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究竟靠什么样的武器荡平匈奴

 Michael430 2021-01-17

随着汉代冶铁技术和锻钢工艺的进步,中国从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性能更好的铁器开始普及,这无疑是一次技术革命。

连年的战争催生了汉朝异常强大的军工产业,军队的武器装备由原来的青铜兵器逐渐过渡到铁制兵器,极大地提高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至西汉末期,冷兵器进入鼎盛时期。

1

兵种

汉朝军队分禁卫兵、郡国兵和屯田兵三种。禁卫兵分南北,由卫将军总领。郡国兵包括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王国兵和隶于郡的诸侯国兵,是汉朝的军事主力。屯田兵,即边塞兵。东汉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罢郡国都尉,撤销了郡国兵。

铜车马仪仗佣 甘肃省博物馆藏

1969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多、阵容和气势最雄伟的汉代铜车马仪仗队。

汉代兵种大致有材官(步兵)、骑士(骑兵)、车士(车兵)及楼船(水兵),以及楼船材官,即水陆均能作战的海军陆战队。同时还配备特种部队——虎贲军,虎贲军不受任何人节制,仅全权受命于皇帝一人。

骑兵是汉军的主力兵种之一。汉武帝之前,骑兵与车、步兵的地位相近,自汉武帝起,骑兵得到极迅速的发展,完成了向战略军种的转变,成为汉军中的第一主力兵种。骑兵军团的主要装备为弓箭以及长矛、戟等长兵,以及剑等短兵。后来增加了环柄长铁刀的兵器配备,可以在马上进行劈砍,更加增强了骑兵的格杀能力。

   汉代执戟骑士俑  甘肃省博物馆藏

到了汉代,车战实际已经逐渐退出战争舞台,车兵也沦落为边缘兵种。

2

武备库

武器装备是战争的工具,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汉代的武器种类在先秦弓矢、殳、矛、戈、戟“五兵”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军士使用的武器已是多种多样。

远射兵器包括弓、弩、箭等;长兵器包括矛、戈、戟、钺、殳、铍等;短兵器有刀、剑、匕首等,防护兵器有盔甲、盾牌,以及攻守兼备的钩镶等。

此外还有锤、挝、杖、钺、斧等劈砍、锤砸兵器。

汉军的武器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高,远远优于匈奴的兵器,诚所谓“匈奴之兵弗能当也”。

弓是最古老的一种弹射武器,它由富有弹性的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扣在弓弦上的箭射向远处的目标。

弓箭在商周时期已成为车战中的主要兵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作为远射兵器的弓箭应用得已相当普遍,被列为兵器之首。

长梢弓示意图

传统弓构造及材质主要分为单体弓、加强弓及复合弓三大类。汉朝的复合弓整体向前反曲,但反曲程度并不大,弓梢的长度甚长,因而被称为“长梢弓”。

汉代时,为适应步战、水战、人们制作了更加利于实战的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疆(强)弓等,但因资料有限,现在已无法确定这些弓的形制。

尼雅遗址出土的随葬弓一支,箭4支,箭菔2件,箭袋一件

弩最常见也是最强悍的武器。汉代步兵中的弩手,称为“材官厥张”或“厥张士”,为步兵之精锐。

弩是由弓发展而来,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

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施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箭即射出。

弩全型及弩机构造 

由于弩可延时发射,因而有利于捕捉射击时机,命中率比弓高。而且弩还可以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来张弦,所以强度可比弓大,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

汉代的弩在弩机外面加装了一个青铜机匣,称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张力。另外,为提高瞄准的精确度,汉代人还将弩机的望山加长,上面刻出分度,提高了命中率。

 

弩机由青铜铸造,各部件分别铸造后铆合成一个整体,上有钩牙,下有长柄悬刀,外部铆合有廓,廓顶面有箭槽。

汉代野战用弩,一般将弩手结成严整之阵,前排或左右有持格斗兵器和盾牌的兵士掩护,轮番密集射击。

有弓弩必有箭,使用弓弩的最终目的是将箭射向敌人。

箭又名矢,是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因其弹射方法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弓箭较长,约为70厘米左右;弩箭较短,约在50厘米上下。

