害怕自己衰老、没用,成为子女的累赘。 因此,给父母安全感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告诉他们并没有因为衰老而变得没有用。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在父母面前,他从没发过一次脾气。 甚至为了让父母开心,他还常常像孩童一般穿着小时候的花衣服逗父母开心。 父母看着儿子的举动滑稽,自然大笑不止。 有人忍不住问道:“你这样大费周章,就为了博父母一笑?” 老莱子说:“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只要孩子还需要自己,就会有存在的意义,会忘记自己的年纪,认为自己还有可用之处。” 能养不是孝,能顺才真孝。 对待父母,我们不仅要养老,更要顺老。 再烦,也要留一丝温和对待父母;再恼,也要留一枚微笑面对爹娘。 唯如此,才是真正的孝顺。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细细想来,悲凉之至。 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再无父母可唤;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变成无家可回的孩子;迟早有一天,我们会羡慕别人有家可依。 所以,趁时光未老,父母还在,一定要好好的去爱他们,去陪伴他们。 不要说回家累,不要觉得听父母说话烦,他们健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成全。 本文首发励志语录(ID:lizhi743),励志语录 | 只为读者传递正能量而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