铜箭镞

箭头又名箭镞,多为铜或铁制,头锐而底丰,式样主要有三菱形、三角形、圆锥形等。

到了汉代,随着冶铁炼钢技术的发展,铜剑逐渐为铁剑所代替,军队中普遍装备了剑。

西周时期盛行车战,剑的用处不如戟、戈这种长杆兵器大,而春秋战国时期,步战又取代了车战,所以适合白刀相交的剑更能派上用场。由于青铜无法做特别长的剑,这个时期一般以单手短剑为多。战国之后,钢铁刀剑后来居上,由于铁的材料特性,汉剑比先秦剑细长很多,经常与盾、钩配合使用。

 

西汉铁剑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剑是适用于近战的短兵器,为步、骑兵普遍使用,以刺、击为用剑的特点。南越王墓出土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柄特长的铁剑,通长1.46米,是迄今所见最长的汉代铁剑。

西汉错金铁短剑  河北省博物院藏

 满城汉中山靖王墓出土  通长28.2厘米

东汉末年,剑基本退出了实战兵器舞台,最后在唐代消失。

汉武帝时期,兵制从车骑换装为骑兵、步兵部队为主,战术更倾向于砍杀而不是刺击,剑在战场的应用逐渐被刀取代。

此时战场上出现了环柄的长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扁圆环状,称为环柄刀,或环首刀,长度多在一米左右。环首的设计一方面防止在战争中脱手,一方面起到了重量制衡的作用,同时易于配备。

西汉环首铁刀 徐州博物馆藏

长97、98厘米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环首刀在当时而言是最利于砍杀的兵器,刀身厚重,可以将敌人一击重伤或毙命,实战效果惊人。再加上一米有余的刀身长度,将刀这一短兵器向中型长度兵器发展,这样就可以在敌人近身之前就给到对方最大的伤害,并且不仅对人,也会给敌方战马带来极大地威胁。

随着冶铁和铸造技术的发展,汉代的造刀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三十炼、五十炼乃至百炼钢刀。

东汉末年,刀已大规模彻底取代长剑,与钩镶一并使用,成为制戟杀敌的最强利器

矛是一种长盛不衰的长兵器,矛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顽强,在于它有良好的杀伤力和破甲性能。矛作为一种典型的穿刺兵器,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绝大部分盔甲,具有很大的威力

铜矛头和矛镦 徐州博物馆藏

矛前锋弧尖,矛身起脊,截面为菱形,胶呈椭圆筒形,骰口凹成弧形。一侧铸有耳,用以系缨。矛体及骰上饰兽面纹。木柲已朽毁,柲下套有银质圆筒形鐏,鐏长12.5厘米。整件兵器通长216厘米。

汉代的矛分为步兵矛和骑兵矛。步兵使用普通长矛通常可达2米长,作战时长矛手往往要密集排列,这样才能有效抵御敌军的冲击。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错金铁矛,矛镦是错金银,铁矛的铜鞘环内还有缨带残余。如此华丽的矛,只能是仪仗用具。

随着骑兵的兴起,出现了马战专用的长矛,称为马矟,也称马槊,长度可达4米。

戈是一种木柄曲头兵器,三面都有锋刃。援的上下有刃,既可推又可勾,直下部分的胡也有刃,可以用来剖杀,援的前端又能啄杀。

 

戈结构部位示意图

戈是车战时代的主要兵器,可勾、啄、扫和劈击,被列为车战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所以常作为兵器的统称。两军交战时,车毅相错,戈从车旁横伸出去,利于勾杀。

铜戈 徐州博物馆藏

1994年簸箕山宛朐侯墓出土

铜戈尖锋、直援、直内,长胡三穿。鐏上粗下细,器身错银,似为云气纹和几何图案。铜戈造型别致,装饰富丽堂皇,很可能是礼兵器。

随着步卒、骑兵兴起,车战逐步退出战争舞台。步骑兵作战时,多为正面突刺,因此横刃的戈就不再适应作战需要,于是出现了戈矛联装的戟。

戟,是由戈、矛合成一体的长柄兵器,是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冷兵器。

戟的柲前安置直刃,旁边枝生横刃,可钩、可啄、可刺、可割,一身兼四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

秦朝戈矛联合体的铜戟

这种钩斫功能很强的戈矛联合体的戟非常适用于敌我双方两车错毂时使用

西汉鸡鸣戟 徐州博物馆藏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这种戟因其形作鸡鸣状,称作“鸡鸣戟”。随着车战的衰落,骑兵逐渐发展起来,以钩斫功能为主的戈矛联体的戟已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前刺为主的铜戟诞生,因而也就出现了这种“鸡鸣戟”。

“卜”字形铁戟 阳陵博物馆藏

随着骑兵的壮大和在战争中重要性的加强,要求必须有更加适用于高速驰马冲击时可以扎刺对方的兵器,铜戟逐渐改良,戟刺加长,刺锋也更加尖锐,最后发展成“卜”字形戟。

还有一种手戟,是一种供手持或投掷的兵器,类似两把匕首呈直角形状交叉连体,一般是单手使用的,可以持双戟,也可以一手持戟、一手盾牌,还常用于投掷。南北朝时,手戟就不见使用了,后来逐渐消失不明。

甲胄

由于汉代冶铁炼钢技术迅猛发展,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同时铁甲分化为普通札甲和精致的鱼鳞甲。

札甲指将长方形的甲片进行顺叠编缀而成的甲,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札甲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鉄札甲 徐州博物馆

鱼鳞甲指将鱼鳞形的甲片进行交叠编缀而成得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几千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这种高等级的铠甲只有位高权重的将帅才能穿用。

 

满城汉墓 铁铠甲 河北博物院藏
考古发现最早的汉代铁铠甲。出土时锈蚀粘连严重,难以展开,经一片片揭取,搞清了其构成和编缀方法,用仿制的金属甲片进行了复原。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金银饰铠甲结构复原图

盔也称胄,作战时用以防头部的防护装备,其形如帽,可以同时防护头顶、面部和颈部。

铁胄 徐州博物馆藏

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出土时已锈蚀散乱,修复后的铁胄由120片各式铁甲片用丝带联结编缀而成,重4.7公斤。典型的风字形胄,由筒状主体和可以伸缩的垂缘两部分组成,前部有方形开口,仅露出眼、鼻和口部。佩戴这类胄既可以保护头颅和脖颈,也便于头部和颈部的活动。

盾,亦称“干”、“牌”、“彭排”等。一般用皮革、木材、藤条、金属制成,表面涂漆,长度一般不超过三尺,形式多样。

盾用于进攻时防御,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的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刺杀格斗类兵器,如刀、剑等配合使用。

秦陵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双弧盾

 

西汉彩绘持盾俑

所持盾牌就是双弧盾

汉承秦制,西汉初期的盾牌多是双弧盾,与剑合用。盾上小下大,好似一个“凸”字。而盾牌正面中央有一条向上凸起的脊,脊的左右两侧对称,如坡状伸向边缘,形成两道双弧曲线。背面中轴线上,有一握手。这样的造型设计可以将正面射来的箭沿双弧曲线自然地分向两边,也可以将正面剌来的剑沿双弧曲线顺势挡向旁边,从而实现有效地防护。

东汉开始出现了上下两头呈圆弧形的长方形盾。

钩镶

钩镶是由盾演变而来的一种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中部是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钩为圆柱体的长铁鋋,都稍向后弯。上钩顶端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即镶鼻。

 

东汉铁钩镶 绵阳博物馆藏

1999年绵阳市游仙小枧出土。一手持钩镶,一手持刀,以钩镶抵御或钩住对方的武器,可以很好地克制戈、戟类长杆兵器。

镶用以推挡和击刺,主要起盾的作用;钩用以钩束对方兵刃,以利于自己的兵刃杀出。它的作用较单纯防御的盾要积极。钩镶通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左手持钩镶挡钩敌人的兵器,右手持刀、剑砍刺敌人。

钩镶用法示意图

钩镶创制于汉代,当时盛行铁戟,而钩镶对抵抗戟的进攻较为有效。因戟有横出的小枝,被钩束后,很难迅速抽回,持钩镶者即可乘机砍刺对手。汉晋以后,戟逐渐退出战场变为仪仗用器,钩镶也随之衰微以至绝迹。

 3

西汉时期,军队统一,军权高度集中,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兵役制度也较为完善。汉朝的大量屯田,为巩固边防的军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加上冶铁炼钢技术的迅速发展,武器装备异常强大。

正是拥有这样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同仇敌忾的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我们才有底气喊出那句地表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